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213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转型装置。该转向装置具备通过下套来对上套进行紧固保持的紧固机构。在紧固机构的紧固状态下,上套侧的第一齿部件与下套侧的第二齿部件啮合。第二齿部件通过受到二次碰撞时能够断裂的导轴(连结部件)与下套形成连结。在紧固机构的紧固解除状态下的受到二次碰撞时,与上套一体地沿管柱轴向移动的第二卡合部(驱动部件)与处于啮合解除状态的第二齿部件抵接,使导轴断裂并且经由第二齿部件使冲击吸收部件变形而吸收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日本特表2011-516323号公报的汽车用转向管柱而言,在下侧的支承单元的一对侧板之间配置有上侧的调节单元。对支承单元的上述一对侧板进行紧固的紧固机构具备插通上述侧板的紧固螺栓。在上述紧固螺栓上配置有锁定部件。在固定于调节单元的断裂板上,一体地形成有与上述锁定部件啮合的对象锁定部件。在紧固机构的紧固时,锁定部件与对象锁定部件卡合,将调节单元相对于支承单元的位置锁定。在紧固机构的紧固状态(锁定部件与对象锁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受到二次碰撞时,上侧的调节单元相对于支承单元滑动。由此,通过对象锁定部件,使断裂板断裂,将受到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然而,二次碰撞不仅能在紧固机构的紧固状态下产生,也能在紧固机构的紧固解除状态(解除了锁定部件与对象锁定部件卡合的状态)下产生。对此,在日本特表2011-516323号公报中,在锁定解除状态下,无法吸收收到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因此,在紧固解除状态下的受到二次碰撞时,考虑使用与上述断裂板分开另外设置的冲击吸收部件来吸收冲击。然而,该情况下,构造变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具备:转向轴,其能够沿管柱轴向伸缩;管柱套,其包括下套和与所述下套嵌合的上套,将所述转向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伸缩调整时能够沿所述管柱轴向伸缩;紧固机构,其通过所述下套对所述上套进行紧固保持;冲击吸收部件,其被所述下套支承并通过变形来吸收冲击;第一齿部件,其与所述上套一体地沿所述管柱轴向移动;第二齿部件,其在由所述紧固机构形成紧固时,成为与所述第一齿部件啮合的啮合状态,在由所述紧固机构形成的紧固解除时,成为将所述啮合解除的啮合解除状态;连结部件,其将所述第二齿部件与所述下套连结,在受到二次碰撞时能够断裂;以及驱动部件,其能够与所述上套一体地沿所述管柱轴向移动,且在所述紧固机构的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05 JP 2016-133535;2016.11.18 JP 2016-225351.一种转向装置,具备:转向轴,其能够沿管柱轴向伸缩;管柱套,其包括下套和与所述下套嵌合的上套,将所述转向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伸缩调整时能够沿所述管柱轴向伸缩;紧固机构,其通过所述下套对所述上套进行紧固保持;冲击吸收部件,其被所述下套支承并通过变形来吸收冲击;第一齿部件,其与所述上套一体地沿所述管柱轴向移动;第二齿部件,其在由所述紧固机构形成紧固时,成为与所述第一齿部件啮合的啮合状态,在由所述紧固机构形成的紧固解除时,成为将所述啮合解除的啮合解除状态;连结部件,其将所述第二齿部件与所述下套连结,在受到二次碰撞时能够断裂;以及驱动部件,其能够与所述上套一体地沿所述管柱轴向移动,且在所述紧固机构的紧固解除状态下受到二次碰撞时,所述驱动部件与处于所述啮合解除状态的所述第二齿部件抵接而使所述连结部件断裂,并且经由所述第二齿部件使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变形,其特征在于,并且,在所述紧固机构的紧固状态下受到二次碰撞时,处于所述啮合状态的所述第二齿部件使所述连结部件断裂并且使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止动部,其设置于所述下套或者被所述下套支承的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通过在所述啮合解除状态下与所述止动部抵接,对所述上套的伸缩调整范围的末端位置进行限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止动部构成为避开在所述啮合状态下受到二次碰撞时的所述驱动部件的移动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下套或者被所述下套支承的所述部件经由断裂部连接所述止动部,其中该断裂部在所述啮合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原爱仁明法寺祐长谷笃宗长冈真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