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国明专利>正文

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22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货箱本体,所述货箱本体包括有侧架、底架以及顶架,所述货箱本体内包括有前储物腔和后储物腔,所述货箱本体内设有用于分隔前储物腔和后储物腔的分隔架;所述侧架包括有翻转架,所述前储物腔由分隔架与翻转架以及两侧的侧架合围形成;所述翻转架与底架铰接,所述翻转架于翻转过程中向货箱本体内侧翻折。该货箱能够有效避免在拉货并且载人时货物和乘客处于同一空间内。

A flipping rear frame of a passenger and freight dual purpose vehicle

Turning type rear 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n,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ing container body, the container body comprises a side frame, a base frame and a top frame, wherein the box body comprises front storage chamber and after storing cavity, the container body for the separate frame separating the storage cavity and the storing cavity; the side frame comprises a turnover frame, wherein the front storage cavity separated by turn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and the frame and the side frame encircled formation; the turnover frame and a bottom frame are hinged, the turning frame in the turning process to box body rollover fold. The cargo box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goods and passengers in the same space when the goods are drawn and the cargo is loa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四轮客货两用车多用于拉货载人,而由于在货箱中设置了乘客座位,因此占用了货箱的一部分空间,从而在运输物品时运输空间变少,降低了货箱空间的利用率;并且乘客座位设置在货箱中,在拉货并且载人时货物和乘客是处于同一空间内的,而当车辆于行驶过程中路遇颠簸,或急刹车时,货物会从货箱的货架上掉落,从而砸伤到乘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该货箱能够有效避免在拉货并且载人时货物和乘客处于同一空间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包括有货箱本体,所述货箱本体包括有侧架、底架以及顶架,所述货箱本体内包括有前储物腔和后储物腔,所述货箱本体内设有用于分隔前储物腔和后储物腔的分隔架;所述侧架包括有翻转架,所述前储物腔由分隔架与翻转架以及两侧的侧架合围形成;所述翻转架与底架铰接,所述翻转架于翻转过程中向货箱本体内侧翻折;所述侧架上设置有与前储物腔和后储物腔均导通的侧开口,所述侧架包括有铰接于侧开口的侧开门;所述翻转架位于货箱本体上朝向驾驶室一侧;所述翻转架包括有靠背架和乘坐架,所述乘坐架一侧与靠背架铰接,另一侧与底架铰接;当乘坐架向底架一侧翻转并且靠背架竖直在底架上定位时,靠背架和乘坐架形成具有靠背的座位;当乘坐架向顶架一侧翻转并且靠背架竖直向上的定位时,靠背架和乘坐架与分隔架以及两侧的侧架合围形成前储物腔;所述分隔架至翻转架的距离等于乘坐架的高度,所述乘坐架向底架一侧翻折状态下,所述靠背架的背面抵接于分隔架上;所述靠背架加乘坐架的高度等于底架至顶架的高度,所述乘坐架向顶架一侧翻折状态下,所述靠背架与顶架抵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架设有插销,所述货箱本体上设有若干个供插销插入的销孔,要这样去确定这些销孔的位置:当靠背架和乘坐架形成具有靠背的座位时销孔位于侧架上对应插销处;当翻转架与分隔架以及两侧的侧架合围形成前储物腔时销孔位于侧架上对应插销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货箱本体上设有位于翻转架的侧边用于阻碍翻转架向驾驶室一侧翻转的限位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背架和乘坐架均折设有加强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背架和乘坐架的外侧均设有弹性垫。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主要通过设置有分隔架将货箱本体内分隔成前储物腔和后储物腔,其中前储物腔由分隔架与翻转架以及两侧的侧架合围形成,并且翻转架与底架铰接,在将翻转架向前储物腔内侧翻折后前储物腔可用于载人,翻转架形成供人乘坐的座位,分隔成前储物腔和后储物腔的货箱本体能够有效避免在拉货并且载人时货物和乘客处于同一空间内,因此货物的移动或是滑落均不会对乘客产生威胁,有利于提高乘客的安全。而在拉货时可将翻转架翻转成竖直状态,能够令货物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放置到前储物腔和后储物腔内,从而便于货物的管理以及整理。并且前储物腔既可以用于载人也可以用于载物,能够有效提高货箱空间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货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后往前);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货箱的另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前往后)。附图标记:1、货箱本体;11、侧架;111、侧开口;112、销孔;113、限位沿;12、底架;13、顶架;14、翻转架;141、靠背架;142、乘坐架;143、插销;144、加强筋;145、弹性垫;15、前储物腔;16、后储物腔;17、分隔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3所示,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包括有货箱本体1,货箱本体1包括有侧架11、底架12以及顶架13,货箱本体1内包括有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货箱本体1内设有用于分隔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的分隔架17;侧架11包括有翻转架14,前储物腔15由分隔架17与翻转架14以及两侧的侧架11合围形成;翻转架14与底架12铰接,翻转架14于翻转过程中向货箱本体1内侧翻折。