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2212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和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导向滚;其中,每个导向滚均与支撑装置可转动地连接,每个导向滚均用于支撑导线并引导导线通过;第一限位机构连接于支撑装置且置于各导向滚的上方,用于限制导线向上跳动;第二限位机构连接于支撑装置,用于限制导线的横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加导向装置的弯曲弧度,使得导线更平滑地沿各导向滚传送,避免导线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导线无需弯曲较大的幅度即可平稳地由各导向滚传输,即使是碳纤维导线,也能够平稳输送,避免导线的损伤,确保了导线的正常使用,也无需增加各导向滚的直径,能够满足张力机车运输高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张力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张力架线用张力机是在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中通过双卷筒提供阻力矩,使导线通过双卷筒在保持一定张力下被展放的一种机械设备。参见图1,放线用导线导向装置3'是安装在张力机放线卷筒2'的进线卷筒侧,张力放线时导线盘上的导线1'由放线用导线导向装置3'导向后进入放线卷筒2',以保证进入放线卷筒2'的导线不跳槽。参见图2至图4,张力机放线用导线导向装置包括:两个立式布置的限位滚子5'、一个主支撑导向滚子6'和一个压辊4'。其中,主支撑导向滚子6'和压辊4'均为横向布置。主支撑导向滚子6'用于支撑导线,并使导线通过;压辊4'置于主支撑导向滚子6'的上方,压辊4'用于防止导线进入放线卷筒2'时上下跳动;两个立式布置的限位滚子5'分别置于主支撑导向滚子6'的左右两侧,限位滚子5'用于防止导线的左右移动。该张力机放线用导线导向装置虽然能够确保导线平稳地输送至放线卷筒2'中,但是,由于主支撑导向滚子6'的直径较小,所以导线在经过主支撑导向滚子6'时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易导致导线的损伤。尤其是碳纤维导线,其抗弯曲性能相比普通导线较差,当碳纤维导线经过主支撑导向滚子6'时,易出现碳纤维导线损伤,进而导致碳纤维导线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张力机放线用导线导向装置中的主支撑导向滚子的直径较小使得导线承受弯曲应力较大易损伤导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和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导向滚;其中,每个导向滚均与支撑装置可转动地连接,每个导向滚均用于支撑导线并引导导线通过;第一限位机构连接于支撑装置且置于各导向滚的上方,用于限制导线向上跳动;第二限位机构连接于支撑装置,用于限制导线的横向移动。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轴和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板;其中,支撑轴横设且连接于两个支撑板的底部;各导向滚均置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并且,各导向滚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轴、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板和第三限位机构;其中,支撑轴横设且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支撑板的底部;各导向滚均置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并且,各导向滚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第三限位机构用于限制两个支撑板沿支撑轴在第一预设角度内转动。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第三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杆;其中,每个支撑板的底部对应于支撑轴处设置有缺口,缺口的形状与支撑轴的形状相匹配,缺口与支撑轴相接触;限位板横设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并且,限位板的两端与两个支撑板的缺口一一对应连接,限位板与支撑轴相接触,并且,限位板与支撑轴相接触处的形状与支撑轴的形状相匹配;限位板的预设位置处开设有开口,开口具有预设宽度;限位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轴,限位杆的另一端置于开口内。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限位板对称的两个预设位置处均开设有开口,每个开口均具有预设宽度;限位杆穿设于支撑轴,限位杆的两端均置于支撑轴的外部且一一对应地置于两个开口内。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单元,每个导向单元均包括:一连接组件、一第四限位机构和一导向滚组;其中,每个导向滚组均包括相邻的两个导向滚,M个导向滚形成M/2个并排设置的导向滚组;每一连接组件与对应的一个导向滚组可转动地连接,并且,连接组件均与两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每一第四限位机构均与一个连接组件相对应,每一第四限位机构均用于将对应的连接组件限制在第二预设角度内转动。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一个连接轴和两个并列设置的连接板;其中,两个连接板置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对应的导向滚组中的两个导向滚均横设于两个连接板之间,并且,每个导向滚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连接轴置于对应的导向滚组中的两个导向滚之间,连接轴依次穿设且连接于两个连接板,并且,连接轴的两端均置于对应的连接板的外部,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对应的第四限位机构均置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用于将两个连接板限制在第二预设角度内转动。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每个第四限位机构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限位件;其中,两个限位件分别置于对应的导向滚组的两侧,并且,每个限位件均置于对应的连接组件中两个连接板下方的预设位置处,每个限位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一一对应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每个导向滚均包括:导向轴和滚子;其中,导向轴与支撑装置相连接;滚子为圆环状,滚子可转动地套设于导向轴的外部。