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智能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75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智能停车场,包括可伸缩的中心主轴、圆形的承车装置和多层水平设置的圆环形的地下停车坪;其中,多层所述地下停车坪沿竖直方向同轴间隔设于地下,并且,相邻所述地下停车坪的中心圆孔相连通以形成一个纵向的天井,所述中心主轴沿所述天井自上而下依次贯穿多层所述地下停车坪;所述中心主轴上连接有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能够驱动所述中心主轴伸展、收缩和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承车装置水平固定在所述中心主轴上,以使得所述承车装置能够跟随所述中心主轴于所述天井内运动。占地空间较小,并且停车过程全部自动化,很好的解决了当前停车位紧张和停车不便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停车过程的安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智能停车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场
,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智能停车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拥有私人车越来越多,车位也越来越紧张,特别在我国土地资源高度和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由于停车设施不足,配置不合理,车位利用率较低,停车较为繁琐,给车主带来了较多的烦恼,此外,多数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寻找车位十分费时费力,给汽车驾驶员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操控智能、节省车辆停放占地空间、省时省力,节约能源的地下智能停车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智能停车场,该地下智能停车场占地空间较小,并且停车过程全部自动化,很好的解决了当前停车位紧张和停车不便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停车过程的安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智能停车场,包括可伸缩的中心主轴、圆形的承车装置和多层水平设置的圆环形的地下停车坪;其中,多层地下停车坪沿竖直方向同轴间隔设于地下,并且,相邻地下停车坪的中心圆孔相连通以形成一个纵向的天井,中心主轴沿天井自上而下依次贯穿多层地下停车坪;中心主轴上连接有驱动设备,驱动设备能够驱动中心主轴伸展、收缩和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承车装置水平固定在中心主轴上,以使得承车装置能够跟随中心主轴于天井内运动。优选地,承车装置上设有车辆传送轨道、车轮固定装置、车辆位置检测系统和报警装置,其中,两条车辆传送轨道沿平行于承车装置直径的方向设置,车轮固定装置分别安装在车辆传送轨道的表面;车辆位置检测系统安装在车轮固定装置上,并且与报警装置相电连。优选地,地下停车坪自中心圆孔向外还依次设有环形的内侧停车位和环形的外侧停车位,内侧停车位的用户车辆车头朝向承车装置停放。优选地,地下智能停车场还包括AGV智能运输车和轨道上布设有导向磁钉的AGV运输轨道;其中,AGV运输轨道为圆环形,设置在外侧停车位上以将外侧停车位分割成内外两部分,并且,AGV运输轨道、内侧停车位、外侧停车位、承车装置、中心主轴以及地下停车坪同轴设置;AGV智能运输车设置在AGV运输轨道上并绕周向往复运动,外侧停车位的内外两部分上的用户车辆车头分别朝向AGV运输轨道停放。优选地,AGV智能运输车包括AGV车辆承托平台、运输车底盘和连接在二者之间的AGV车辆升降装置。优选地,地下智能停车场还包括地面防护装置,地面防护装置罩设在天井上方并通设有可封闭的进出口,天井边缘至进出口铺设有供驾驶员行走和车辆行驶的通道。优选地,进出口上设有安全门和安全栏杆,其中,安全门上安装有用于停车计费和激活停车取车操作的智能打卡装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使用承车装置承载用户车辆,其底端中部与中心主轴牢固连接,可以随中心主轴的升降而升降,并可绕中心主轴360度旋转;中心主轴位于整个地下立体停车场的中心位置,其顶端与承车装置的底部牢固连接,可以通过液压或电力驱动自由升降,用于运送承车装置;地面防护装置为停车场的安全设施,主要用于防止车辆和行人随意进入停车场;地下停车场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部分,建在地下,可以有多层停车场,以便更高效的利用土地;智能打卡装置设于地面防护装置的两个入口处,用于车辆计费和整个装置的自动控制;AGV智能运输车置于每层地下停车坪,用于将车辆运送至指定车位。