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6022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楼盖本体,所述楼盖本体内设置有钢筋和加气混凝土砌块,所述钢筋包括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位于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且间隔设置,所述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设置拉紧件,借助拉紧件来拉紧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从而使得位于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被夹紧,同时也使得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故能够起到良好的抗浮作用,使得在浇筑成型楼盖的过程中加气混凝土砌块不易出现浮动的情况,而且这样的方式无需在模板上穿孔,从而使得模板后续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模板的周转率,节省了模板的材料费,降低成本。

Air reinforced concrete block box type inner mold hollow floor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erated concrete block box hollow floor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ing the floor body, the floor is reinforced and aerated concrete block is in the set, including reinforced floor steel and slab reinforcement, the concrete block is located in the gas and arranged at intervals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steel between the floor slab reinforcement, reinforced and reinforced by anchor plate setting, tension to tension reinforcement and floor slab reinforcement,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aerated concrete block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reinforced slab reinforcement was clamped, but also makes the three form a whole, so it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anti floating. The process of casting slab in aerated concrete block not easy to float, and this way without perforation in the template, Thus, the following template can be reused, the turnover rate of the template is improved, the material cost of the template is saved and the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盖领域,特别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楼盖通常使用的是BDF芯模和GBF芯模,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故渐渐出现了以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空心楼盖芯模,其与BDF芯模和GBF芯模相比,极大的节约了空心内模的材料成本,但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楼盖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会存在上浮的情况,现有通常通过在模板上穿孔,并在模板外的龙骨上捆绑钢丝,该钢丝穿过穿孔对芯模进行固定,但是这样会导致后续模板难以重复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使得模板更好的重复利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包括楼盖本体,所述楼盖本体内设置有钢筋和加气混凝土砌块,所述钢筋包括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位于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且间隔设置,所述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设置有拉紧件。通过这样设置,借助拉紧件来拉紧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从而使得位于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被夹紧,同时也使得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故能够起到良好的抗浮作用,使得在浇筑成型楼盖的过程中加气混凝土砌块不易出现浮动的情况,而且这样的方式无需在模板上穿孔,从而使得模板后续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模板的周转率,节省了模板的材料费,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拉紧件包括S形的拉筋,所述拉筋的两端均设置有分别与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勾接固定的勾部。通过勾部的设置,使得拉筋的两端能够牢固的勾住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从而牢固性有保障,拉筋不易出现松脱的清理,另外安装时只需扣上即可,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底板钢筋上固定有捆住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钢丝。借助钢丝可以将混凝土砌块与底板钢筋进行固定,使得两者固定形成一体,进而即便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板面钢筋存在一定间隙时,依然不会存在上下浮动或串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的抗浮能力,起到双重抗浮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上开设有与钢丝配合的凹槽。通过凹槽与钢丝的配合,使得钢丝能够牢固的捆住加气混凝土砌块,避免钢丝在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出现滑动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钢丝对称设置于加气混凝土砌块两侧。对称设置的钢丝能够从加气混凝土砌块两侧对其进行固定,进而使得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捆绑更加均匀,使得加气混凝土砌块不易与底板钢筋产生相对的滑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与底板钢筋、板面钢筋之间均设置有垫块。