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液晶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52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液晶模组结构,包含液晶玻璃、膜片、玻璃导光板、反射片、U型胶带及双面胶带,液晶玻璃与玻璃导光板的出光面通过双面胶带相粘接并形成一个容置空腔,膜片置于容置空腔内,膜片、反射片、液晶玻璃和玻璃导光板再由U型胶带粘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薄液晶模组结构,无需中框和背板等零件,且减薄了液晶模组的整体厚度,同时还可以满足显示效果,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效果可靠、便于存放及管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液晶模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模块
,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液晶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液晶模组主要包括:中框、双面胶带、液晶玻璃、膜片、导光板、反射片、背板、遮光胶带、及螺钉,具体为将中框和背板通过螺钉紧固构成液晶电视的外观件和结构腔体,再将光学部分组件如反射片、导光板、膜片和液晶玻璃置于该结构腔体内,从而为液晶电视提供背光和显示。而在液晶模组设计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液晶模组的主观光学效果进行评定,确认液晶模组的主观效果就需要点亮液晶屏幕来进行确认,而传统的液晶模组需要各种结构件如背板、中框等支撑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液晶模组,导致研发人员对液晶模组的主观光学效果进行评定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背板和中框的装配,且装配过程中对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导致装配工作更加耗费时间。由此可知,传统的液晶模组存在结构零部件较多、装配复杂、不易拆装的问题,导致装配过程对研发人员来说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不利于控制成本及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中框和背板等零件的超薄液晶模组结构,且厚度较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存放及管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薄液晶模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液晶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液晶玻璃(3)、膜片(4)、玻璃导光板(5)、反射片(6)、U型胶带(1)及双面胶带(2);所述双面胶带(2)具有一定的厚度,且所述双面胶带(2)的厚度大于所述膜片(4)的厚度;所述玻璃导光板(5)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反射片(6)与所述玻璃导光板(5)的入光面相贴合,所述液晶玻璃(3)位于所述玻璃导光板(5)的出光面的一侧,且所述液晶玻璃(3)与玻璃导光板(5)的出光面通过双面胶带(2)相粘接;所述液晶玻璃(3)和所述玻璃导光板(5)粘接后形成一个容置空腔,所述膜片(4)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U型胶带(1)具有U型粘接槽,所述U型粘接槽内涂覆有粘接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液晶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液晶玻璃(3)、膜片(4)、玻璃导光板(5)、反射片(6)、U型胶带(1)及双面胶带(2);所述双面胶带(2)具有一定的厚度,且所述双面胶带(2)的厚度大于所述膜片(4)的厚度;所述玻璃导光板(5)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反射片(6)与所述玻璃导光板(5)的入光面相贴合,所述液晶玻璃(3)位于所述玻璃导光板(5)的出光面的一侧,且所述液晶玻璃(3)与玻璃导光板(5)的出光面通过双面胶带(2)相粘接;所述液晶玻璃(3)和所述玻璃导光板(5)粘接后形成一个容置空腔,所述膜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淼汤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