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77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1:09
本实用提供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所述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包括受力杆、连接杆和手扳葫芦,所述受力杆为其中一端设有单耳,另一端为开口的空心钢管,在受力杆的单耳端安装有用于与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所述连接杆其中一端通过第二钢管连接环与受力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所述受力杆和连接杆分别通过第一钢管连接管和第三钢管连接环与平腕臂管连接,连接后的受力杆与连接杆均置于平腕臂管上方,所述手扳葫芦通过其安装挂钩挂设在受力杆的开口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广泛通用性可大大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力及劳动强度,节约了施工成本,施工质量和安全能充分得到保证。

A new installation of load bearing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load-bearing cable installation device. The novel bearing cable installation device, including force rod, connecting rod and lever hoist, the force rod is arranged on one end of one ear and the other end is a hollow steel pipe opening, for ring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teel flat cantilever pipe conn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single ear force rod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second steel ring and force rod are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lat cantilever pipe third pipe connecting ring, the bear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teel pipe and the third steel pipe connecting ring and the flat cantilever pip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ost. The force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flat cantilever tube above the hoist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hook in the open end of the force bearing rod. The versatil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eatly reduce labor and labor intensity o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save construction cost, and ens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fu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及轨道交通施工中的承力索安装工具,具体是一种适用于电气化铁路及轨道交通的承力索安装施工中将承力索倒入腕臂支持装置上的承力索座中的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该装置还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合的承力索倒装。
技术介绍
在电气化铁路及轨道交通承力索安装施工中,承力索倒入腕臂支持装置是关键的技术点之一。在以往的承力索倒装到承力索座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靠高空作业人员人推、手拉、肩扛、腿蹬等方式进行安装,而且通常需要3个以上高空作业人员进行配合施工,安装时间久、安装难度大,同时在用作业梯车进行施工时,作业风险高。尤其是在曲线区段内,承力索不仅仅有自身重力,还有向心力,两者作用力的合力增加了施工难度,使得一般在曲线段进行承力索倒装的施工时,由于高空中缺少受力支撑点,故至少需要4个高空作业人员配合进行施工,而且作业梯车存在翻覆的可能性,增加了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为解决此关键施工技术难点,迫切研发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目前国内电气化铁路及轨道交通承力索倒装至承力索座内的施工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不同的实际施工场合,研发了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该装置结合了便携性和可调性,可有效地运用在任何场合中承力索倒装至承力索座内的施工,避免了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且较大程度的提升了施工效率,保证运营安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包括受力杆、连接杆和手扳葫芦,所述受力杆为其中一端设有单耳,另一端为开口的空心钢管,在受力杆的单耳端安装有用于与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所述连接杆其中一端通过第二钢管连接环与受力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所述受力杆和连接杆分别通过第一钢管连接管和第三钢管连接环与平腕臂管连接,连接后的受力杆与连接杆均置于平腕臂管上方,所述手扳葫芦通过其安装挂钩挂设在受力杆的开口端。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受力杆与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和连接杆与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均固定在承力索座与支柱之间的平腕臂管上;当承力索安装位置处在曲外侧或者直线段时,所述受力杆和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安装在靠近承力索座侧,所述连接杆和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安装在靠近支柱侧,安装好的受力杆斜向上朝向支柱侧倾斜;当承力索安装位置处在曲内侧,所述受力杆和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安装在靠近支柱侧,所述连接杆和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安装在靠近承力索座侧,安装好后的受力杆斜向上朝向线路侧并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超出平腕臂管。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扳葫芦为符合标准的0.75t规格的起重工具。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为两端均设有单耳的空心镀锌钢管,第二钢管连接环和第三钢管连接环分别安装在连接杆的两端单耳处。