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泡注塑模具浇口独立冷却机构
本技术涉及发泡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发泡注塑模具浇口独立冷却机构。
技术介绍
在注塑模具中,为了防止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发生收缩,导致表面产生缩痕,通常会将塑料件的壁厚控制在3mm以内,而在有些领域(如汽车的饰件)客户要求塑料件的壁厚必须大于3mm,因此了人们专利技术了发泡注塑模具,而发泡塑料件在注塑成型后不完全冷却还会继续发泡,已有发泡注塑模具的浇口没有单独的冷却水路,而由于采用针阀式浇口,塑料件在冷却定型过程中,为了避免浇口内的胶料冷却,加热线圈还是会不停的对针阀式浇口进行加热,这样便会导致与针阀式浇口下端部相对应位置的塑料件表面无法完全冷却,这样模具开模后局部未完全冷却的塑料件表面还会继续发泡,从而导致该部位发生肿胀,影响产品的外形,甚至影响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对分浇口套的下端外壁进行独立冷却,在保证与分浇口套下端部相对应的塑料件表面能完全冷却的情况下,不影响分浇口套内发泡胶料的加热,冷却性能好,保证水密封的发泡注塑模具浇口独立冷却机构。本技术发泡注塑模具浇口独立冷却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中设置主浇口套,上复板下设置垫板,垫板下设置流道板,流道板下设置型腔,型腔中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浇口套,流道板上端与分浇口套相对应位置设置针阀油缸,针阀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针阀,在下复板中开有穿孔,下复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顶针,注射机的顶杆穿过穿孔与下顶针板相接触,在模脚上设置型芯,型腔与型芯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有注塑成型的发泡塑料件,其 ...
【技术保护点】
发泡注塑模具浇口独立冷却机构,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中设置主浇口套(3),上复板下设置垫板(4),垫板下设置流道板(5),流道板下设置型腔(6),型腔中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浇口套(7),流道板上端与分浇口套相对应位置设置针阀油缸(8),针阀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针阀(9),在下复板(2)中开有穿孔(10),下复板上设置模脚(11),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12)、下顶针板(13)和顶针(14),注射机的顶杆(15)穿过穿孔(10)与下顶针板相接触,在模脚上设置型芯(16),型腔(6)与型芯(16)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有注塑成型的发泡塑料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浇口套(7)的外壁设置冷却帽(18),在冷却帽的外壁开有环形冷却槽(19),在型腔(6)中与环形冷却槽相对应位置开有冷却水的进水水路(20)和出水水路(21),进水水路经环形冷却槽(19)与出水水路(21)相通,在冷却帽上制有凸环(22),凸环上设置套筒(23),套筒的上端与流道板(5)相接触,套筒的下端与凸环(22)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发泡注塑模具浇口独立冷却机构,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中设置主浇口套(3),上复板下设置垫板(4),垫板下设置流道板(5),流道板下设置型腔(6),型腔中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浇口套(7),流道板上端与分浇口套相对应位置设置针阀油缸(8),针阀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针阀(9),在下复板(2)中开有穿孔(10),下复板上设置模脚(11),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12)、下顶针板(13)和顶针(14),注射机的顶杆(15)穿过穿孔(10)与下顶针板相接触,在模脚上设置型芯(16),型腔(6)与型芯(16)之间形成模腔,模腔中有注塑成型的发泡塑料件(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