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09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铝材制造领域,具体为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制造领域,尤其涉及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前缓冲层、油底壳保护层、固定板、安装孔、后缓冲层和进风口,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后缓冲层,所述发动机护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所述发动机护板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发动机护板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所述发动机护板上除开油底壳保护层之外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材制造领域,具体为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
技术介绍
发动机护板是根据各种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引擎防护装置,其设计首先是防止泥土包裹发动机,其次是为了行驶过程中防止由于凹凸不平的路面对发动机造成撞击而造成发动机的损坏,通过一系列设计达到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避免出行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发动机损坏的汽车抛锚。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护板大多数都是塑料的材质,大多数都只能当做装饰作用,无法起到太多的保护,而传统的金属护板又因重量太重,装在车上后会增加车头的重量,造成转向不足,增加油耗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前缓冲层、油底壳保护层、固定板、安装孔、后缓冲层和进风口,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后缓冲层,所述发动机护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所述发动机护板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发动机护板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所述发动机护板上除开油底壳保护层之外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为一体冲压形成的铝合金板。所述前缓冲层和后缓冲层为一层缓冲橡胶。所述油底壳保护层的设置在发动机护板主体的几何中心位置。所述油底壳保护层为一层玄武岩纤维板。所述安装孔为卡扣式安装孔。所述进风口为长宽比4比1的矩形结构。所述散热孔的直径为15-3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铝合金做护板的主要材料,在保证了强度的同时减轻了重量,大大避免了各种复杂路况对发动机造成的损害,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发动机护板主体、2.前缓冲层、3.油底壳保护层、4.固定板、401.安装孔、5.后缓冲层、6.进风口、7.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1、前缓冲层2、油底壳保护层3、固定板4、安装孔401、后缓冲层5和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2,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缓冲层5,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401,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3,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除开油底壳保护层3之外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7。实施例2: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1、前缓冲层2、油底壳保护层3、固定板4、安装孔401、后缓冲层5和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2,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缓冲层5,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401,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3,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除开油底壳保护层3之外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为一体冲压形成的铝合金板。实施例3: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1、前缓冲层2、油底壳保护层3、固定板4、安装孔401、后缓冲层5和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2,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缓冲层5,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401,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3,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除开油底壳保护层3之外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为一体冲压形成的铝合金板。所述前缓冲层2和后缓冲层5为一层缓冲橡胶。所述油底壳保护层3的设置在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几何中心位置。实施例4: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1、前缓冲层2、油底壳保护层3、固定板4、安装孔401、后缓冲层5和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2,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缓冲层5,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401,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3,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除开油底壳保护层3之外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为一体冲压形成的铝合金板。所述前缓冲层2和后缓冲层5为一层缓冲橡胶。所述油底壳保护层3的设置在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几何中心位置。所述油底壳保护层3为一层玄武岩纤维板。所述安装孔401为卡扣式安装孔。实施例5: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1、前缓冲层2、油底壳保护层3、固定板4、安装孔401、后缓冲层5和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2,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缓冲层5,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401,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3,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除开油底壳保护层3之外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为一体冲压形成的铝合金板。所述前缓冲层2和后缓冲层5为一层缓冲橡胶。所述油底壳保护层3的设置在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几何中心位置。所述油底壳保护层3为一层玄武岩纤维板。所述安装孔401为卡扣式安装孔。所述进风口6为长宽比4比1的矩形结构。所述散热孔7的直径为15-3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

【技术保护点】
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1)、前缓冲层(2)、油底壳保护层(3)、固定板(4)、安装孔(401)、后缓冲层(5)和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2),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缓冲层(5),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401),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3),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除开油底壳保护层(3)之外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1)、前缓冲层(2)、油底壳保护层(3)、固定板(4)、安装孔(401)、后缓冲层(5)和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2),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缓冲层(5),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6),所述发动机护板(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401),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3),所述发动机护板(1)上除开油底壳保护层(3)之外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散热性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1)为一体冲压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乾现
申请(专利权)人:潼南县群力镇冯运铝材加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