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608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行星排及位于发动机的输出轴轴线两侧布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分别对应与行星排的太阳轮或行星架或齿圈三个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部件连接,所述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位于行星排的轴向同一侧。这样布置不仅可以缩短混合动力系统的轴向上的长度,而且可以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靠的更近,可以使第一电机输出轴或者第二电机输出轴可以占用齿圈的径向的部分空间,可以减小混合动力系统径向上的尺寸,使整个混合动力系统小型化,便于安装。

Hybrid power vehicle and its hybrid pow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ybrid vehicle and hybrid systems, the hybrid system includes an output shaft axi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engine, and the engine is located in the planetary row of first and second motors, a part of engine, motor and motor second are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lanetary sun gear or planetary gear or gear ring of three parts in the connectio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engine, motor and motor in the first second row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planet. This arrangement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axial length of the hybrid power system, but also can make the first and second motors closer, can make the space par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or the first radial output shafts of the second motors can occupy the gear ring, can reduce the size of the radial hybrid, the hybrid system of small easy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混合动力系统
本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研究热点,按照传动系统结构布置的不同,现有的混合动力系统分为串联、并联和混联3种。当前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主要采用行星机构作为功率分流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376648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混合动力汽车的行星排混联动力系统,包括同轴布置的发动机、第一电机、行星机构和第二电机,发动机与行星机构的行星架连接,第一电机与行星机构的太阳轮连接,第二电机与行星机构的齿圈连接,第二电机与后桥之间设置有变速箱,上述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实现发动机直接驱动,可靠性高。但是同轴布置的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导致混合动力系统的轴向距离较长,不便于安装。授权公告号为CN10611418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文本中介绍了混合动力耦合传动装置,包括呈三轴设置的发动机、传动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即三者的动力输出轴平行间隔设置,传动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并排布置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轴线的两侧,减小了混合动力系统的轴向长度,方便安装。发动机与行星机构的行星架连接,传动第二电机与太阳轮通过齿轮传动进行连接,第一电机与齿圈通过齿轮传动进行连接,该混合动力耦合传动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发动机的输出轴进行限制的发动机制动器和对传动第二电机进行限制的传动第二电机制动器。但是,上述布置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要分别位于行星排的的齿圈外侧,导致在径向方向上整个混合动力系统的尺寸较大,不利于混合动力系统的小型化涉及,占用空间大且不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动力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系统径向尺寸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合动力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方案是: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行星排及位于发动机的输出轴轴线两侧布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分别对应与行星排的太阳轮或行星架或齿圈三个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部件连接,所述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位于行星排的轴向同一侧。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行星架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单级齿轮传动与齿圈传动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单级齿轮传动与所述太阳轮连接,齿圈具有用于与车桥连接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行星排与车桥之间设置有变速箱,变速箱具有变速箱输入轴和变速箱输出轴,变速箱输入轴与齿圈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变速箱输出轴与车桥连接。该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第二单级齿轮传动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器。该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对发动机输出轴进行制动的第二制动器。本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技术方案是:车辆,包括车桥和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行星排及位于发动机的输出轴轴线两侧布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分别对应与行星排的太阳轮或行星架或齿圈三个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部件连接,所述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位于行星排的轴向同一侧。