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轮间取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56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轮间取物器,包括中心杆(2)、顶板(3)和取物舌(4),取物舌(4)为条形,顶板(3)和取物舌(4)均套设于中心杆(2)外,顶板(3)与中心杆(2)螺纹连接,取物舌(4)能够以中心杆(2)为轴自由转动,该轮间取石器还包括能够限制取物舌(4)沿中心杆(2)的中心线方向转动的限位部件,当旋拧中心杆(2)时,顶板(3)与取物舌(4)之间的距离能够缩小。该复轮间取物器能够将复轮间的夹带物更快的取出,该复轮间取物器使用时简单有效。

A compound pulley extra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heel fetching device, comprises a center rod (2), (3) and a roof (4) extract, extract the tongue tongue (4) bar, roof (3) and extract tongue (4) are sheathed on the center rod (2), (3) and roof the center rod (2) threaded connection, fetching tongue (4) to the center rod (2) rotation axis of the wheel between the stone free, also includes the ability to limit the extract tongue (4) along the center rod (2) limiting parts rotation center line direction, when screwing the center rod (2) when the roof (3) and extract the tongue (4) can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xtractor of the compound wheel can remove the entrainment of the complex wheel faster, and it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when the extractor is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轮间取物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轮间取物器。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后轮为复轮的,在走非铺装路面时往往会在复轮间夹石块或杂物。在实践中驾驶员或者维修人员往往会使用撬棍撬、把轮胎的气放掉或者拆掉一个轮胎,才能取出两轮间的夹带物。这样做一是耗费人力,二是浪费时间,三是效率较低,而且会造成一定的危险隐患,不利于驾驶员的野外开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取出复轮间所夹石块或杂物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轮间取物器,该复轮间取物器能够将复轮间的夹带物更快的取出,该复轮间取物器使用时简单有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轮间取物器,包括中心杆、顶板和取物舌,取物舌为条形,顶板和取物舌均套设于中心杆外,顶板与中心杆螺纹连接,取物舌能够以中心杆为轴自由转动,该复轮间取物器还包括能够限制取物舌沿中心杆的中心线方向移动的限位部件,当旋拧中心杆时,顶板与取物舌之间的距离能够缩小。沿中心杆的中心线方向,中心杆含有依次连接的大径段、中径段和小径段,大径段的外径大于中径段的外径,中径段的外径大于小径段的外径,顶板套设于中心杆的中径段外,中心杆的中径段外设有外螺纹,取物舌套设于中心杆的小径段外。大径段的外径为22mm,中径段的外径为18mm,小径段的外径为10mm,沿中心杆的中心线方向,中心杆的长度300mm,大径段的长度为20mm,中径段的长度为275mm。该复轮间取物器还包括用于旋拧中心杆的旋转手柄,旋转手柄呈杆状,中心杆的大径段内含有用于旋转手柄插入的上通孔,上通孔的中心线与中心杆的中心线垂直并相交,旋转手柄插接于大径段的上通孔。旋转手柄的长度为200mm~250mm,旋转手柄的直径为5mm~10mm。取物舌与中心杆间隙配合,该限位部件为螺母,螺母与中心杆的小径段螺纹连接,取物舌位于螺母和中心杆的中径段之间。取物舌的一端套设于中心杆外,取物舌朝向螺母的一侧表面内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与中心杆的中心线重合,螺母的一端能够插接于该环形凹槽内。取物舌的长度为120mm,取物舌的宽度为24mm,取物舌的厚度为15mm,环形凹槽的厚度为5mm,环形凹槽的内径为14mm。顶板含有矩形的板体,板体朝向大径段的一侧表面设有环形凸台,板体与环形凸台为一体式结构,环形凸台套设于中心杆外,环形凸台的中心线、板体的中心线和中心杆的中心线重合。板体的长度为300mm,板体的宽度为150mm,板体的厚度为15mm,环形凸台的外径为28mm,环形凸台的厚度为1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以旋转力克服挤压力,属于以小博大。2、程序简单,便于操作。3、适用各种复轮车辆,应用范围较广。4、物美价廉,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所述复轮间取物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复轮间取物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复轮间取物器的仰视图。