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全伟专利>正文

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87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筋连接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到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包括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第一组箍筋包括第一箍筋和第二箍筋,第二组箍筋包括第三箍筋和第四箍筋,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相对面左右两端各设置有弹簧,弹簧内部均穿插有螺栓,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相对面上均设置有横筋和立筋,横筋和立筋垂直设置,围绕第一组箍筋中的第二箍筋和第二组箍筋中的第四箍筋设置有若干连接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对于缝隙较小的连接结构部位部分钢筋安装不便的问题,减轻了连接结构处钢筋搭接的密集程度,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了工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
本技术涉及到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筋连接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到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
技术介绍
目前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需要人为的预留缝隙,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缝隙处进行处理,例如,对于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的钢筋对接,因为两端钢筋是断开的,目前对接方法均采用比较原始的帮条焊接,造成接头处都汇集到一起,会造成混凝土施工时浇灌不进去,振捣不密实等情况,形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并且根据不同工程对于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的缝隙会有不同的大小,对于相对宽度较小的接头结构处,部分钢筋安装时会比较困难。另外,随着工程行业的发展,路桥市政及其它的大型工程施工高度越来越高,对于现场钢筋安装工人来说长时间进行登高作业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解决接头结构处部分钢筋安装困难以及接头处钢筋密集造成的混凝土浇注不到位、振捣不密实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包括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第一组箍筋包括第一箍筋和第二箍筋,第二组箍筋包括第三箍筋和第四箍筋,第一箍筋裹于第二箍筋外侧,且第一箍筋与第二箍筋留有间隙,第一箍筋与第二箍筋通过支架连接,第三箍筋裹于第四箍筋外侧,且第三箍筋与第四箍筋留有间隙,第三箍筋与第四箍筋通过支架连接,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平行设置,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相对面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四弹簧,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四弹簧分别垂直于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围绕第一组箍筋中的第二箍筋和第二组箍筋中的第四箍筋内侧设置有若干连接钢筋,连接钢筋垂直与第二箍筋和第四箍筋并且通过扎丝绑扎,连接钢筋伸出第二箍筋与第四箍筋,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相对面上横向紧贴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中间各设置一根横筋,横筋伸出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相对面上纵向紧贴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各设置有若干立筋,立筋伸出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具体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四弹簧内部分别穿插有与之配套的螺栓,每个螺栓均设置有与之配套的螺母。具体的,第一箍筋、第二箍筋、第三箍筋、第四箍筋各个接头处均设置有不小于90°的弯钩,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具体的,第一箍筋、第二箍筋、第三箍筋、第四箍筋、横筋、立筋、连接钢筋相连接的部位均为扎丝绑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对于缝隙较小的连接结构部位部分钢筋安装不便的问题,减轻了连接结构处钢筋搭接的密集程度,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了工程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附图中的各结构名称为:1、第一箍筋,2、第二箍筋,3、第三箍筋,4、第四箍筋,5、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第三弹簧,8、第四弹簧,9、连接钢筋,10、立筋,11、横筋,12、支架,13、弯钩,14、螺栓,1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包括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第一组箍筋包括第一箍筋1和第二箍筋2,第二组箍筋包括第三箍筋3和第四箍筋4,第一箍筋1裹于第二箍筋2外侧,且第一箍筋1与第二箍筋2留有间隙,第一箍筋1与第二箍筋2通过支架12连接,第三箍筋3裹于第四箍筋4外侧,且第三箍筋3与第四箍筋4留有间隙,第三箍筋3与第四箍筋4通过支架12连接,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平行设置,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相对面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分别垂直于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围绕第一组箍筋中的第二箍筋2和第二组箍筋中的第四箍筋4内侧设置有若干连接钢筋9,连接钢筋9垂直与第二箍筋2和第四箍筋4并且通过扎丝绑扎,连接钢筋9伸出第二箍筋2与第四箍筋4,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相对面上横向紧贴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中间各设置一根横筋11,横筋11伸出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相对面上纵向紧贴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各设置有若干立筋10,立筋10伸出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如图1所示,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内部分别穿插有与之配套的螺栓14,每个螺栓14均设置有与之配套的螺母15。如图1所示,第一箍筋1、第二箍筋2、第三箍筋3、第四箍筋4各个接头处均设置有不小于90°的弯钩13,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优选的,第一箍筋1、第二箍筋2、第三箍筋3、第四箍筋4、横筋11、立筋10、连接钢筋9相连接的部位均为扎丝绑扎,绑扎分初期绑扎和二次固定,初期绑扎方便对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二次固定能提高钢筋骨架整体性。同时拧紧与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配套螺栓14上的螺母15,使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之间的平行距离减少,方便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的安装,待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放置到相符合的位置时,同时拧松与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配套螺栓14上的螺母15,在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的作用下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之间的平行距离增加,待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之间的距离满足钢筋搭接要求时停止拧松螺母15,也可拧紧左侧两个螺栓14上的螺母15,右侧两个螺栓14上的螺母15保持不变,使左侧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之间的平行距离减少,右侧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变,待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位置符合要求后通过扎丝对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结构进行二次固定,对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结构端部预留钢筋与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外露的连接钢筋9、横筋10、立筋11进行焊接,待对第一组箍筋、第二组箍筋、连接钢筋9、横筋10、立筋11固定完成后拧下螺母15然后取下螺栓14,此方法在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又能保证连接处钢筋混凝土质量,方便施工,适应各种接头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第一组箍筋包括第一箍筋(1)和第二箍筋(2),第二组箍筋包括第三箍筋(3)和第四箍筋(4),第一箍筋(1)裹于第二箍筋(2)外侧,且第一箍筋(1)与第二箍筋(2)留有间隙,第一箍筋(1)与第二箍筋(2)通过支架(12)连接,第三箍筋(3)裹于第四箍筋(4)外侧,且第三箍筋(3)与第四箍筋(4)留有间隙,第三箍筋(3)与第四箍筋(4)通过支架(12)连接,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平行设置,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相对面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分别垂直于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围绕第一组箍筋中的第二箍筋(2)和第二组箍筋中的第四箍筋(4)内侧设置有若干连接钢筋(9),连接钢筋(9)垂直于第二箍筋(2)和第四箍筋(4)并且通过扎丝绑扎,连接钢筋(9)伸出第二箍筋(2)与第四箍筋(4),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相对面上横向紧贴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中间各设置一根横筋(11),横筋(11)伸出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相对面上纵向紧贴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筋各设置有若干立筋(10),立筋(10)伸出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第一组箍筋包括第一箍筋(1)和第二箍筋(2),第二组箍筋包括第三箍筋(3)和第四箍筋(4),第一箍筋(1)裹于第二箍筋(2)外侧,且第一箍筋(1)与第二箍筋(2)留有间隙,第一箍筋(1)与第二箍筋(2)通过支架(12)连接,第三箍筋(3)裹于第四箍筋(4)外侧,且第三箍筋(3)与第四箍筋(4)留有间隙,第三箍筋(3)与第四箍筋(4)通过支架(12)连接,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平行设置,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相对面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第四弹簧(8)分别垂直于第一组箍筋和第二组箍筋,围绕第一组箍筋中的第二箍筋(2)和第二组箍筋中的第四箍筋(4)内侧设置有若干连接钢筋(9),连接钢筋(9)垂直于第二箍筋(2)和第四箍筋(4)并且通过扎丝绑扎,连接钢筋(9)伸出第二箍筋(2)与第四箍筋(4),第一组箍筋与第二组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全伟齐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葛全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