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第一限位机构包括:一第一限位滚和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杆;其中,两个支撑杆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支撑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滚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第一限位机构为至少两个。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组件;其中,各限位组件分别与两个支撑板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中,每个限位组件均包括:支撑架和第二限位滚;其中,支撑架与对应的支撑板相连接,第二限位滚与支撑架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限位滚的轴线与导向滚的轴线相垂直。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并列排布的导向滚,能够有效地增加导向装置的弯曲弧度,使得导线更平滑地沿各导向滚传送,避免导线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得导线无需弯曲较大的幅度即可平稳地由各导向滚输送至放线卷筒内,即使是碳纤维导线,也能够平稳输送,避免了导线的损伤,有效地保护导线,确保了导线的正常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张力机放线用导线导向装置中的主支撑导向滚子的直径较小使得导线承受弯曲应力较大易损伤导线的问题,并且,各导向滚并列设置,无需增加各导向滚的直径,能够满足张力机车运输高度的要求;此外,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的设置,能够避免导线的跳动,有效地确保了导线沿着各导向滚输送至放线卷筒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张力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第一限位机构(2)、第二限位机构(3)和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导向滚(4);其中,每个所述导向滚(4)均与所述支撑装置(1)可转动地连接,每个所述导向滚(4)均用于支撑导线并引导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1)且置于各所述导向滚(4)的上方,用于限制所述导线向上跳动;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1),用于限制所述导线的横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第一限位机构(2)、第二限位机构(3)和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导向滚(4);其中,每个所述导向滚(4)均与所述支撑装置(1)可转动地连接,每个所述导向滚(4)均用于支撑导线并引导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1)且置于各所述导向滚(4)的上方,用于限制所述导线向上跳动;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1),用于限制所述导线的横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轴和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板;其中,所述支撑轴横设且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各所述导向滚(4)均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且,各所述导向滚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轴(11)、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板(12)和第三限位机构(13);其中,所述支撑轴(11)横设且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2)的底部;各所述导向滚(4)均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2)之间,并且,各所述导向滚(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2)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机构(13)用于限制两个所述支撑板(12)沿所述支撑轴(11)在第一预设角度内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机构(13)包括:限位板(131)和限位杆(132);其中,每个支撑板(12)的底部对应于所述支撑轴(11)处设置有缺口(121),所述缺口(121)的形状与所述支撑轴(1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缺口(121)与所述支撑轴(11)相接触;所述限位板(131)横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2)之间,并且,所述限位板(131)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撑板(12)的缺口(121)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限位板(131)与所述支撑轴(11)相接触,并且,所述限位板(131)与所述支撑轴(11)相接触处的形状与所述支撑轴(1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限位板(131)的预设位置处开设有开口(1311),所述开口(1311)具有预设宽度;所述限位杆(1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轴(11),所述限位杆(132)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开口(131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31)对称的两个预设位置处均开设有开口(1311),每个所述开口(1311)均具有预设宽度;所述限位杆(132)穿设于所述支撑轴(11),所述限位杆(132)的两端均置于所述支撑轴(11)的外部且一一对应地置于两个所述开口(1311)内。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单元,每个所述导向单元均包括:一连接组件(5)、一第四限位机构和一导向滚组(6);其中,每个所述导向滚组(6)均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向滚(4),M个所述导向滚(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成江明彭飞刘晨周亚傲杨磊吴念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