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EGR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13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动机EGR阀,包括壳体(1)、阀杆(2)和阀片(3),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进气口(4),所述壳体(1)另一侧设有出气口(5),所述壳体(1)内设有供气体通过的流通孔(6),所述阀片(3)设在阀杆(2)上且通过阀杆(2)的轴向移动堵住流通孔(6)以隔断气体或者打开流通孔(6)以供气体流通,所述壳体(1)内设有配合孔(1.1),所述阀杆(2)一端与配合孔(1.1)活动配合,所述阀杆(2)另一端设有支撑件(7),所述支撑件(7)内设有用于对阀杆(2)径向限位且可供阀杆(2)轴向移动的导向孔(7.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杆振幅小、磨损少,使用寿命高的发动机EGR阀。

Engine EGR val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EGR engine valve, comprising a housing (1) and stem (2) and the valve (3), the housing (1)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side of the housing (4), (1)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5), the housing (1) is arranged in the circulation hole through the gas (6), the valve plate (3) located in the stem (2) and (2) through the stem axial movement of the plug flow hole (6) to cut off gas circulation or open hole (6) for gas flow, the housing (1) is arranged in the hole (1.1) the stem (2), and with the end hole (1.1) with the stem (2),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member (7), the support member (7) is used for the stem (2) radial limit and stem (2) axial movement of the guide hole (7.1).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ngine EGR valve with small valve stem amplitude, less wear and longer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EGR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的气体循环系统用阀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EGR阀。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废气再循环EGR作为一种成本低、对内燃机本身改动小、能有效降低NOx的排放控制措施,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内燃机排放控制领域。废气再循环是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将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管,与新鲜空气或雾化混台气混合后进入发动机气缸进行再燃烧。这种方法是目前用于减少NOx,排放量的一种行之有效措施。在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之间配置有用来再循环排气至进气管道的废气再循环回路是内燃柴油发动机中的已知技术。然而,随着环保意识提高,现代汽油发动机需要更严格的排放和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在汽油发动机利用EGR可提高燃油经济性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可减少NOx和PM的排放。EGR阀是EGR系统中起到调节再循环废气流量的执行元件。EGR阀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供废气通过的通道,通道上设置阀杆、阀杆上安装阀片,通过驱动件驱动阀杆轴向移动以将阀片封住通道以断开废气连通或打开通道以使废气通过,现有一种双阀片的EGR阀,阀杆的长度一般会大于100mm,阀杆通过一端的驱动件驱动在壳体内轴向移动时,另一端会悬空,气体高速通过撞击阀杆而导致阀杆悬空端朝径向剧烈振动,从而,加速阀片阀座的磨损,造成内部泄漏超标,进而使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阀杆振幅小、磨损少,使用寿命高的发动机EGR阀。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EGR阀,包括壳体、阀杆和阀片,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壳体另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气体通过的流通孔,所述阀片设在阀杆上且通过阀杆的轴向移动堵住流通孔以隔断气体或者打开流通孔以供气体流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配合孔,所述阀杆一端与配合孔活动配合,所述阀杆另一端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内设有用于对阀杆径向限位且可供阀杆轴向移动的导向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驱动件带动阀杆轴向移动,阀杆上的阀片堵住流通孔以隔断气体或者打开流通孔,阀杆一端通过活动配合的配合孔与驱动件连接,阀杆另一端设有支撑件,支撑件的导向孔对阀杆径向限位,并且导向孔可供阀杆轴向移动,在阀杆轴向移动时,支撑件保证阀杆的另一端不会悬空,从而避免阀杆受到气体冲击时产生振动,从而使阀片正常工作而减少磨损,EGR阀整体的使用寿命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件为端盖,所述导向孔为设在端盖中心的盲孔,通过所述改进,端盖可将壳体内的流通孔与外界隔断,并且导向孔为盲孔,进一步提高壳体内的密封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端盖通过螺栓与壳体固定,通过所述改进,通过螺栓安装端盖,便于端盖的拆装,从而便于EGR阀的检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支撑件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孔设在导向块中心且为通孔,所述导向块外侧设有用于将流通孔与外界隔断的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设有用于供阀杆轴向移动的移动间隙,通过所述改进,阀杆在导向块中心的导向孔内移动,并且密封盖内移动间隙及避空