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换热器支架及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42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接触式限位部和支撑式限位部;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环绕换热器的放置腔;所述接触式限位部,设于放置腔的侧壁且与换热器的侧壁接触,进而限制换热器沿径向移动;所述支撑式限位部,包括升降机构、固定机构和活动连接于放置腔内的限位板,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支架本体上且驱动限位板上升与换热器底部接触,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支架本体限制升降机构动作,进而保持限位板固定。同时通过固定机构保持限位板的高度,将换热器与顶部管路进行拆卸过程中,接触式限位部限制换热器在下落过程(下落过程为升降机构在承载换热器重力后,向下发生的变形量)中向侧边倾倒。

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support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bracket comprises a bracket body and the contact type limit and the support type limiting part; the bracket body, is arranged around the heat exchanger cavity; the contact limiting part, a side wall cavity and heat exchanger the side wall contact, thereby limiting radial movement along the heat exchanger; the supporting type limit part comprises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fixing mechanism an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placed a limit plate,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body and the driving limit plate increases with the heat exchanger bottom contact, the fix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the bracket body limit lifting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n keep the limiting plate is fixed. At the same time keep limiting the height of the plate through a fixing mechanism,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top line of the demolition process, contact limit limit of heat exchanger in a fall (drop for the lifting mechanism in bearing heat exchanger gravity, downwards deformation) to the side d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式换热器支架及管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支架及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供液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应用广泛。液氮换热器,又称冷却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间实现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现有技术中,《石油和化工设备》国内统一刊号CN11-5253/TQ,杂志中收稿日期为2014.6.30的文献《管式换热器堵管技术及其应用》中,记载了管式换热器,管孔内壁易粘附和积存大量污物,使管路的孔径愈来愈小,大大降低换热效率.甚至使装置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必须通过拆卸的方式对管式换热器进行清洗。如图1所示,为了节省厂房内的空间,换热器呈竖直放置,并与位于换热器下方和上方的管路连接,在拆卸过程中,通常先拆卸下方的管路,而后拆卸上方的管路,换热器会向下掉落一段距离,虽然现有技术人员采用弹性垫减少了换热器的冲击,但换热器的质量较重,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仍容易对换热器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换热器拆卸时损坏的换热器支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换热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接触式限位部和支撑式限位部;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环绕换热器的放置腔;所述接触式限位部,设于放置腔的侧壁且与换热器的侧壁接触,进而限制换热器沿径向移动;所述支撑式限位部,包括升降机构、固定机构和活动连接于放置腔内的限位板,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支架本体上且驱动限位板上升与换热器底部接触,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支架本体限制升降机构动作,进而保持限位板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过程中,将换热器底部的管路拆卸,升降机构将限位板上升至与换热器的底部接触,限制换热器向下的沉降;同时通过固定机构保持限位板的高度,将换热器与顶部管路进行拆卸过程中,接触式限位部限制换热器在下落过程(下落过程为升降机构在承载换热器重力后,向下发生的变形量)中向侧边倾倒;在拆卸过程中,换热器的底部首先与限位板接触,限位板对换热器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换热器掉落至地面上,避免换热器的损伤;本方案在使用和安装的过程中,支架本体可套设在换热器外部,还具有减少外界对换热器的撞击力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接触式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支架本体上的支杆和套设在支杆上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放置腔内且与换热器的外侧壁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热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滚轮与换热器的侧壁滚动摩擦,既能起到防止换热器倾倒的作用,又能减少换热器下落时产生摩擦力。作为优选,所述接触式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支架本体上固定管、螺纹连接在固定管内的螺杆、转动连接在螺杆端部的第二滚轮,所述螺杆的螺纹为自锁螺纹,所述第二滚轮与螺杆转动连接的方向为第二滚轮绕螺杆圆周方向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螺杆,第二滚轮向换热器移动,对换热器的侧壁加压,使第二滚轮始终抵紧换热器的侧壁,加强换热器支架防倾倒的作用;同时第二滚轮绕螺杆圆周方向转动,防止第二滚轮的转动方向与换热器的下降方向垂直,减少第二滚轮的磨损。