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受力杆也采用镀锌钢管形,连接受力杆和连接杆的第二钢管连接环尺寸与受力杆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受力杆和连接杆分别与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和第三连接钢环的尺寸与平腕臂管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扳葫芦本体起重吊钩钩在受力杆开口位置,链条端起重吊钩钩住承力索。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管连接环4与第三钢管连接环(5)间距为450mm—600mm之间。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受力杆1与平腕臂管7之间的倾斜角度30°—45°;当承力索安装位置处在曲内侧,受力杆1的投影超出平腕臂管7的长度为100mm。所述连接杆与受力杆连接处的钢管连接环可以在受力杆上移动,并可以调节受力杆角度;所述手扳葫芦用于拉升起重承力索,本体起重吊钩置于受力杆开口侧,链条起重吊钩钩住承力索,通过手扳葫芦将承力索拉至承力索座位置。每个钢管连接环均可移动调节位置,固定受力杆位置,通过调节连接杆与平腕臂之间的第三钢管连接环和连接杆与受力杆之间的第一钢管连接环位置可以改变受力杆开口端的高度及角度,达到调节手扳葫芦起吊位置及行程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电气化铁路及轨道交通承力索倒装至承力索座内的施工过程中,在曲线区段进行承力索倒装施工时,只需将本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按照曲内或者曲外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再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受力杆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手扳葫芦有良好的受力支撑点、空间足以提供承力索起升行程的需求,只需2名高空作业人员即可完成,极大地简化了施工过程和难度,并且提升了施工安全系数;2、本技术大大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力及劳动强度,需人工少、省力,使用方便,施工安全,没有安全事故的发生;3、本技术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材料能得到精确计算,不重复购料;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各种线路情况,避免了因承力索自重及向心力的合力增加的施工难度和高空作业人员,大大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力及劳动强度,节约了施工成本,施工质量能充分得到保证。在铁路运营期间,在天窗点内施工时,本技术提供的安全、高效率性能,保证了运营安全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受力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钢管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1至6-3为本技术在实施一中的使用过程图;图7-1至7-4为本技术在实施二中的使用过程图。图中:1—受力杆,2—连接杆,3—第二钢管连接环,4—第一钢管连接环,5—第三钢管连接环,6—手扳葫芦,6-1—挂钩,7—平腕臂,8—承力索座,9—支柱,10—单耳,11—承力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包括受力杆1、连接杆2和手扳葫芦6,如图3所示,所述受力杆1为其中一端设有单耳10,另一端为开口的空心镀锌钢管,尺寸为长800mm*外径Φ48mm*管壁厚3.5mm,单耳端为模锻单耳,厚8mm,外围半径为18mm,孔径为Φ14mm,孔中心距受力杆钢管焊接部分为30mm。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杆2为两端均设有单耳的空心镀锌钢管,尺寸为长300mm*外径Φ48mm*管壁厚3.5mm,两端单耳均为模锻单耳,厚8mm,外围半径为18mm,孔径为Φ14mm,孔中心距钢管焊接部分为25mm。如图1和图2所示,在受力杆1单耳端安装有用于与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4,所述连接杆2其中一端通过第二钢管连接环3与受力杆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5;三个钢管连接环均有两个半弧环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其中第二钢管连接环3,内径为Φ48mm,紧固螺栓为M12,第一钢管连接环4和第三钢管连接环5的内径为Φ60mm,紧固螺栓为M12;所述手扳葫芦6为符合标准的0.75t规格的起重工具,最大起重高度1.5m,两起吊钩最小间距300mm。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受力杆1和连接杆2分别通过第一钢管连接管4和第三钢管连接环5与平腕臂管7连接,连接后的受力杆1与连接杆2均置于平腕臂管7上方,且第一钢管连接环4和第三钢管连接环5均固定在承力索座8与支柱9之间的平腕臂管7上,两个钢管连接环的间距为450mm—600mm;所述手扳葫芦6通过其安装挂钩6-1挂设在受力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受力杆(1)、连接杆(2)和手扳葫芦(6),所述受力杆(1)为其中一端设有单耳,另一端为开口的空心钢管,在受力杆(1)的单耳端安装有用于与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4),所述连接杆(2)其中一端通过第二钢管连接环(3)与受力杆(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5),所述受力杆(1)和连接杆(2)分别通过第一钢管连接管(4)和第三钢管连接环(5)与平腕臂管(7)连接,连接后的受力杆(1)与连接杆(2)均置于平腕臂管(7)上方,所述手扳葫芦(6)通过其安装挂钩(6‑1)挂设在受力杆(1)的开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受力杆(1)、连接杆(2)和手扳葫芦(6),所述受力杆(1)为其中一端设有单耳,另一端为开口的空心钢管,在受力杆(1)的单耳端安装有用于与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4),所述连接杆(2)其中一端通过第二钢管连接环(3)与受力杆(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5),所述受力杆(1)和连接杆(2)分别通过第一钢管连接管(4)和第三钢管连接环(5)与平腕臂管(7)连接,连接后的受力杆(1)与连接杆(2)均置于平腕臂管(7)上方,所述手扳葫芦(6)通过其安装挂钩(6-1)挂设在受力杆(1)的开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力索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1)与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4)和连接杆(2)与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5)均固定在承力索座(8)与支柱(9)之间的平腕臂管(7)上;当承力索安装位置处在曲外侧或者直线段时,所述受力杆(1)和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4)安装在靠近承力索座(8)侧,所述连接杆(2)和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三钢管连接环(5)安装在靠近支柱(9)侧,安装好的受力杆(1)斜向上朝向支柱侧倾斜;当承力索安装位置处在曲内侧,所述受力杆(1)和平腕臂管(7)连接的第一钢管连接环(4)安装在靠近支柱(9)侧,所述连接杆(2)和平腕臂管连接的第三钢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原罗林生赵枝宗习斌陈艳涛赵生杰袁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