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460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间隔连通有支流管,所述支流管的出水口靠近缸套铸造坯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多缸套铸造坯件同步冷却用换热冷却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冷却时间短、冷却效果好的技术效果。

A cylinder liner casting blank of heat exchang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ylinder casting blank of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conveyor, the conveyor is used to transport the cylinder casting blank, the conveyor is provided with water, the water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terval of branch pipe, a water outlet of the branch pipe near the cylinder liner casting blank.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multi cylinder casting blank simultaneous cooling heat exchanger used in cool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has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small area, short cooling time and good coo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缸套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缸套作为发动机主要配附件之一,是发动机A级关键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排放、噪音等技术要求。缸套为筒形结构,在铸件凝固过程中由于内壁无法散热,铸件最后凝固位置靠近铸件内壁一侧,精加工后缸套内壁容易出现疏松、硬相分布不均等铸造缺陷,降低了缸套的耐磨性,因此在铸造后需要对缸套进行冷却处理。传统的冷却方式多为风冷,为保证冷却效果以及加工工序的连续性,需要加长冷却线以延长缸套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此方式设备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冷却成本高。而若采用水冷,则刚从中频炉中铸造出来的铸坯件突然遇水,会导致其应力过大,影响铸件的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冷却时间短、冷却效果好的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间隔连通有支流管,所述支流管的出水口靠近缸套铸造坯件。优选地,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缸套铸造坯件运输的方向平行;在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料槽两侧转动连接,且所述滚轴由电机驱动。优选地,每一个滚轴配置一个电机,所有电机同步转动。优选地,位于输送起始位置的滚轴配置一个电机,所有滚轴通过皮带连接。优选地,在所述滚轴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外径从中间区域至两端逐渐增大,形成中间较窄、两端较阔的双圆台结构。优选地,所述水管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水管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导料槽的内壁上。优选地,在所述导料槽的两个侧壁上均开通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与所述导料槽连通。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多缸套铸造坯件同步冷却用换热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所述述输送台上设置有多个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缸套铸造坯件运输的方向平行;在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一端与所述输送台的一个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滚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多个所述导料槽与所述输送台的另一个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滚轴由电机驱动。优选地,所述滚轴与所述输送台的侧壁、滚轴与所述导料槽的侧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连接。优选地,所述轴承为防水轴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从中频炉中铸造出来的缸套铸造坯件输送至输送台上,通过泵等抽水装置向水管中通入冷却水如地下水、井水等,水从支流管的出水口流出,带走缸套铸造坯件表面的热量,实现热量的交换。由于从支流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只是靠近缸套铸造坯件的表面,并不与缸套铸造坯件接触,故大大地降低了缸套铸造坯件因极速与水接触,导致应力增大的现象。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设置为外露装置,缸套铸造坯件在与冷水进行进行热交换的同时,仍然同时进行空冷作用,双重冷却,极大提高冷却效率。进一步,水管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水管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导料槽的内壁上。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在导料槽的内壁开设槽,将水管嵌入至槽中。紧固件可以是线卡子,或者其他现有技术。进一步,本专利技术限位件可以套设在滚轴上,再通过螺栓等紧固在滚轴上或者直接焊接在滚轴上。中间较窄、两端较阔的双圆台结构的限位件的设置,使得缸套铸造坯件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位于限位件的中间位置,防止缸套铸造坯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跑偏的现象。进一步,一个导水孔进水、一个导水孔出水,保证导料槽内的水位始终在一定的高度。防止水位过高,淹没缸套铸造坯件。另外,导料槽底部始终有冷却水的流入,能对缸套铸造坯件的底部进行热交换,加大热交换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多缸套铸造坯件同步冷却用换热冷却装置,通过一根滚轴即可连通多个导料槽,现实多个缸套铸造坯件同步冷却。简化了设备的结构,提高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缸套铸造坯件9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台11,输送台11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9,输送台11上设置有水管12,水管12间隔连通有支流管13,支流管13的出水口靠近缸套铸造坯件9。本专利技术将从中频炉中铸造出来的缸套铸造坯件9输送至输送台11上,通过泵等抽水装置向水管12中通入冷却水如地下水、井水等,水从支流管13的出水口流出,带走缸套铸造坯件9表面的热量,实现热量的交换。由于从支流管13的出水口流出的水只是靠近缸套铸造坯件9的表面,并不与缸套铸造坯件9接触,故大大地降低了缸套铸造坯件9因极速与水接触,导致应力增大的现象。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设置为外露装置,缸套铸造坯件9在与冷水进行进行热交换的同时,仍然同时进行空冷作用,双重冷却,极大提高冷却效率。在有些实施例中,输送台11上设置有导料槽15,导料槽15的导向方向与缸套铸造坯件9运输的方向平行。在导料槽15的导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滚轴14,滚轴14的两端分别与导料槽15两侧转动连接,且滚轴14由电机16驱动。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16转动,带动滚轴14转动,滚轴14转动带动置于滚轴14上的缸套铸造坯件9传输。缸套铸造坯件9一边传输,一边受到冷水的冷却,这种平稳、平缓的冷却方式,不会对缸套铸造坯件9的物性造成影响,同时,具有高的冷却效率。在有些实施例中,每一个滚轴14配置一个电机16,所有电机16同步转动。在有些实施例中,位于输送起始位置的滚轴14配置一个电机16,所有滚轴14通过皮带连接。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滚轴14上设置有限位件17,限位件17的外径从中间区域至两端逐渐增大,形成中间较窄、两端较阔的双圆台结构。本专利技术限位件17可以套设在滚轴14上,再通过螺栓等紧固在滚轴14上或者直接焊接在滚轴14上。中间较窄、两端较阔的双圆台结构的限位件17的设置,使得缸套铸造坯件9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位于限位件17的中间位置,防止缸套铸造坯件9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跑偏的现象。在有些实施例中,水管12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水管12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导料槽15的内壁上。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在导料槽15的内壁开设槽,将水管12嵌入至槽中。紧固件可以是线卡子,或者其他现有技术。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导料槽15的两个侧壁上均开通有导水孔18,导水孔18与导料槽15连通。一个导水孔18进水、另一个导水孔18出水,保证导料槽15内的水位始终在一定的高度。防止水位过高,淹没缸套铸造坯件9。另外,导料槽15底部始终有冷却水的流入,能对缸套铸造坯件9的底部进行热交换,加大热交换的效果。实施例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多缸套铸造坯件9同步冷却用换热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台11,输送台11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9。述输送台11上设置有多个导料槽15,导料槽15的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间隔连通有支流管,所述支流管的出水口靠近缸套铸造坯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用以运输缸套铸造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间隔连通有支流管,所述支流管的出水口靠近缸套铸造坯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缸套铸造坯件运输的方向平行;在所述导料槽的导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料槽两侧转动连接,且所述滚轴由电机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滚轴配置一个电机,所有电机同步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输送起始位置的滚轴配置一个电机,所有滚轴通过皮带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套铸造坯件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轴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外径从中间区域至两端逐渐增大,形成中间较窄、两端较阔的双圆台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套铸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