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其包括预埋底盒、吊杆、套筒、钢锚板,所述预埋底盒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平板上表面,所述吊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套筒、钢锚板、第一螺母,所述吊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就能实现混凝土预制平板的吊运。
Concrete prefabricated slab anchors for pre buried hang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cast concrete plate reserved for embedded anchor boom concrete, including pre buried bottom box, hanger, sleeve, steel anchor plate, the bottom box embedded in prefabricated precast concrete plate surface, one end of the rod passes through the sleeve, the steel anchor plate, a nut. The oth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nut second boom. The us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without a large amount of manpower,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realize the suspension of the precast concrete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
技术介绍
在大型桥梁建设中,钢混叠合桥是目前较为经济的方案,它以钢结构箱型梁为框架梁,在框架梁上搁置大型混凝土预制平板(一般LxBxH=3000x4000~6000x300mm,重量在12~20t。)。预制平板安装后,预制平板相邻的三边或四边用混凝土现浇在一起。对这种预制平板的起吊一般采用预埋HPB300钢筋做吊钩。吊钩的直径通常为∮28-∮30,所需的锚固长度较长,耗费的钢材较多;安装后须割除,耗费人力物力。因吊钩须埋置在预制平板正平面上,而预制平板通常采用叠加生产,为了保护吊钩,须每层砌筑胎模,这样叠加高度会超过1.5m,须增加泵车浇筑或增加施工用地(增加新的地胎模);所以人、机、材、地耗费较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以替代现有的吊钩,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就能实现混凝土预制平板的吊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该锚具体的使用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就能实现混凝土预制平板的吊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包括预埋底盒、吊杆、套筒、钢锚板,所述预埋底盒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平板上表面,所述吊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套筒、钢锚板、第一螺母,所述吊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螺母。按上述方案,所述预埋底盒采用废弃的塑料瓶制成,将废品进行再利用,节约了制作和施工成本。按上述方案,所述吊杆的直径大于等于16mm。所述吊杆为精轧螺纹钢筋,该精轧螺纹钢筋的应力σ=1320-1860MPa。减少了钢材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采用小直径的钢筋,也能达到所要的强度。按上述方案,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吊杆的直径2mm~3mm,以便于使用,提高安设效率。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套筒为PVC塑料管或波纹管;所述套筒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平板的预留孔处,以便于使用,提高安设效率。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螺母有两个,粘接在一起,以便更好的固定吊杆。制作过程及使用过程为:制作混凝土预制平板第一步,在夯实地平上制作混凝土底台座;第二步,混凝土底台座的上表面预埋有预埋底盒,在预埋底盒内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第一螺母、钢锚板;第三步,在混凝土底台座上设第一PVC塑料隔离层;第四步,在第一PVC塑料隔离层上预制第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在混凝土预制平板的上表面预埋有预埋底盒,在该预埋底盒内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第一螺母、钢锚板;第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上设有预留孔,该预留孔与第一螺母、钢锚板、预埋底盒相对应,且该预留孔中设有套筒;第五步,在第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上设第二PVC塑料隔离层;第六步,重复第四步,在第二PVC塑料隔离层上制作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的预留孔中设有套筒,在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的预埋底盒内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第一螺母、钢锚板,在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上放置第三PVC塑料隔离层;以此类推,制作其他混凝土预制平板及放置其他PVC塑料隔离层,直至在最后一个PVC塑料隔离层上制作最后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完成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堆;第七步,重复第一步至第六步,制作其他混凝土预制平板堆;起吊混凝土预制平板第一步,吊杆的一端穿过最后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的套筒、以及倒数第二个混凝土预制平板的钢锚板和第一螺母;吊杆的另一端穿过起吊扁担梁后由第二螺母拧紧;第二步,通过起吊扁担梁将最后一个混凝土预制平板调至需要安设的位置;卸载吊杆;第三步,重复第一步至第二步,直至完成所有混凝土预制平板的起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锚具体的使用能减少混凝土预制平板的占用空间,从而降低施工成本;用吊杆替代原有的吊钩(预埋HPB300吊环钢筋),当混凝土预制平板起吊至需要安设的地方后,无需对吊杆进行割除,节约了钢材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吊杆直径比以前小,因此节约了钢材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吊杆、螺母、钢锚板能重复利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节能环保;本锚具体的使用,无需再每层砌筑胎模,同时降低叠加生产的高度或增加叠加生产的层数,节约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的结构示意图(无预埋底盒);图2是预埋底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一种预埋底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另一种预埋底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使用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进行起吊混凝土预制平板的步骤,其中图3a为制作混凝土预制平板第二步的示意图,图3b为制作混凝土预制平板第三步的示意图,图3c为制作混凝土预制平板第四步的示意图,图3d为制作混凝土预制平板第五步的示意图,图3e为制作混凝土预制平板第六步的示意图,图3f为起吊混凝土预制平板第一步的示意图,图3g为起吊混凝土预制平板第二步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预制平板,1.1、第一混凝土预制平板,1.2、第二混凝土预制平板,1.3、第三混凝土预制平板,1.4、第四混凝土预制平板,1.5、第五混凝土预制平板,2、预埋底盒,3、预留孔,4、吊杆,5、第一螺母,6、钢锚板,7、第二螺母,8.1、第一PVC塑料隔离层,8.2、第二PVC塑料隔离层,8.3、第三PVC塑料隔离层,8.4、第四PVC塑料隔离层,8.5、第五PVC塑料隔离层,9、套筒,10、起吊扁担梁,11、夯实地平,12、混凝土底台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和图2,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其包括预埋底盒2、套筒9、吊杆4、钢锚板6,预埋底盒2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平板1上表面,套筒9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平板1的预留孔3处,该预留孔3与预埋底盒2相对应,吊杆4的一端依次穿过套筒9、钢锚板6、第一螺母5,吊杆4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螺母7。参见图2,预埋底盒2采用废弃的塑料瓶制成,将废品进行再利用,节约了制作和施工成本。吊杆4为精轧螺纹钢筋,其直径大于等于16mm,其应力σ=1320-1860MPa,因该钢筋直径远远小于以前所用吊钩直径,因而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套筒9为PVC塑料管或波纹管,其直径大于吊杆4的直径2mm~3mm,以便提高安设效率。参见图3,制作过程及使用过程为:准备吊杆:按照等强度代换fy1·As1=fy2·As2,将现有的HPB300吊钩钢筋转换为精轧螺纹钢筋(σ=1320-1860MPa),经计算确定精轧螺纹钢筋直径,直径小于16mm的取16mm;预埋底盒:可利用废饮料瓶制作,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钢锚板:通过对吊点周围的混凝土局部抗压、抗冲切和锥形体破坏进行验算确定大小和厚度;吊点设置部位可根据设计图纸给定或根据施工手册计算确定;套筒:其直径比吊杆的直径大2~3mm,套筒材料根据其直径选用PVC管或波纹管;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的制作将套筒、第一螺母、钢锚板依次套(拧)入吊杆,用液体胶将吊杆、钢锚板、套筒粘结起来;注意:吊杆与第一螺母一定要拧入(出),保证两个第一螺母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底盒、吊杆、套筒、钢锚板,所述预埋底盒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平板上表面,所述吊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套筒、钢锚板、第一螺母,所述吊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平板预留预埋吊杆的锚具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底盒、吊杆、套筒、钢锚板,所述预埋底盒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平板上表面,所述吊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套筒、钢锚板、第一螺母,所述吊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底盒采用废弃的塑料瓶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锚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直径大于等于16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具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高,赖勇,徐本春,李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