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83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和具有其的车辆,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包括:操作手柄;伸缩杆组件,伸缩杆组件设置成长度可调,且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伸缩杆组件与操作手柄相连,且在缩回状态时操作手柄收纳入车辆的组合开关面罩的里侧,在伸出状态时操作手柄伸出到所述组合开关面罩的外侧;连接部,连接部套设在伸缩杆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且适于与转向管柱锁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调节手柄在使用时的手部操作空间大、调节力臂长、操作省力,有助于提升转向管柱的保持力,且在闲置时对车辆内饰的外观和驾驶员的膝部空间无影响,碰撞安全性高。

The regulating handle of the steering column and the vehicle with its ow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ering column adjustment handle and has the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adjustment handle comprises an operating handle; a telescopic rod assembly, telescopic rod assembly set up degrees adjustable, and has extended and retracted state, telescopic rod component and the handle is connected, and in the retracted state the operating handle incorporated into the mask of the vehicle combination switch in the side, the operating handle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combination switch mask in an extended stat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s sheathed on the telescopic rod component of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components, and is suitable for locking and turning to Guan Zhu. The invention of the steering column adjustment handle, the regulating handle in the use of the hands of large operating space, adjusting arm length, labor-saving operation, help to improve the retention force of column steering, and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ior of the vehicle and the driver's knee space when not in use, the collision of high sec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设计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和具有该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转向管柱是转向系统的重要零部件,基本功能是实现转向力矩的传递,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车辆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方向盘始终处于人机交流的最佳位置,目前的乘用车以及商用车中大多数已经带有转向管柱调节功能。对于非电动式转向管柱调节机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是实现转向管柱调节的直接操纵机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受到转向管柱的位置、驾驶员膝部空间的设计要求和调节机构保持力以及调节手柄的手部操作空间、操纵力的大小和内饰感观上的整体要求等众多因素的限制。调节手柄的长度越长,操作力臂越长,但是过长的调节手柄会影响到驾驶员膝部空间、碰撞安全性以及外观等方面。相关技术中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无法兼顾调节手柄操纵力、驾驶员手部操作空间以及膝部空间等多种因素,均牺牲了调节手柄操作空间或者操作力的舒适性,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以兼顾手柄操纵力、驾驶员手部操作空间以及膝部空间等多种因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包括:操作手柄;伸缩杆组件,所述伸缩杆组件设置成长度可调,且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所述伸缩杆组件与所述操作手柄相连,且在所述缩回状态时所述操作手柄收纳入车辆的组合开关面罩的里侧,在所述伸出状态时所述操作手柄伸出到车辆的组合开关面罩的外侧;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伸缩杆组件相连,且适于与所述转向管柱锁止。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还包括:摩擦组件,所述摩擦组件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组件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组件的周壁上的防滑部;摩擦环,所述摩擦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且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组件外,所述摩擦环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防滑部配合的摩擦部。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环与所述伸缩杆组件形成花键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筒状,且所述连接部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导向筋,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第一齿柱、第二齿柱和弹性件,所述第一齿柱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啮合齿,相邻两个第一啮合齿之间具有与所述导向筋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第一齿柱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齿柱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啮合齿,相邻两个第二啮合齿之间具有适于与所述导向筋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所述弹性件弹性止抵在所述第二齿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底壁之间,所述第二啮合齿和所述第一啮合齿的齿形设置成可相对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筋的所述一端具有导向面,所述第二啮合齿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啮合齿设置成从所述伸出状态变为所述缩回状态时所述导向面沿所述第一斜面滑入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从所述缩回状态变为所述伸出状态时,所述导向面沿所述第二斜面滑入所述第二导向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啮合齿具有W形齿形,所述第二啮合齿具有锯齿形齿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形成为所述连接部的底壁,所述基座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套设在所述导向柱外,所述第二齿柱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柱外。