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压缩比装置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457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压缩比装置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该可变压缩比装置包括活塞、连杆、摆杆、旋转杆、偏心结构及曲轴,其中,所述摆杆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连杆的一端绕第一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活塞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绕第二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旋转杆的一端绕第三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绕第四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曲轴的曲柄销上,所述偏心结构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变压缩比装置,通过重量较轻的摆杆及旋转杆代替了现有的体积、重量较大的三角块结构形式的下连杆,使得整个可压缩比装置的运动质量较小。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device and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and a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with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device comprises a piston, connecting rod, a swing rod, a rotary rod, and crankshaft eccentric structure, wherein, the pendulum ro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a three connecting part, one end the connecting rod rotates about a first axis of rotation is hinged on the pisto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around the second hi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rotatable around a third axis hi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rotating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around the fourth. The crank pin of the crankshaft, the eccentric structure is hinged on the third connecting part. The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takes the place of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with larger volume and larger weight in the form of the lower weigh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rotating bar, so that the motion quality of the whole compressible device is sma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压缩比装置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压缩比装置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技术介绍
传统发动机的压缩比为固定值,发动机运转过程不可以变化。在汽车发动机全工况运行时,固定的压缩比无法兼顾高负荷动力性和低负荷经济性。为此,部分厂家设计出了具有可变压缩比装置的发动机。具有可变压缩比装置的发动机可以兼顾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即,在高负荷区域采用小压缩比以提升发动机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而在低负荷区域采用大压缩比以提高低负荷区域燃油经济性。现有的一种可变压缩比装置,包括:上连杆,其经由活塞销与活塞连接;下连杆,其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曲轴的曲柄销上,且经由第一连接销而能够摆动地与上连杆连接;控制连杆,其一端经由第二连接销而能够摆动地与下连杆连接;以及控制轴,其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气缸体上,且具备自由摆动地支撑上述控制连杆的偏心轴。在上述的可变压缩比装置中,通常采用电动致动器、液压致动器及气压致动器来驱动控制轴转动以此改变控制轴的转动位置,控制轴的转动位置发生改变之后,对应地控制连杆、下连杆及上连杆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活塞上止点与下止点的位置,实现发动机压缩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变压缩比装置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压缩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连杆、摆杆、旋转杆、曲轴及用于通过改变自身转动位置而实现改变发动机压缩比的偏心结构,其中,所述摆杆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连杆的一端绕第一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活塞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绕第二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旋转杆的一端绕第三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绕第四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曲轴的曲柄销上,所述偏心结构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所述偏心结构与第三连接部的铰接中轴线为第五转动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压缩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连杆、摆杆、旋转杆、曲轴及用于通过改变自身转动位置而实现改变发动机压缩比的偏心结构,其中,所述摆杆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连杆的一端绕第一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活塞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绕第二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旋转杆的一端绕第三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绕第四转动轴线铰接在所述曲轴的曲柄销上,所述偏心结构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所述偏心结构与第三连接部的铰接中轴线为第五转动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活塞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上下往复运动时,所述连杆被驱动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相对气缸中心线左右来回摆动并形成一转摆夹角,所述摆杆被驱动绕所述第五转动轴线上下来回摆动并形成一扇形转摆区域,所述曲柄销被旋转杆驱动绕所述曲轴的转动轴线持续旋转以带动所述曲轴持续旋转并形成一闭环圆周运动轨迹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压缩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转摆区域的扇形角为30-90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压缩比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活塞运动至下止点位置时,所述转摆夹角小于或等于2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结构为偏心轴,所述偏心轴包括控制轴及一体形成或固定连接在所述控制轴上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相对所述控制轴偏心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形成为以所述第五转动轴线为中轴线的轴套,所述偏心轮铰接在所述轴套内,所述第五转动轴线与所述偏心轮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控制轴的两端铰接在发动机的气缸体上,以使得所述控制轴及偏心轮绕一位置固定不变的第六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六转动轴线与控制轴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转动轴线、第二转动轴线、第三转动轴线、第四转动轴线、第五转动轴线及第六转动轴线平行;通过驱动所述控制轴绕第六转动轴线转动来连续地改变所述偏心轴的转动位置,以此连续地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思聪练海年刘巨江占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