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方便的曲轴铸造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72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加工方便的曲轴铸造件,曲轴由后至前依次为输出端、第一凸轮段、第二凸轮段、齿轮段和轴前端,所述第一凸轮段和第二凸轮段之间通过主轴颈连接,所述齿轮段和第二凸轮段之间衔接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截面为椭圆形,并且过渡段的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增大,过渡段的下部留有加工余量,所述输出端、第一凸轮段、第二凸轮段、齿轮段和轴前端的外表面均留有加工余量,所述第一凸轮段和第二凸轮段圆周方向相互错开180度。本曲柄部件主要是铸造形成的部件,所以为后期的加工留有余量,加工的余量都集中在加工的外部,并且没有细部的夹角,后期的加工方便。

Crank casting parts with convenient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venient processing of casting crankshaft, crankshaft from back to front, followed by the output end, the first sectio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cam cam gear and shaft, between the first section and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e cam cam connected by a spindle neck, a transitio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ear and second the cam sectio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transition section is elliptic, and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transition section of the forward part of the transition section increases gradually, leaving the machining allowanc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output end, the first sectio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cam cam gear and shaft front end were left with the first cam machining allowance section second and section cam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staggered 180 degrees. This crank part is mainly made of casting parts, so there is allowance for later processing. The allowance for machining is concentrated on the outside of processing, and there is no detail angle. Later processing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工方便的曲轴铸造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加工件,具体是一种加工方便的曲轴铸造件。
技术介绍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因此要求曲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通常曲轴为铸造加工,有很好的减震效果,但是目前的工件因为铸造的工艺问题,加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工方便的曲轴铸造件。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曲轴由后至前依次为输出端、第一凸轮段、第二凸轮段、齿轮段和轴前端,所述第一凸轮段和第二凸轮段之间通过主轴颈连接,所述齿轮段和第二凸轮段之间衔接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截面为椭圆形,并且过渡段的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增大,过渡段的下部留有加工余量,所述输出端、第一凸轮段、第二凸轮段、齿轮段和轴前端的外表面均留有加工余量,所述第一凸轮段和第二凸轮段圆周方向相互错开180度。本曲柄部件主要是铸造形成的部件,所以为后期的加工留有余量,加工的余量都集中在加工的外部,并且没有细部的夹角,后期的加工方便,过渡段只起到连接加固的作用,据具体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只在一侧的面上留有余量,在落差大的一面则不留余量,直接加工成型。所述第一凸轮段和第二凸轮段上开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为“凸”字形,两个凸轮段的镂空孔的大小相同,并且以曲轴的中心线对称。在铸造时直接成型,节约材料,节省加工时间。所述轴前端的外缘面开有键槽,键槽的槽型为半圆形。在铸造时直接成型,节约材料,节省加工时间。所述过渡段的下部的加工余量的厚度为2mm,所述输出端、第一凸轮段、第二凸轮段、齿轮段和轴前端的外表面的加工余量为4mm。所述齿轮段具有包含有齿轮、退刀槽和轴套段,并且包含在同一个加工余量段落中。齿轮、退刀槽和轴套段可以一次数控加工成型,所以包含在一个加工余量段落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曲柄部件主要是铸造形成的部件,所以为后期的加工留有余量,加工的余量都集中在加工的外部,并且没有细部的夹角,后期的加工方便,过渡段只起到连接加固的作用,据具体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只在一侧的面上留有余量,在落差大的一面则不留余量,直接加工成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出端,2、第一凸轮段,3、第二凸轮段,4、齿轮段,5、轴前端,6、主轴颈连接,7、过渡段,8、加工余量,9、镂空孔,10、键槽,11、齿轮,12、退刀槽,13轴套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曲轴由后至前依次为输出端1、第一凸轮段2、第二凸轮段3、齿轮段4和轴前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段2和第二凸轮段3之间通过主轴颈连接6,所述齿轮段4和第二凸轮段3之间衔接有过渡段7,所述过渡段7的截面为椭圆形,并且过渡段7的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增大,过渡段7的下部留有加工余量8,所述输出端1、第一凸轮段2、第二凸轮段3、齿轮段4和轴前端5的外表面均留有加工余量8,所述第一凸轮段2和第二凸轮段3圆周方向相互错开180度。所述第一凸轮段2和第二凸轮段3上开有镂空孔9,所述镂空孔9为“凸”字形,两个凸轮段的镂空孔9的大小相同,并且以曲轴的中心线对称。所述轴前端(5)的外缘面开有键槽10,键槽10的槽型为半圆形。所述过渡段7的下部的加工余量8的厚度为2mm,所述输出端1、第一凸轮段2、第二凸轮段3、齿轮段4和轴前端5的外表面的加工余量8为4mm所述齿轮段4具有包含有齿轮11、退刀槽12和轴套段13,并且包含在同一个加工余量段落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工方便的曲轴铸造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方便的曲轴铸造件,曲轴由后至前依次为输出端(1)、第一凸轮段(2)、第二凸轮段(3)、齿轮段(4)和轴前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段(2)和第二凸轮段(3)之间通过主轴颈连接(6),所述齿轮段(4)和第二凸轮段(3)之间衔接有过渡段(7),所述过渡段(7)的截面为椭圆形,并且过渡段(7)的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增大,过渡段(7)的下部留有加工余量(8),所述输出端(1)、第一凸轮段(2)、第二凸轮段(3)、齿轮段(4)和轴前端(5)的外表面均留有加工余量(8),所述第一凸轮段(2)和第二凸轮段(3)圆周方向相互错开18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方便的曲轴铸造件,曲轴由后至前依次为输出端(1)、第一凸轮段(2)、第二凸轮段(3)、齿轮段(4)和轴前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段(2)和第二凸轮段(3)之间通过主轴颈连接(6),所述齿轮段(4)和第二凸轮段(3)之间衔接有过渡段(7),所述过渡段(7)的截面为椭圆形,并且过渡段(7)的截面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增大,过渡段(7)的下部留有加工余量(8),所述输出端(1)、第一凸轮段(2)、第二凸轮段(3)、齿轮段(4)和轴前端(5)的外表面均留有加工余量(8),所述第一凸轮段(2)和第二凸轮段(3)圆周方向相互错开18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便的曲轴铸造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段(2)和第二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仲华钱根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鼎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