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97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0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其包括蓄水层、透水层、粘结层和面层,面层通过粘结层稳定安装在透水层上,其特征在于,面层由多个岩石板铺装而成,透水层与面层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设置有多个,多个透水土工布分别与多个相邻两个岩石板之间的缝隙一一对应,透水土工布穿设粘结层且在相邻两个岩石板之间呈Z型逐缝铺装,透水土工布包括第一平铺部、第二平铺部和位于第一平铺部与第二平铺部之间的倾斜部,第一平铺部位于粘结层与面层之间,第二平铺部位于透水层与粘结层之间,倾斜部位于相邻两个岩石板的缝隙处且斜穿粘结层设置。本申请具有提高广场地面耐磨性和透水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


技术介绍

1、海绵城市是指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2、目前,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透水铺装已被广泛使用,在市政道路及园区中实施,与绿化相得益彰,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但透水铺装也存在一定短板,由于透水铺装采用的材料耐磨性差,致使在站前广场、中心广场等大面积区域,考虑到景观形象问题,无法直接采用透水铺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广场等大面积区域仅采用透水铺装时,地面的耐磨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蓄水层、透水层、粘结层和面层,面层通过粘结层稳定安装在透水层上,所述面层由多个岩石板铺装而成,所述透水层与所述面层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设置有多个,多个透水土工布分别与多个相邻两个岩石板之间的缝隙一一对应,所述透水土工布穿设所述粘结层且在相邻两个岩石板之间呈z型逐缝铺装,所述透水土工布包括第一平铺部、第二平铺部和位于第一平铺部与第二平铺部之间的倾斜部,所述第一平铺部位于粘结层与面层之间,所述第二平铺部位于透水层与粘结层之间,所述倾斜部位于相邻两个岩石板的缝隙处且斜穿粘结层设置。

4、更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岩石板相互靠近一侧边沿的竖向投影位于倾斜部上。

5、更进一步,所述透水层顶部开设有嵌槽,嵌槽内安装有排水沟,排水沟包括位于嵌槽内的沟槽和与沟槽连通的排水通道,沟槽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水孔,面层上的积水能够通过排水通道进入到沟槽内并通过透水孔快速流至透水层和蓄水层中。

6、更进一步,所述沟槽的槽口处盖装有面板,排水通道位于面板上,且排水通道的宽度小于沟槽的槽口宽度。

7、更进一步,所述排水沟上方盖装有多个盖板,多个盖板分别位于排水通道的两侧,盖板的一部分盖设在透水层上、另一部分延伸至嵌槽的槽口处并位于面板上方。

8、更进一步,所述盖板顶面、岩石板顶面和排水通道的顶部均为等高设置。

9、更进一步,所述排水沟活动插接于嵌槽内,且排水沟外侧板于嵌槽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盖板可拆盖合在嵌槽的槽口处。

10、更进一步,所述嵌槽内设置有非密实性的回填层,所述回填层位于排水沟外侧壁于嵌槽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处。

1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2、1、在铺装透水土工布时,将透水土工布穿设粘结层且在相邻两个岩石板之间呈z型逐缝铺装,即第一平铺部位于粘结层与面层之间,第二平铺部位于透水层与粘结层之间,倾斜部位于相邻两个岩石板的缝隙处且斜穿粘结层设置,使得透水土工布的倾斜部能够加速位于岩石板缝隙处的积水的快速排流,同时透水土工布的第一平铺部和第二平铺部分别位于粘结层的上下两侧,故透水土工布也能加速粘结层与面层之间的积水快速渗透粘结层而到达粘结层下方的透水层处,从而减少岩石板处的积水,实现快速排水的目的,达到了增强广场构建结构透水性的效果;

13、2、设计开孔线性排水沟、隐形盖板的组合形式,使整个铺装海绵系统在运营期方便维护,运行成本有较大节约;

14、3、通过在透水层设置嵌槽用于安装排水沟,实现了透水层伸缩缝、面层伸缩缝和排水沟的“三缝合一”,缩减施工步骤,提升景观效果和铺装行走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蓄水层、透水层、粘结层和面层,面层通过粘结层稳定安装在透水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由多个岩石板铺装而成,所述透水层与所述面层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设置有多个,多个透水土工布分别与多个相邻两个岩石板之间的缝隙一一对应,所述透水土工布穿设所述粘结层且在相邻两个岩石板之间呈Z型逐缝铺装,所述透水土工布包括第一平铺部、第二平铺部和位于第一平铺部与第二平铺部之间的倾斜部,所述第一平铺部位于粘结层与面层之间,所述第二平铺部位于透水层与粘结层之间,所述倾斜部位于相邻两个岩石板的缝隙处且斜穿粘结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岩石板相互靠近一侧边沿的竖向投影位于倾斜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顶部开设有嵌槽,嵌槽内安装有排水沟,排水沟包括位于嵌槽内的沟槽和与沟槽连通的排水通道,沟槽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水孔,面层上的积水能够通过排水通道进入到沟槽内并通过透水孔快速流至透水层和蓄水层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槽口处盖装有面板,排水通道位于面板上,且排水通道的宽度小于沟槽的槽口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上方盖装有多个盖板,多个盖板分别位于排水通道的两侧,盖板的一部分盖设在透水层上、另一部分延伸至嵌槽的槽口处并位于面板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顶面、岩石板顶面和排水通道的顶部均为等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活动插接于嵌槽内,且排水沟外侧板于嵌槽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盖板可拆盖合在嵌槽的槽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内设置有非密实性的回填层,所述回填层位于排水沟外侧壁于嵌槽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蓄水层、透水层、粘结层和面层,面层通过粘结层稳定安装在透水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由多个岩石板铺装而成,所述透水层与所述面层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设置有多个,多个透水土工布分别与多个相邻两个岩石板之间的缝隙一一对应,所述透水土工布穿设所述粘结层且在相邻两个岩石板之间呈z型逐缝铺装,所述透水土工布包括第一平铺部、第二平铺部和位于第一平铺部与第二平铺部之间的倾斜部,所述第一平铺部位于粘结层与面层之间,所述第二平铺部位于透水层与粘结层之间,所述倾斜部位于相邻两个岩石板的缝隙处且斜穿粘结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岩石板相互靠近一侧边沿的竖向投影位于倾斜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广场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顶部开设有嵌槽,嵌槽内安装有排水沟,排水沟包括位于嵌槽内的沟槽和与沟槽连通的排水通道,沟槽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水孔,面层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李方建许琴雯汪明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