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029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包括矩形管和钢板,所述矩形管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一层所述钢板,所述钢板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管上,所述矩形管的壁厚为4mm,且高度为60m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0mm,所述矩形管的内腔中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对称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高度为矩形管内腔高度的一半,且支撑骨架的截面为类三角形状,具有两个直角边和一个凹弧边,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在所述矩形管内腔的侧壁和底壁上。

The new plate girder structure skelet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keleton shelter model floor girder structure, including rectangular pipe and steel plate, the rectangular pipe of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layer of the steel plate, the steel plate by welding or bolt fixed on the rectangular pipe, the rectangular pipe wall thickness is 4mm, and the height is 60mm. The steel plate thickness is 10mm, both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vity in the rectangular tub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a symmetrical supporting frame, the supporting frame height of rectangular pipe is half the height of the cross section,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a triangular shape, with two right angle sides and a concave arc edge two, right angle sides are respectively attached to the side wall a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inner cavity in the rectangula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方舱
,尤其涉及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装载发电机组方舱,要求承载大,操作环境要求高。为满足方舱铁路运输不卸舱要求,方舱高度较小,内部空间小,造成操作人员无法站立,人机环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包括矩形管和钢板,所述矩形管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一层所述钢板,所述钢板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管上,所述矩形管的壁厚为4mm,且高度为60m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0mm,所述矩形管的内腔中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对称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高度为矩形管内腔高度的一半,且支撑骨架的截面为类三角形状,具有两个直角边和一个凹弧边,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在所述矩形管内腔的侧壁和底壁上。本技术提供的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矩形管和钢板,所述矩形管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一层所述钢板,所述钢板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管上,所述矩形管的壁厚为4mm,且高度为60m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0mm,且在矩形管的内腔中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一个相互对称的支撑骨架,大大增强了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的承载力度。传统方舱底框架设计因受力原因,在底板承载较大时,型材高度较高,底框架高度120mm时,4m方舱承载6000kg时,挠度为6mm,本技术采用4mm厚矩形管,高度60mm,上下各焊接10mm厚的钢板,主梁惯性矩大幅增加,承载能力提高较大,承载6500kg时,其挠度才6mm,因铁路运输需要,方舱高度选取国标规定最小尺寸的标准,高度1900mm,普通方舱内部高度较小,人无法站立操作内部设备,本技术大大降低了其本身的高度,从而增加了方舱内部的高度,从而增加了内部空间,便于操作人员站立,人机环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包括矩形管10和钢板20,所述矩形管1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一层所述钢板20,所述钢板20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管10上,所述矩形管10的壁厚为4mm,且高度为60mm,所述钢板20的厚度为10mm,所述矩形管10的内腔中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对称的支撑骨架30,所述支撑骨架30的高度为矩形管10内腔高度的一半,且支撑骨架30的截面为类三角形状,具有两个直角边和一个凹弧边,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在所述矩形管10内腔的侧壁和底壁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矩形管和钢板,所述矩形管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一层所述钢板,所述钢板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管上,所述矩形管的壁厚为4mm,且高度为60mm,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0mm,且在矩形管的内腔中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一个相互对称的支撑骨架,大大增强了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的承载力度。传统方舱底框架设计因受力原因,在底板承载较大时,型材高度较高,底框架高度120mm时,4m方舱承载6000kg时,挠度为6mm,本技术采用4mm厚矩形管,高度60mm,上下各焊接10mm厚的钢板,主梁惯性矩大幅增加,承载能力提高较大,承载6500kg时,其挠度才6mm,因铁路运输需要,方舱高度选取国标规定最小尺寸的标准,高度1900mm,普通方舱内部高度较小,人无法站立操作内部设备,本技术大大降低了其本身的高度,从而增加了方舱内部的高度,从而增加了内部空间,便于操作人员站立,人机环境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

【技术保护点】
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管(10)和钢板(20),所述矩形管(1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一层所述钢板(20),所述钢板(20)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管(10)上,所述矩形管(10)的壁厚为4mm,且高度为60mm,所述钢板(20)的厚度为10mm,所述矩形管(10)的内腔中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对称的支撑骨架(30),所述支撑骨架(30)的高度为矩形管(10)内腔高度的一半,且支撑骨架(30)的截面为类三角形状,具有两个直角边和一个凹弧边,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在所述矩形管(10)内腔的侧壁和底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骨架方舱新型底板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管(10)和钢板(20),所述矩形管(1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一层所述钢板(20),所述钢板(20)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管(10)上,所述矩形管(10)的壁厚为4mm,且高度为60mm,所述钢板(20)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朱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安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