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6120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包括漏斗本体,漏斗本体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两块主挡板、位于主挡板两侧相对设置的侧挡板、搅拌机构和漏料仓门,其中,主挡板和侧挡板形成腔体,两个侧挡板的底端形成漏料通道,漏料通道的上方设有仓门轴,仓门轴的两侧沿轴向垂直方向传动连接一个仓门齿轮,漏料仓门与仓门齿轮传动连接且绕仓门轴运动,主挡板的外壁上设有与仓门轴传动链接的气缸,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和沿搅拌杆轴向均匀分布的搅拌扇,搅拌杆的两端设置在主挡板的内壁上,搅拌杆与一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动力装置设置在漏料本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饲料车漏料过程的自动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A leaking device for a feed truck

Leakage apparatus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eed truck, which comprises a funnel body, a funnel body includ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relative arrangement of the two main baffle, opposite the main baffle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side baffle plate, stirring mechanism and drain hopper door, wherein the main baffle plate and a side baffle plate forming cavity, two side baffle bottom the formation of end leakage channel, warehouse material leakage channel is arranged above the door, on both sides of the shaft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ertical storage drive connected to a door gear, drain hopper door to a door gear connected and around the warehouse door, the main baffl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warehouse door transmission link, stirr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tirring the rod and the stirring rod are even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axial mixing fan, both ends of the stirring rod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in baffle on the stirr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body material leakage Outsid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s follows: the automation of the material leakage process of the feed car is realize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漏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
技术介绍
饲料运输车是一种常用的农业车辆,它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输送量大、操控方便、机动性强、对物料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小型养殖企业的饲料的运输。然而现在饲料运输车的进口仓门有防水及承重要求,均采用人工打开放料仓门进行送料的手段,仓门沉重,费时费力,耽误了下料时间,降低了下料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斗装置,包括漏斗本体,所述漏斗本体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两块主挡板、位于主挡板两侧相对设置的侧挡板、搅拌机构和漏料仓门,其中,所述主挡板和所述侧挡板形成腔体,两个所述侧挡板的底端形成漏料通道,所述漏料通道的上方设有仓门轴,所述仓门轴的两侧沿轴向垂直方向传动连接一个仓门齿轮,所述漏料仓门与所述仓门齿轮传动连接且绕所述仓门轴运动,所述主挡板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仓门轴传动链接的气缸,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和沿所述搅拌杆轴向均匀分布的搅拌扇,所述搅拌杆的两端设置在所述主挡板的内壁上,所述搅拌杆与一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漏料本体的外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饲料车漏料过程的自动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主挡板为上宽下窄的梯形。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可以一次性将大量的饲料灌入该漏料机构中,由于上宽下窄的设计,出料时可以缓慢有序。进一步,所述漏料仓门绕仓门轴旋转角度为0~-90°,当所述漏料仓门在水平位置时,所述漏料仓门与所述侧挡板相抵触。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漏料仓门绕仓门轴旋转,既可控地阻挡和允许物料下落。进一步,所述搅拌杆倾斜设置在所述主挡板的内壁上。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搅拌时,产生向下的力,进一步促进下料。进一步,所述弧形槽倾斜向下设置。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使到达弧形槽的物料快速到达车仓内,不会发生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的剖视图,包括漏斗本体,漏斗本体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两块主挡板1、位于主挡板两侧相对设置的侧挡板2、搅拌机构3和漏料仓门4,其中,主挡板1和侧挡板2形成腔体,两个侧挡板2的底端形成漏料通道,漏料通道的上方设有仓门轴5,仓门轴5的两侧沿轴向垂直方向传动连接一个仓门齿轮6,漏料仓门4与仓门齿轮6传动连接且绕仓门轴5开启和关闭,主挡板1的外壁上设有与仓门轴5传动链接的气缸7,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杆31和沿搅拌杆31轴向均匀分布的搅拌扇32,搅拌扇32至少有2个,分别设置在搅拌杆31的各三分之一处,搅拌杆31的两端设置在主挡板1的内壁上,搅拌杆31与一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动力装置设置在漏料本体的外部。实现了饲料车漏料过程的自动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主挡板1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可以一次性将大量的饲料灌入该漏料机构中,由于上宽下窄的设计,出料时可以缓慢有序。漏料仓门4绕仓门轴5旋转角度为0~-90°,当漏料仓门4在水平位置时,漏料仓门4与侧挡板2相抵触。漏料仓门绕仓门轴旋转,既可控地阻挡和允许物料下落。搅拌杆倾斜设置在主挡板1的内壁上。具体地,倾斜角为20°~30°。搅拌时,搅拌机构3产生向下的力,进一步促进下料。所述弧形槽倾斜向下设置。具体地,弧形槽倾斜角设置为30°~45°。使到达弧形槽的物料快速到达车仓内,不会发生堵塞。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包括漏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两块主挡板(1)、位于主挡板两侧相对设置的侧挡板(2)、搅拌机构(3)和漏料仓门(4),其中,所述主挡板(1)和所述侧挡板(2)形成腔体,两个所述侧挡板(2)的底端形成漏料通道,所述漏料通道的上方设有仓门轴(5),所述仓门轴(5)的两侧沿轴向垂直方向传动连接一个仓门齿轮(6),所述漏料仓门(4)与所述仓门齿轮(6)传动连接且绕所述仓门轴(5)开启和关闭,所述主挡板(1)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仓门轴(5)传动链接的气缸(7),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杆(31)和沿所述搅拌杆(31)轴向均匀分布的搅拌扇(32),所述搅拌杆(31)的两端设置在所述主挡板(1)的内壁上,所述搅拌杆(31)与一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漏料本体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运输车的漏料装置,包括漏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两块主挡板(1)、位于主挡板两侧相对设置的侧挡板(2)、搅拌机构(3)和漏料仓门(4),其中,所述主挡板(1)和所述侧挡板(2)形成腔体,两个所述侧挡板(2)的底端形成漏料通道,所述漏料通道的上方设有仓门轴(5),所述仓门轴(5)的两侧沿轴向垂直方向传动连接一个仓门齿轮(6),所述漏料仓门(4)与所述仓门齿轮(6)传动连接且绕所述仓门轴(5)开启和关闭,所述主挡板(1)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仓门轴(5)传动链接的气缸(7),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杆(31)和沿所述搅拌杆(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文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