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环绕所述导向柱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二齿柱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缘,所述弹性件弹性夹设在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齿柱的所述另一端之间,且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均套设在所述弹性件外且与所述弹性件间隔开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具有以下优势: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伸缩杆组件,可以使操作手柄可选择性地隐藏,调节手柄在使用时的手部操作空间大、调节力臂长、操作省力,有助于提升转向管柱的保持力,在闲置时对车辆内饰的外观和驾驶员的膝部空间无影响,碰撞安全性高。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摩擦组件,调节手柄在隐藏状态下的稳定性好,操作手柄不会自行伸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设置有组合开关面罩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手柄收纳入组合开关面罩的里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手柄伸出到组合开关面罩的外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的剖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的爆炸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摩擦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齿柱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齿柱的结构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2-组合开关面罩,10-操作手柄,20-伸缩杆组件,21-第一齿柱,211-第一啮合齿,212-第一导向槽,22-第二齿柱,221-第二啮合齿,2211-第一斜面,2212-第二斜面,222-第二导向槽,223-第二凸缘,23-弹性件,30-连接部,31-导向筋,311-导向面,32-基座,321-第一凸缘,33-导向柱,34-凸轮机构,40-摩擦组件,401-防滑部,42-摩擦环,421-摩擦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首先参考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1,如图1-图9所示,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1包括操作手柄10、伸缩杆组件20和连接部30。其中,操作手柄10为调节转向管柱的直接操作部,伸缩杆组件20设置成长度可调,且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伸缩杆组件20与操作手柄10相连,且在伸缩杆组件20处于缩回状态时操作手柄10收纳入车辆的组合开关面罩2的里侧,在伸缩杆组件20处于伸出状态时操作手柄10伸出到车辆的组合开关面罩2的外侧,其中,组合开关面罩2为方向盘下方的内饰罩板,连接部30与伸缩杆组件20相连,且连接部30适于与转向管柱锁止,可选地,连接部30上可以设有凸轮机构34,该凸轮机构34与转向管柱上的另一半凸轮机构相互配合,以组成转向管柱锁紧机构。参考图2,在需要调节转向管柱时,伸长伸缩杆组件20使伸缩杆组件20处于伸出状态,操作手柄10伸出到组合开关面罩2的外侧,此时操作手柄10的手部操作空间大,便于操作人员调节转向管柱,且此时调节手柄1的总长度较长,调节力臂长,操作省力。参考图3,在不需要调节转向管柱时,缩短伸缩杆组件20使伸缩杆组件20处于缩回状态,操作手柄10收纳入组合开关面罩2的里侧,换言之,操作手柄10此时为隐藏式,操作手柄10对车辆内饰的外观和驾驶员的膝部空间无影响,且碰撞安全性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1,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伸缩杆组件20,可以使操作手柄10可选择性地隐藏,调节手柄1在使用时的手部操作空间大、调节力臂长、操作省力,有助于提升转向管柱的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1),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10);伸缩杆组件(20),所述伸缩杆组件(20)设置成长度可调,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所述伸缩杆组件(20)与所述操作手柄(10)相连,且在所述缩回状态时所述操作手柄(10)收纳入车辆的组合开关面罩(2)的里侧,在所述伸出状态时所述操作手柄(10)伸出到所述组合开关面罩(2)的外侧;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与所述伸缩杆组件(20)相连,且适于与所述转向管柱锁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1),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10);伸缩杆组件(20),所述伸缩杆组件(20)设置成长度可调,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所述伸缩杆组件(20)与所述操作手柄(10)相连,且在所述缩回状态时所述操作手柄(10)收纳入车辆的组合开关面罩(2)的里侧,在所述伸出状态时所述操作手柄(10)伸出到所述组合开关面罩(2)的外侧;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与所述伸缩杆组件(20)相连,且适于与所述转向管柱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摩擦组件(40),所述摩擦组件(40)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组件(20)与所述连接部(3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组件(40)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组件(20)的周壁上的防滑部(401);摩擦环(42),所述摩擦环(42)与所述连接部(30)相连,且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组件(20)外,所述摩擦环(42)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防滑部(401)配合的摩擦部(4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环(42)与所述伸缩杆组件(20)形成花键连接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为筒状,且所述连接部(30)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导向筋(31),所述伸缩杆组件(20)包括第一齿柱(21)、第二齿柱(22)和弹性件(23),所述第一齿柱(21)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啮合齿(211),相邻两个第一啮合齿(211)之间具有与所述导向筋(31)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槽(212),所述操作手柄(10)与所述第一齿柱(2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齿柱(2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啮合齿(221),相邻两个第二啮合齿(221)之间具有适于与所述导向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豪颜亮李林王东东朱瑞廷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