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柔性高通量细胞电融合微电极阵列芯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480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柔性高通量细胞电融合微电极阵列芯片装置,由阵列芯片和融合池组成。阵列芯片以柔性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为基底,下表面通过蚀刻形成交叉梳状阵列化微电极组,电极组由两个相互交叉、互不接触、电气结构上互不连接的梳状微电极阵列电极构成,电极组内部微电极之间的微通道为工作通道;阵列芯片倒扣于融合池上,其上的交叉梳状阵列化微电极组与细胞电融合池相对应,落于细胞电融合池中。该芯片装置具备使用方便,加工方法简单,成本极为低廉,对操作人员及细胞无伤害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发育生物学、药物筛选、单克隆抗体制备、哺乳动物克隆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细胞电融合的装置。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提供细胞电融合的芯片,提供 并产生细胞排队、电致穿孔、融合所需要的电场强度和电场梯度。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细胞电融 合中细胞的精确控制、细胞的高效融合,适用于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发育生物学、 药物筛选、单克隆抗体制备、哺乳动物克隆等领域。
技术介绍
生物细胞通过融合可以形成新的细胞,在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基础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细胞融合技术经历了生物、化学和物理诱导等几个发展阶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 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细胞电融合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于传统的细胞电融合手段,该方 法具有效率较高,操作简便、对细胞无毒害,便于观察,适于仪器应用和规范操作等优点, 该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细胞处于非均匀电场中时,被电场激化形成偶极子,该偶极子在非均匀电场作用力 下发生运动,即介电电泳(dielectrophoresis),利用电介质电泳可以控制细胞的运动,在细 胞电融合过程中,利用电介质电泳现象使细胞排列成串,压紧相互接触的细胞,完成细胞电 融合过程所需的排队和融合后压紧。细胞在强电场作用下,会导致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高通量细胞电融合微电极阵列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芯片装置由阵列芯片和细胞电融合池组成; 所述阵列芯片以柔性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为基底,在柔性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基底上采用柔性印刷电路板加工技术,形成从上至下以镀金层-铜箔层-聚酰亚胺薄膜-铜箔层-镀金层构成的纵向层状结构;在所述结构的下表面通过蚀刻聚酰亚胺薄膜上的铜箔层形成交叉梳状阵列化微电极组,交叉梳状阵列化微电极组由两个相互交叉、互不接触、电气结构上互不连接的梳状微电极阵列电极构成,梳状微电极阵列电极经过孔与芯片上表面蚀刻铜箔层形成的引线相连,经引线上的焊盘焊接引线引入外界电刺激信号;电极组内部微电极之间的微通道为工作通道; 所述细胞电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胡宁郑小林侯文生廖彦剑曹毅夏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