由此可见,该地下智能停车场占地空间较小,并且停车过程全部自动化,很好的解决了当前停车位紧张和停车不便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停车过程的安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地下智能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地面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承车装置和地面防护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地下停车坪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AGV智能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承车装置2-中心主轴3-地面防护装置4-地下停车坪5-内侧停车位6-外侧停车位7-智能打卡装置8-安全栏杆9-车辆传送轨道10-车轮固定装置11-AGV运输轨道12-AGV智能运输车13-用户车辆14-AGV车辆承托平台15-AGV车辆升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智能停车场,包括可伸缩的中心主轴2、圆形的承车装置1和多层水平设置的圆环形的地下停车坪4;其中,多层地下停车坪4沿竖直方向同轴间隔设于地下,并且,相邻地下停车坪4的中心圆孔相连通以形成一个纵向的天井,中心主轴2沿天井自上而下依次贯穿多层地下停车坪4;中心主轴2上连接有驱动设备,驱动设备能够驱动中心主轴2伸展、收缩和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承车装置1水平固定在中心主轴2上,以使得承车装置1能够跟随中心主轴2于天井内运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承车装置1用于承载用户车辆,其底端中部与中心主轴2牢固连接,可以随中心主轴2的升降而升降,并可绕中心主轴360度旋转;中心主轴2位于整个地下立体停车场的中心位置,其顶端与承车装置1的底部牢固连接,可以通过液压或电力驱动自由升降,用于运送承车装置2;地面防护装置3为停车场的安全设施,主要用于防止车辆和行人随意进入停车场;地下停车场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部分,建在地下,可以有多层地下停车坪4,以便更高效的利用土地;智能打卡装置7设于地面防护装置3的两个入口处,用于车辆计费和整个装置的自动控制;AGV智能运输车12置于每个地下停车场,用于将车辆运送至指定车位。地面防护装置3为一圆形或方形立体建筑,中间为承车装置1的运行通道,四周封闭且内侧设有供驾驶员步行的人行通道;两侧设有车辆的进出口,进出口处由近及远依次设有安全防护门、进出口安全栏杆8和智能打卡装置7。承车装置1上设有车辆传送轨道9、车轮固定装置10、车辆位置检测系统、报警装置,当车辆到达承车装置1上的指定位置后,承车装置1上的车辆位置检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到位后,将启动报警装置提醒驾驶员,待驾驶员下车走出地面防护装置并在智能打卡装置7刷卡后,承车圆盘装置1启动车轮固定装置10固定车辆并通过中心主轴2的升降将车辆运抵指定的地下停车坪4。地下停车坪4设有多层,每层地下停车坪4的中心位置为供承车装置1上下运行的天井,紧靠天井四周的停车位为内侧停车场5,其他部分为外侧停车场6;内侧停车场5的停车位可通过承车装置1直接将车辆运送过来,外侧停车场6的停车位可通过AGV智能运输车12将车辆运送过来;停车位之间设有供AGV智能运输车行驶的AGV运输轨道12,过道上布有导向磁钉。智能打卡装置7为整个停车场的控制装置,用户可以在此处领取具有ID编号的停车卡,取卡的过程中系统为停车卡持有者自动分配一个车位,同时开启安全防护门和安全栏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下智能停车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的中心主轴(2)、圆形的承车装置(1)和多层水平设置的圆环形的地下停车坪(4);其中,多层所述地下停车坪(4)沿竖直方向同轴间隔设于地下,并且,相邻所述地下停车坪(4)的中心圆孔相连通以形成一个纵向的天井,所述中心主轴(2)沿所述天井自上而下依次贯穿多层所述地下停车坪(4);所述中心主轴(2)上连接有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能够驱动所述中心主轴(2)伸展、收缩和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承车装置(1)水平固定在所述中心主轴(2)上,以使得所述承车装置(1)能够跟随所述中心主轴(2)于所述天井内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的中心主轴(2)、圆形的承车装置(1)和多层水平设置的圆环形的地下停车坪(4);其中,多层所述地下停车坪(4)沿竖直方向同轴间隔设于地下,并且,相邻所述地下停车坪(4)的中心圆孔相连通以形成一个纵向的天井,所述中心主轴(2)沿所述天井自上而下依次贯穿多层所述地下停车坪(4);所述中心主轴(2)上连接有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能够驱动所述中心主轴(2)伸展、收缩和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承车装置(1)水平固定在所述中心主轴(2)上,以使得所述承车装置(1)能够跟随所述中心主轴(2)于所述天井内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车装置(1)上设有车辆传送轨道(9)、车轮固定装置(10)、车辆位置检测系统和报警装置,其中,两条所述车辆传送轨道(9)沿平行于所述承车装置(1)直径的方向设置,所述车轮固定装置(10)分别安装在所述车辆传送轨道(9)的表面;所述车辆位置检测系统安装在所述车轮固定装置(10)上,并且与所述报警装置相电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停车坪(4)自所述中心圆孔向外还依次设有环形的内侧停车位(5)和环形的外侧停车位(6),所述内侧停车位(5)的用户车辆(13)车头朝向所述承车装置(1)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景萍张根莉杨阳卢世生钱坤郑嘉玮张静峰程敏汪燕枝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