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本体底部设置供支架本体移动的转动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换热器的顶部与管路拆卸后,换热器连同换热器支架可通过底部的转动轮进行移动,将需要修理的换热器连通换热器支架移出厂房。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中部转动连接在支架本体上的转动杆、设于转动杆位于限位板底部一端的第三滚轮,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三滚轮与限位板接触并驱动限位板向上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杆向上转动时,推动限位板向上移动且与限位板的底部接触,第三滚轮与限位板的底部滚动连接,减少第三滚轮与限位板之间的摩擦力。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本体上的U型杆,所述U型杆转动后,套设于转动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限制第三滚轮下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板移动至与换热器下方接触后,U型杆套设在转动杆上,限制转动杆的移动,进而限制第三滚轮的下降,使限位板保持在支撑限位板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本体内的转动轴、螺纹连接在转动轴上的移动块、设于移动块上的第一斜面、设于限位板底部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转动轴转动后,驱动移动块移动,进而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接触,推动限位板升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轴后,移动块在转动轴上移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发生相对的移动,控制限位板上升,进而使限位板与换热器的底部抵接;或反向转动转动轴,控制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发生相反方向的移动,控制限位板下降,进而避免限位板上升过高,起到了高度调节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远离支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内六角螺栓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六角螺栓孔方便使用者通过扭力扳手转动转动轴,使用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为螺纹连接转动轴和移动块的自锁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锁螺纹避免转动轴在固定位置时,发生自转,避免换热器的底部下压限位板,避免限位板无法支撑换热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换热器拆卸时损坏的换热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换热器支架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沿换热器的高度方向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入槽与第二滚轮或第三滚轮配合,避免换热器在下降过程中发生晃动,避免换热器在拆卸过程中发生倾倒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更换过程中,将换热器底部的管路拆卸,升降机构将限位板上升至与换热器的底部接触,限制换热器向下的沉降;同时通过固定机构保持限位板的高度,将换热器与顶部管路进行拆卸过程中,接触式限位部限制换热器在下落过程中向侧边倾倒;在拆卸过程中,换热器的底部首先与限位板接触,限位板对换热器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换热器掉落至地面上,避免换热器的损伤;本方案在使用和安装的过程中,支架本体可套设在换热器外部,还具有减少外界对换热器的撞击力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支架本体与换热器本体的位置关系;图2是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接触式限位部的结构;图3是实施例1的支撑式限位部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实施例2的接触式限位部的结构;图6是实施例3支撑式限位部的剖视图。图中,1、支架本体;11、放置腔;12、转动轮;2、接触式限位部;21、支杆;22、第一滚轮;23、固定管;24、螺杆;25、第二滚轮;26、滚轮支座;3、支撑式限位部;31、限位板;4、升降机构;41、转动杆;42、第三滚轮;43、转动轴;44、移动块;45、第一斜面;46、第二斜面;47、内六角螺栓孔;48、转动柱;49、升降块;5、固定机构;51、U型杆;6、换热器本体;61、嵌入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式换热器支架及管式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接触式限位部(2)和支撑式限位部(3);所述支架本体(1),内设置有环绕换热器的放置腔(11);所述接触式限位部(2),设于放置腔(11)的侧壁且与换热器的侧壁接触,进而限制换热器沿径向移动;所述支撑式限位部(3),包括升降机构(4)、固定机构(5)和活动连接于放置腔(11)内的限位板(31),所述升降机构(4)设于支架本体(1)上且驱动限位板(31)上升与换热器底部接触,所述固定机构(5)设于支架本体(1)限制升降机构(4)动作,进而保持限位板(3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接触式限位部(2)和支撑式限位部(3);所述支架本体(1),内设置有环绕换热器的放置腔(11);所述接触式限位部(2),设于放置腔(11)的侧壁且与换热器的侧壁接触,进而限制换热器沿径向移动;所述支撑式限位部(3),包括升降机构(4)、固定机构(5)和活动连接于放置腔(11)内的限位板(31),所述升降机构(4)设于支架本体(1)上且驱动限位板(31)上升与换热器底部接触,所述固定机构(5)设于支架本体(1)限制升降机构(4)动作,进而保持限位板(3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限位部(2)包括设置在支架本体(1)上的支杆(21)和套设在支杆(21)上的第一滚轮(22),所述第一滚轮(22)位于放置腔(11)内且与换热器的外侧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限位部(2)包括设置在支架本体(1)上固定管(23)、螺纹连接在固定管(23)内的螺杆(24)、转动连接在螺杆(24)端部的第二滚轮(25),所述螺杆(24)的螺纹为自锁螺纹,所述第二滚轮(25)与螺杆(24)转动连接的方向为第二滚轮(25)绕螺杆(24)圆周方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底部设置供支架本体(1)移动的转动轮(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林张雪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红太阳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