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30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08
一种救援拖车,包括牵引车和设置在牵引车后部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车为内燃机驱动或电力驱动的皮卡或吉普等小型车;所述牵引装置包括“L”形牵引臂、折叠臂、伸缩臂和抱轮机构,所述“L”形牵引臂后端设有辅助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救援拖车,通过在牵引装置上设置辅助轮结构,减小了牵引车后桥和牵引装置的受力,有助于实现救援拖车的小型化。通过在牵引装置和辅助轮之间设置减震机构,显著降低因路面不平导致的辅助轮产生的震动向上传递,从而有效减少震动对救援拖车和被牵引车辆造成的损坏,进而增加了救援拖车的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照明装置、绞盘装置和气动输出装置,进一步完善了救援拖车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援拖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救援拖车。
技术介绍
救援拖车一般通过设置在牵引车后部的牵引装置,将被牵引车辆的前轮或后轮升起并进行牵引作业,这时被牵引车辆的大部分重量都落在牵引装置和牵引车的后桥上。为了确保牵引车在牵引作业时的平衡、确保牵引装置的结构强度,通常救援拖车都采用较大型的车体作为牵引车(例如依维柯),牵引装置的结构也较为粗重,难以实现救援拖车的小型化。同时,救援拖车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救援现场的复杂环境和需求。特别是,当进行牵引作业时,由于牵引车后方存在暗区,难以判断牵引机构与后方被牵引车辆的相对位置;当进行牵引行驶时,牵引车尾灯会被后方被牵引车辆遮挡,不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也不符合道路交通法的有关规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巧灵活、功能完善、性能可靠、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减震抗震效果好的救援拖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援拖车,包括牵引车1和设置在牵引车1后部的牵引装置2。所述牵引装置2包括“L”形牵引臂21、折叠臂22、伸缩臂23和抱轮机构24,所述“L”形牵引臂21的前端与牵引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救援拖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援拖车,包括牵引车和设置在牵引车后部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L”形牵引臂、折叠臂、伸缩臂和抱轮机构,所述“L”形牵引臂的前端与牵引车铰接,后端与折叠臂铰接;所述伸缩臂的前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折叠臂的后端;伸缩臂的后端安装有抱轮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援拖车,包括牵引车和设置在牵引车后部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L”形牵引臂、折叠臂、伸缩臂和抱轮机构,所述“L”形牵引臂的前端与牵引车铰接,后端与折叠臂铰接;所述伸缩臂的前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折叠臂的后端;伸缩臂的后端安装有抱轮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在“L”形牵引臂后端的辅助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一液压缸,上下两端分别与“L”形牵引臂和牵引车铰接,用于抬升或落下牵引臂的后端;第二液压缸,上下两端分别与牵引臂和减震装置铰接,用于抬升或落下辅助轮;第三液压缸,上下两端分别与牵引臂和折叠臂铰接,用于折叠或释放折叠臂;以及第四液压缸,前后两端分别与折叠臂和伸缩臂连接,通过伸缩臂伸出或收回抱轮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钟茸金基明李刚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格尼国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