上述方案中主要通过设置有分隔架17将货箱本体1内分隔成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其中前储物腔15由分隔架17与翻转架14以及两侧的侧架11合围形成,并且翻转架14与底架12铰接,在将翻转架14向前储物腔15内侧翻折后前储物腔15可用于载人,翻转架14形成供人乘坐的座位,分隔成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的货箱本体1能够有效避免在拉货并且载人时货物和乘客处于同一空间内,因此货物的移动或是滑落均不会对乘客产生威胁,有利于提高乘客的安全。而在拉货时可将翻转架14翻转成竖直状态,能够令货物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放置到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内,从而便于货物的管理以及整理。并且前储物腔15既可以用于载人也可以用于载物,能够有效提高货箱空间的利用率。侧架11上设置有与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均导通的侧开口111,侧架11包括有铰接于侧开口111的侧开门。侧开门可与底架12铰接,使用过程中通过启闭侧开门来进行装卸货物,并且侧开口111的设置可便于人们从货箱本体1的侧边对前储物腔15或后储物腔16进行装卸货物。翻转架14位于货箱本体1上朝向驾驶室一侧。客货两用车的结构中货箱本体1与驾驶室是相连的,由于驾驶室是相对密闭的结构,因此将翻转架14位于货箱本体1上朝向驾驶室一侧能够避免翻转架14裸露在外,而被雨水浸湿或弄脏,从而不便于乘客的乘坐;并且翻转架14朝向驾驶室一侧,乘客的脚部可以放置到驾驶室内,避免翻转架14位于车体的两侧或是后方时,乘客的脚部延伸出车辆外侧,从而不利于行车安全。翻转架14可以主要包括有靠背架141和乘坐架142,乘坐架142一侧通过设置有合页与靠背架141实现铰接,另一侧也可以通过设置有合页与底架12实现铰接;当乘坐架142向底架12一侧翻转并且靠背架141竖直在底架12上定位时,靠背架141和乘坐架142形成具有靠背的座位;当乘坐架142向顶架13一侧翻转并且靠背架141竖直向上的定位时,靠背架141和乘坐架142与分隔架17以及两侧的侧架11合围形成前储物腔15。上述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乘客依靠到侧架11内壁,由于侧架11内壁平时碰触货物,因此洁净度较差,当乘客乘坐时为避免碰触到侧架11内壁而会有拘束感,因此通过增设靠背架141能够让乘客乘坐时有所依靠,降低乘客的拘束感,从而有利于提高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分隔架17至翻转架14的距离等于乘坐架142的高度,乘坐架142向底架12一侧翻折状态下,靠背架141的背面抵接于分隔架17上。使乘坐架142翻折后嵌入到前储物腔15内,并且靠背架141与分隔架17抵接,从而有利于翻转架14于翻折后的固定,避免乘客乘坐于乘坐架142上产生晃动。靠背架141加乘坐架142的高度等于底架12至顶架13的高度,乘坐架142向顶架13一侧翻折状态下,靠背架141与顶架13抵接。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包括有货箱本体(1),所述货箱本体(1)包括有侧架(11)、底架(12)以及顶架(13),其特征是:所述货箱本体(1)内包括有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所述货箱本体(1)内设有用于分隔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的分隔架(17);所述侧架(11)包括有翻转架(14),所述前储物腔(15)由分隔架(17)与翻转架(14)以及两侧的侧架(11)合围形成;所述翻转架(14)与底架(12)铰接,所述翻转架(14)于翻转过程中向货箱本体(1)内侧翻折;所述侧架(11)上设置有与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均导通的侧开口(111),所述侧架(11)包括有铰接于侧开口(111)的侧开门;所述翻转架(14)位于货箱本体(1)上朝向驾驶室一侧;所述翻转架(14)包括有靠背架(141)和乘坐架(142),所述乘坐架(142)一侧与靠背架(141)铰接,另一侧与底架(12)铰接;当乘坐架(142)向底架(12)一侧翻转并且靠背架(141)竖直在底架(12)上定位时,靠背架(141)和乘坐架(142)形成具有靠背的座位;当乘坐架(142)向顶架(13)一侧翻转并且靠背架(141)竖直向上的定位时,靠背架(141)和乘坐架(142)与分隔架(17)以及两侧的侧架(11)合围形成前储物腔(15);所述分隔架(17)至翻转架(14)的距离等于乘坐架(142)的高度,所述乘坐架(142)向底架(12)一侧翻折状态下,所述靠背架(141)的背面抵接于分隔架(17)上;所述靠背架(141)加乘坐架(142)的高度等于底架(12)至顶架(13)的高度,所述乘坐架(142)向顶架(13)一侧翻折状态下,所述靠背架(141)与顶架(13)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货两用车的可翻转式后架,包括有货箱本体(1),所述货箱本体(1)包括有侧架(11)、底架(12)以及顶架(13),其特征是:所述货箱本体(1)内包括有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所述货箱本体(1)内设有用于分隔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的分隔架(17);所述侧架(11)包括有翻转架(14),所述前储物腔(15)由分隔架(17)与翻转架(14)以及两侧的侧架(11)合围形成;所述翻转架(14)与底架(12)铰接,所述翻转架(14)于翻转过程中向货箱本体(1)内侧翻折;所述侧架(11)上设置有与前储物腔(15)和后储物腔(16)均导通的侧开口(111),所述侧架(11)包括有铰接于侧开口(111)的侧开门;所述翻转架(14)位于货箱本体(1)上朝向驾驶室一侧;所述翻转架(14)包括有靠背架(141)和乘坐架(142),所述乘坐架(142)一侧与靠背架(141)铰接,另一侧与底架(12)铰接;当乘坐架(142)向底架(12)一侧翻转并且靠背架(141)竖直在底架(12)上定位时,靠背架(141)和乘坐架(142)形成具有靠背的座位;当乘坐架(142)向顶架(13)一侧翻转并且靠背架(141)竖直向上的定位时,靠背架(141)和乘坐架(142)与分隔架(17)以及两侧的侧架(11)合围形成前储物腔(15);所述分隔架(17)至翻转架(14)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国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