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开洞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开洞的加固
,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强开洞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期及后期改造加固工作中,由于附加设备管道等问题,经常需要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开洞。开洞后洞口周边混凝土的主拉应力及剪应力将大幅增加,并在洞口处呈现应力集中,洞口附近混凝土局部稳定性将明显下降。现有技术中的加固措施分建设期的预留洞加固及使用期的后开洞加固。建设期预留洞加固,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加固构件预埋在梁内。常见做法是在洞口处放置钢套管,并在钢套管周边布置加强钢板或者法兰或者补强筋。钢套管周边布置加强钢板的结构如图1(公开专利:CN204754280U)所示,强钢板截面呈T形,且由设于混凝土立柱内的翼缘及设于垂直于立柱的开洞梁内的腹板构成,所述钢套管穿套在开洞梁的孔洞内,钢套管垂直贯穿腹板并焊接固定,腹板两侧对称设有与其垂直的复数个栓钉。钢套管周边法兰的加固方法是将法兰套在钢套管上。采用补强钢筋的做法如图2和图3所示。图2的做法是预留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腹部开设的洞口位置,在洞口周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开洞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护套筒,所述护套筒穿设在开洞钢筋混凝土梁的孔洞内,护套筒的外壁与孔洞内壁贴合固定设置,所述护套筒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该开洞钢筋混凝土梁用的混凝土的1.4‑2.5倍,泊松比为0.2‑0.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开洞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护套筒,所述护套筒穿设在开洞钢筋混凝土梁的孔洞内,护套筒的外壁与孔洞内壁贴合固定设置,所述护套筒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该开洞钢筋混凝土梁用的混凝土的1.4-2.5倍,泊松比为0.2-0.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开洞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筒的长度与开洞钢筋混凝土梁的梁宽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开洞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筒由铝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开洞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筒为圆管状,护套筒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开洞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该开洞钢筋混凝土梁用的混凝土的1.4-2.5倍,泊松比为0.2-0.46,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套,所述第一固定管套内壁设有与护套筒外壁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固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