图4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部件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复轮间取物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1、旋转手柄;2、中心杆;3、顶板;4、取物舌;5、螺母;6、复轮;7、石块;21、大径段;22、中径段;23、小径段;24、上通孔;31、板体;32、环形凸台;41、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复轮间取物器,包括中心杆2、顶板3和取物舌4,取物舌4为条形,取物舌4能够插入复轮6间,顶板3和取物舌4均套设于中心杆2外,顶板3与中心杆2螺纹连接,取物舌4能够以中心杆2为轴自由转动,该复轮间取物器还包括能够限制取物舌4沿中心杆2的中心线方向移动的限位部件,当旋拧中心杆2时,顶板3与取物舌4之间的距离能够缩小,如图1至图4所示。使用时,取物舌4的端部插入复轮间并勾住复轮间的夹杂物(如石块),当旋拧中心杆2时,顶板3即不移动也不转动,取物舌4仅能够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从而使顶板3与取物舌4之间的距离变小缩小,这样便可以通过旋拧中心杆2的方式使夹杂物脱离复轮间。在本实施例中,沿中心杆2的中心线方向,中心杆2含有依次连接的大径段21、中径段22和小径段23,大径段21的外径大于中径段22的外径,中径段22的外径大于小径段23的外径,顶板3套设于中心杆2的中径段22外,中心杆2的中径段22外设有外螺纹,可以理解为中径段22为丝杠,取物舌4套设于中心杆2的小径段23外,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大径段21的外径为22mm,中径段22的外径为18mm,小径段23的外径为10mm,沿中心杆2的中心线方向,中心杆2的长度300mm,大径段21的长度为20mm,中径段22的长度为275mm,小径段23的长度为5mm。在本实施例中,该复轮间取物器还包括用于旋拧中心杆2的旋转手柄1,旋转手柄1呈杆状,中心杆2的大径段21内含有用于旋转手柄1插入的上通孔24,上通孔24的中心线与中心杆2的中心线垂直并相交,旋转手柄1插接于大径段21的上通孔24。优选旋转手柄1的长度为200mm~250mm,旋转手柄1的直径为5mm~10mm。在本实施例中,取物舌4与中心杆2间隙配合,取物舌4能够以中心杆2为轴360°自由旋转,该限位部件为螺母5,螺母5与中心杆2的小径段23螺纹连接,取物舌4位于螺母5和中心杆2的中径段22之间。这样,螺母5能够与中心杆2的中径段22配合将取物舌4限制于螺母5和中心杆2的中径段2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取物舌4的一端套设于中心杆2外,取物舌4的另一端可以为直杆或钩状,取物舌4朝向螺母5的一侧表面内设有环形凹槽41,环形凹槽41的中心线与中心杆2的中心线重合,螺母5的一端能够插接于该环形凹槽41内。优选取物舌4的长度为120mm,取物舌4的宽度为24mm,取物舌4的厚度为15mm,环形凹槽41的厚度为5mm,环形凹槽41的内径为14mm。在本实施例中,顶板3含有矩形的板体31,板体31朝向大径段21的一侧表面设有环形凸台32,板体31与环形凸台32为一体式结构,环形凸台32套设于中心杆2外,环形凸台32的中心线、板体31的中心线和中心杆2的中心线重合,如图1至图5所示。优选板体31的长度为300mm,板体31的宽度为150mm,板体31的厚度为15mm,环形凸台32的外径为28mm,环形凸台32的厚度为10mm。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手柄1、中心杆2、顶板3、取物舌4和螺母5均为固定金属材料制成,如旋转手柄1、中心杆2、顶板3、取物舌4和螺母5的材质均为钢。旋转手柄1、中心杆2、顶板3、取物舌4和螺母5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下面介绍该复轮间取物器的工作过程:如图6所示,将取物舌4的所述另一端插入复轮6间,使石块7(也可以是其它的夹带物)位于取物舌4的所述另一端和顶板3之间,通过旋转手柄1旋拧中心杆2,使顶板3和取物舌4之间的距离缩小,取物舌4抵住石块7并向外拉紧,同时顶板3的表面抵住复轮6接地面的花纹面,然后继续旋拧中心杆2,直到石块7被取物舌4带出为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轮间取物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轮间取物器,其特征在于,该复轮间取物器包括中心杆(2)、顶板(3)和取物舌(4),取物舌(4)为条形,顶板(3)和取物舌(4)均套设于中心杆(2)外,顶板(3)与中心杆(2)螺纹连接,取物舌(4)能够以中心杆(2)为轴自由转动,该复轮间取物器还包括能够限制取物舌(4)沿中心杆(2)的中心线方向移动的限位部件,当旋拧中心杆(2)时,顶板(3)与取物舌(4)之间的距离能够缩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轮间取物器,其特征在于,该复轮间取物器包括中心杆(2)、顶板(3)和取物舌(4),取物舌(4)为条形,顶板(3)和取物舌(4)均套设于中心杆(2)外,顶板(3)与中心杆(2)螺纹连接,取物舌(4)能够以中心杆(2)为轴自由转动,该复轮间取物器还包括能够限制取物舌(4)沿中心杆(2)的中心线方向移动的限位部件,当旋拧中心杆(2)时,顶板(3)与取物舌(4)之间的距离能够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轮间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沿中心杆(2)的中心线方向,中心杆(2)含有依次连接的大径段(21)、中径段(22)和小径段(23),大径段(21)的外径大于中径段(22)的外径,中径段(22)的外径大于小径段(23)的外径,顶板(3)套设于中心杆(2)的中径段(22)外,中心杆(2)的中径段(22)外设有外螺纹,取物舌(4)套设于中心杆(2)的小径段(23)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轮间取物器,其特征在于,大径段(21)的外径为22mm,中径段(22)的外径为18mm,小径段(23)的外径为10mm,沿中心杆(2)的中心线方向,中心杆(2)的长度300mm,大径段(21)的长度为20mm,中径段(22)的长度为275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轮间取物器,其特征在于,该复轮间取物器还包括用于旋拧中心杆(2)的旋转手柄(1),旋转手柄(1)呈杆状,中心杆(2)的大径段(21)内含有用于旋转手柄(1)插入的上通孔(24),上通孔(24)的中心线与中心杆(2)的中心线垂直并相交,旋转手柄(1)插接于大径段(21)的上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