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行星架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单级齿轮传动与齿圈传动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单级齿轮传动与所述太阳轮连接,齿圈具有用于与车桥连接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行星排与车桥之间设置有变速箱,变速箱具有变速箱输入轴和变速箱输出轴,变速箱输入轴与齿圈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变速箱输出轴与车桥连接。该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第二单级齿轮传动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器。该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对发动机输出轴进行制动的第二制动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位于行星排的轴向同一侧,这样布置不仅可以缩短混合动力系统的轴向上的长度,而且可以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靠的更近,可以使第一电机输出轴或者第二电机输出轴可以占用齿圈的径向的部分空间,可以减小混合动力系统径向上的尺寸,使整个混合动力系统小型化,便于安装。进一步地,发动机与行星架连接,第二电机与太阳轮连接,采用齿圈进行输出,可以提高最终输出的扭矩,提高行星排的传动效率。进一步地,利用变速箱对发动机和第一电机二者扭矩耦合后进行降速增扭,大大提高了爬坡性能,系统的动力性较好。进一步地,第一制动器的设置,在第一电机单独驱动的纯电动模式下可以限制第二电机及第二单级齿轮传动的转动,减少了第一电机单独工作的纯电动模式下随动的零部件,减少第一电机的功率损失,提高了第一电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第二制动器的设置,在第一电机单独驱动的纯电动模式下可以限制发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减少了第一电机单独工作的纯电动模式下随动的零部件,减少第一电机的功率损失,提高了第一电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实施例一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车桥10和与车桥10传动连接的混合动力系统,车桥10为后桥。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1、变速箱5、第二电机3、第一电机2和行星排4,第二电机3为ISG电机。变速箱5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变速箱输入轴17、中间轴27和变速箱输出轴25,发动机输出轴26与行星排、变速箱同轴装配,行星排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发动机输出轴上连接有扭转减震器6并通过扭转减震器6与行星架连接。变速箱输入轴17与行星排4的齿圈连接,第二电机3通过第二单级齿轮传动15与行星排4的太阳轮12传动连接,齿圈14的内、外侧面均设置有轮齿,第一电机2通过第一单级齿轮传动16与行星排4的齿圈14的外轮齿啮合进行传动连接,齿圈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变速箱输出轴与车桥连接。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和发电机1位于行星排4的轴向同一侧,此时在发动机输出轴的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第二电机3可以向第一电机2靠近,第二电机3可以有效利用一部分行星排4径向上的空间,可以缩小混合动力系统径向上的尺寸,使整个混合动力系统小型化,便于安装。上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第二单级齿轮传动15进行制动的制动器9,第二单级齿轮传动15包括设置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电机齿轮,制动器9用于对第二电机齿轮进行制动和松开。变速箱1为两档变速箱,包括空挡,一挡和二挡三个挡位,变速箱输入轴17接受来自齿圈传递来的动力,经过中间轴过渡传递到输出轴25上,从而传递至后桥。变速箱输入轴17上设置有输入轴齿轮18,中间轴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中间轴传动齿轮19、中间轴一挡齿轮20和中间轴二挡齿轮21,变速箱输出轴25上设置有输出轴一挡齿轮22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4,变速箱5还包括设置于变速箱输出轴25上的同步装置23。同步装置23位于输出轴一挡齿轮22和输出轴二挡齿轮25之间,同步装置23不与任何齿轮接触时,此时中间轴上的动力无法传递至变速箱输出轴25上,变速箱5位于空挡。当车辆需要较大动力时,变速箱5进入一挡即降速增扭挡,同步装置23与输出轴一挡齿轮22结合时,发动机将动力传至行星架,由齿圈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箱输入轴17上,变速箱输入轴17通过输入轴齿轮18与中间轴传动齿轮19将动力传递至中间轴上,中间轴通过中间轴一挡齿轮20和输出轴一挡齿轮22的啮合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箱输出轴25上,再传递至后桥上,此时变速箱5实现降速增扭。当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保护点】
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行星排及位于发动机的输出轴轴线两侧布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分别对应与行星排的太阳轮或行星架或齿圈三个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位于行星排的轴向同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行星排及位于发动机的输出轴轴线两侧布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分别对应与行星排的太阳轮或行星架或齿圈三个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位于行星排的轴向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行星架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单级齿轮传动与齿圈传动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单级齿轮传动与所述太阳轮连接,齿圈具有用于与车桥连接的动力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排与车桥之间设置有变速箱,变速箱具有变速箱输入轴和变速箱输出轴,变速箱输入轴与齿圈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变速箱输出轴与车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第二单级齿轮传动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对发动机输出轴进行制动的第二制动器。6.混合动力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陈慧勇王印束王富生刘小伟李建锋吴胜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