借助垫块的设置使得底板钢筋与模板、之间以及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板面钢筋之间存在间距,后续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能够成型在该间距内,进而使得成型出来的楼盖结构强度更加具有保障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的施工方法,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使得模板更好的重复利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支模架和模板的安装形成成型腔;步骤2,在成型腔内进行肋梁定位放线,并绘制加气混凝土砌块排布图;步骤3,将肋梁钢筋安装在成型腔内;步骤4,将底板钢筋安装固定在成型腔底壁;步骤5,浸泡加气混凝土砌块,将浸泡完成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放置在成型腔内;步骤6,用钢丝将加气混凝土块捆绑固定在底板钢筋上;步骤7,在加气混凝土砌块上方安装板面钢筋;步骤8,在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之间安装连接两者的拉紧件;步骤9,往成型腔内分层浇筑混凝土。通过这样的施工方法来成型楼盖,在该过程中借助钢丝将加气混凝土块捆绑在底板钢筋上形成一体,在借助拉紧件来将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拉紧夹紧加气混凝土块,从而使得三者形成一个整体,具备良好的抗浮效果,这样的方式无需在模板上进行穿孔,故后续模板可以更好的重复利用,减少浪费并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步骤5中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大于70%。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故事先通过浸泡使得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大于70%,进而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后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失水的情况,使得混凝土成型的质量更加具有保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在浇筑完每层混凝土时,对混凝土层进行振捣。由于通常楼盖的厚度较厚,混凝土内的空气在振捣里也不易排出,故通过分成浇筑的方式便于振捣,使得混凝土内的空气能够更充分的排出,使得成型出来的混凝土更加密实,质量更加可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层厚度高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底面高度。由于振捣的过程中即便会导致混凝土层的厚度轻微下降,但其依然不会低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底面,这样在振捣后依然能够很好的保持加气混凝土砌块底面被充填饱满,无积存气囊和气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钢丝将加气混凝土砌块固定在底板钢筋上形成第一重抗浮,再借助S形的拉筋来拉紧底板钢筋和板面钢筋夹紧加气混凝土砌块使得三者形成一个整体,形成第二重抗浮,而且这样的方式无需在模板上穿孔,使得模板后续能够更好的重复使用,降低浪费和减少成本,另外在成型的过程中事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浸泡,使其具备较高的含水率,从而减少后续混凝土成型过程中水分被加气混凝土砌块所吸走的情况,使得成型出来的楼盖质量更有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成型本实施例用的模具结构;图3是成型本实施例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示意图;图4是成型本实施例过程中振动器插点次序移动示意图。附图标记:1、楼盖本体;2、加气混凝土砌块;31、底板钢筋;32、板面钢筋;33、肋梁钢筋;4、钢丝;5、凹槽;6、拉筋;61、勾部;7、垫块;8、模板;9、成型腔;10、振动器;11、插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如图1所示,包括由混凝土成型的楼盖本体1,在该楼盖本体1内设置有钢筋和加气混凝土砌块2,其中钢筋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钢筋31和位于上方的板面钢筋32,其中加气混凝土砌块2位于底板钢筋31和板面钢筋32之间,且加气混凝土砌块2间隔设置,在底板钢筋31上固定有捆绑加气混凝土砌块2的钢丝4,进而可以将加气混凝土砌块2与底板钢筋31形成一个整体,在成型的过程中达到第一重抗浮的作用,而且钢丝4对称捆绑于加气混凝土砌块2的两侧,并在加气混凝土砌块2上开设有于钢丝4配合的凹槽5,使得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2的捆绑更加牢固,减少加气混凝土砌块2出现水平移动的情况;另外在底板钢筋31与板面钢筋32之间设置有拉紧件,该拉紧件包括S形的拉筋6,拉筋6的两端均设置有勾部61,通过勾部61勾接在底板钢筋31与板面钢筋32上,牢固性好且安装方便快捷,从而借助拉筋6来拉紧底板钢筋31和板面钢筋32夹紧中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2,使得三者形成一个整体,实现第二重的抗浮作用,使得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加气混凝土砌块2不易出现浮动的情况,空心楼盖的质量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包括楼盖本体(1),所述楼盖本体(1)内设置有钢筋和加气混凝土砌块(2),其特征是:所述钢筋包括底板钢筋(31)和板面钢筋(32),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2)位于底板钢筋(31)和板面钢筋(32)之间且间隔设置,所述底板钢筋(31)和板面钢筋(32)之间设置有拉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包括楼盖本体(1),所述楼盖本体(1)内设置有钢筋和加气混凝土砌块(2),其特征是:所述钢筋包括底板钢筋(31)和板面钢筋(32),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2)位于底板钢筋(31)和板面钢筋(32)之间且间隔设置,所述底板钢筋(31)和板面钢筋(32)之间设置有拉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其特征是:所述拉紧件包括S形的拉筋(6),所述拉筋(6)的两端均设置有分别与底板钢筋(31)和板面钢筋(32)勾接固定的勾部(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其特征是:所述底板钢筋(31)上固定有捆住加气混凝土砌块(2)的钢丝(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其特征是: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2)上开设有与钢丝(4)配合的凹槽(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其特征是:所述钢丝(4)对称设置于加气混凝土砌块(2)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其特征是: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2)与底板钢筋(31)、板面钢筋(32)之间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灵李荣涂占民丁广城王希圹王超林琪沛刘世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