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268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还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和排渣管,所述反应器壳体由反应器顶盖、反应器侧壁和反应器底盖构成,反应器侧壁构成圆柱状,反应器顶盖中间向上拱起固定在反应器侧壁上端上,反应器底盖为倒锥状固定在反应器侧壁下端,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通过反应器侧壁进入到反应器壳体内,所述进料管位于出料管的下方,所述排渣管通过反应器底盖进入到反应器壳体内;通过本技术方案,能使物料稳定均匀的和微生物接触,增进反应效率,使反应器内物料出料均匀,保证反应器内物料的有效停留时间,有效的解决了反应器的沉渣排放问题,使反应器内部总是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体厌氧反应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厌氧作为消化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是一项被普遍采用的成熟垃圾处理工艺,从欧洲各工程投产、建设时间来分析可以发现,欧洲处理有机垃圾的发展方向是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在2000年以后有数量可观的厌氧消化工程陆续投入使用,处理规模也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从分布来看,20世纪只有德国等少数国家大量使用固体厌氧消化工艺,而进入21世纪后,法国、西班牙、瑞士、加拿大、比利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都开始普遍采用固体厌氧消化工艺,固体厌氧消化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因其含固率高,进料有机质含量不稳定,进料含砂量较大,因此容易导致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和出料布置不均匀,从而造成有机质的停留时间及处理效果达不到保证,并且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固体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会有大量的沉渣,沉砂不易急时排除,从而导致固体厌氧反应器不能连续正常运行,甚至严重时需停机将固体厌氧反应器内部清空,才能彻底清除沉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通过本技术方案,能有效解决传统进料出料方式导致的进料出料布置不均匀问题,使物料稳定均匀的和微生物接触,增进反应效率,物料均匀出料,确保反应器内物料的有效停留时间,定时定期排渣,使反应器内部一直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还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和排渣管,所述反应器壳体由反应器顶盖、反应器侧壁和反应器底盖构成,反应器侧壁构成圆柱状,反应器顶盖中间向上拱起固定在反应器侧壁上端上,反应器底盖为倒锥状固定在反应器侧壁下端,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通过反应器侧壁进入到反应器壳体内,所述进料管位于出料管的下方,所述排渣管通过反应器底盖进入到反应器壳体内。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环形布料管和环形集料管,所述环形布料管和环形集料管分别与所对应的进料管和出料管在同一水平面上,环形布料管和环形集料管分别与所对应的进料管和出料管相连通,在环形布料管和环形集料管上分别设置有布料口和集料口。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数个布料口分别设置在环形布料管的内侧圆弧面和外侧圆弧面上;数个集料口设置在环形集料管的下侧圆弧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进料和出料方式导致的进料出料布置不均匀问题,能使物料稳定均匀的和微生物接触,增进反应效率,使反应器内物料出料均匀,保证反应器内物料的有效停留时间,有效的解决了反应器的沉渣排放问题,使反应器内部总是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环形布料管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环形布料管的右左两侧表面布料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环形集料管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环形集料管的下侧表面集料口示意图。图中,1反应器壳体、2进料管、3出料管、4排渣管、5反应器顶盖、6反应器侧壁、7反应器底盖、8环形布料管、9环形集料管、10布料口、11集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涉及的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1,还包括进料管2、出料管3和排渣管4,所述反应器壳体1由反应器顶盖5、反应器侧壁6和反应器底盖7构成,反应器侧壁6构成圆柱状,反应器顶盖5中间向上拱起固定在反应器侧壁上端上,反应器底盖7为倒锥状固定在反应器6侧壁下端,所述进料管2和出料管3分别通过反应器侧壁6进入到反应器壳体1内,所述进料管2位于出料管3的下方,所述排渣管4通过反应器底盖7进入到反应器壳体1内。作为进一步实施例,还包括环形布料管8和环形集料管9,所述环形布料管8和环形集料管9分别与所对应的进料管2和出料管3在同一水平面上,环形布料管8和环形集料管9分别与所对应的进料管2和出料管3相连通,在环形布料管8和环形集料管9上分别设置有布料口10和集料口11。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数个布料口10分别设置在环形布料管8的内侧圆弧面和外侧圆弧面上;数个集料口11设置在环形集料管9的下侧圆弧面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进料管2、出料管3、环形布料管8和环形集料管9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进料管2和出料管3分别通过焊接方式与环形布料管8和环形集料管9相连通,在环形布料管8内侧均匀分布有Ф100mm的布料口10共16个,在环形布料管9外侧均匀分布有Ф100的布料口10共48个;环形集料管9的下侧均匀分布有Ф100的集料口11共96个,从而有效的,确保进料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排渣管4自反应器一侧穿入反应器底盖7的锥形沉渣槽内,采用定时排渣的方式,有效的保证了排渣系统的稳定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和排渣管,所述反应器壳体由反应器顶盖、反应器侧壁和反应器底盖构成,反应器侧壁构成圆柱状,反应器顶盖中间向上拱起固定在反应器侧壁上端上,反应器底盖为倒锥状固定在反应器侧壁下端,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通过反应器侧壁进入到反应器壳体内,所述进料管位于出料管的下方,所述排渣管通过反应器底盖进入到反应器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出料及排渣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和排渣管,所述反应器壳体由反应器顶盖、反应器侧壁和反应器底盖构成,反应器侧壁构成圆柱状,反应器顶盖中间向上拱起固定在反应器侧壁上端上,反应器底盖为倒锥状固定在反应器侧壁下端,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通过反应器侧壁进入到反应器壳体内,所述进料管位于出料管的下方,所述排渣管通过反应器底盖进入到反应器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彬罗彬齐长青甄胜利黄志亮王洋郝海靖田素芳郎洁陈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