,从而提供阀杆轴向移动的移动空间,导向块外侧通过密封盖将流通孔与外界隔断,从而保证EGR阀的密封性能;并且将支撑件分为导向块和密封盖两个部分,导向块与阀杆直接接触且用于支撑,密封盖用于密封阀体,阀杆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密封盖上从而保证密封盖的密封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导向块上设有用于连通流通孔和移动间隙的排污孔,通过所述改进,排污孔将移动间隙和流通孔的压力平衡,从而避免移动间隙内压力过高,气体通过导向孔冲入连通孔而对阀体产生冲击,并且,排污孔可供流通孔内的污物进入移动间隙,移动间隙可贮存一部分污物以避免污物与气体一起通过出气口进入废气再循环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供阀杆、阀片置入以进行装配的安装孔,所述密封盖与安装孔过盈配合,通过所述改进,阀杆、阀片通过安装孔装入壳体内,再将密封盖与安装孔过盈配合装入即可,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导向块由片体压制成型,通过所述改进,导向块一体式压制成型强度高、加工成本低、重量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导向块沿周向间隔压制设有弧形的加强筋面,通过所述改进,加强筋面可以加强导向块的支撑强度,进而进一步避免阀杆径向窜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导向块的导向孔处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与导向块一体式压制成型,通过所述改进,导向块通过压制成型出锥形部,锥形部与阀杆的接触长度大于片体的厚度,从而使得导向块对阀杆的防振动效果更好,提高耐磨性,增加使用寿命。所述壳体内设有阀座,所述流通孔设在阀座中心,所述阀片与阀座配合以隔断或打开流通孔,通过所述改进,壳体通过阀座与阀片配合,阀座便于加工且可保证加工精度,从而保证阀片与阀座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支撑件为端盖时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件为导向块和密封盖时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导向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1-壳体,1.1-配合孔,1.2-安装孔,2-阀杆,3-阀片,4-进气口,5-出气口,6-流通孔,7-支撑件,7.1-导向孔,7.2-导向块,7.2.1-排污孔,7.2.2-加强筋面,7.2.3-锥形部,7.3-密封盖,7.3.1-移动间隙,8-螺栓,9-阀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发动机EGR阀,包括壳体1、阀杆2和阀片3,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进气口4,所述壳体1另一侧设有出气口5,所述壳体1内设有供气体通过的流通孔6,所述阀片3设在阀杆2上且通过阀杆2的轴向移动堵住流通孔6以隔断气体或者打开流通孔6以供气体流通,所述壳体1内设有配合孔1.1,所述阀杆2一端与配合孔1.1活动配合,所述阀杆2另一端设有支撑件7,所述支撑件7内设有用于对阀杆2径向限位且可供阀杆2轴向移动的导向孔7.1。其中,阀杆2一端与配合孔1.1活动配合指的是阀杆2一端可在配合孔1.1内轴向移动,且阀杆2通过配合孔1.1与壳体1外部的驱动件连接以驱动阀杆2沿轴向移动,此处驱动件可以为常规的推动电机、液压缸等可以提供往复驱动力的组件,推动电机或液压缸的输出轴与阀杆2连接,故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所述支撑件7为端盖,所述导向孔7.1为设在端盖中心的盲孔。其中,所述端盖通过螺栓8与壳体1固定。其中,所述支撑件7包括导向块7.2,所述导向孔7.1设在导向块7.2中心且为通孔,所述导向块7.2外侧设有用于将流通孔6与外界隔断的密封盖7.3且所述密封盖7.3设有用于供阀杆2轴向移动的移动间隙7.3.1。其中,所述导向块7.2上设有用于连通流通孔6和移动间隙7.3.1的排污孔7.2.1。其中,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供阀杆2、阀片3置入以进行装配的安装孔1.2,所述密封盖7.3与安装孔1.2过盈配合。其中,所述导向块7.2由片体压制成型。其中,所述导向块7.2沿周向间隔压制设有弧形的加强筋面7.2.2。其中,所述导向块7.2的导向孔7.1处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锥形部7.2.3,所述锥形部7.2.3与导向块7.2一体式压制成型,从图4中可见,导向块7.2.1设置锥形部7.2.3,锥形部7.2.3与阀杆2的接触长度为X,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EGR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EGR阀,包括壳体(1)、阀杆(2)和阀片(3),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进气口(4),所述壳体(1)另一侧设有出气口(5),所述壳体(1)内设有供气体通过的流通孔(6),所述阀片(3)设在阀杆(2)上且通过阀杆(2)的轴向移动堵住流通孔(6)以隔断气体或者打开流通孔(6)以供气体流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配合孔(1.1),所述阀杆(2)一端与配合孔(1.1)活动配合,所述阀杆(2)另一端设有支撑件(7),所述支撑件(7)内设有用于对阀杆(2)径向限位且可供阀杆(2)轴向移动的导向孔(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EGR阀,包括壳体(1)、阀杆(2)和阀片(3),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进气口(4),所述壳体(1)另一侧设有出气口(5),所述壳体(1)内设有供气体通过的流通孔(6),所述阀片(3)设在阀杆(2)上且通过阀杆(2)的轴向移动堵住流通孔(6)以隔断气体或者打开流通孔(6)以供气体流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配合孔(1.1),所述阀杆(2)一端与配合孔(1.1)活动配合,所述阀杆(2)另一端设有支撑件(7),所述支撑件(7)内设有用于对阀杆(2)径向限位且可供阀杆(2)轴向移动的导向孔(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EGR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7)为端盖,所述导向孔(7.1)为设在端盖中心的盲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EGR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通过螺栓(8)与壳体(1)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EGR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7)包括导向块(7.2),所述导向孔(7.1)设在导向块(7.2)中心且为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百俊俞冠珉丁泽镕覃卫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