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1040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6:48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当运行后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压效率相对于全钒液流电池初始电压效率降低后,将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停止运行,将电池的正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负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正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该方法再生的电极可以使长期工作后的电极获得与初始电极相当的电催化活性,从而使其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恢复至初始值,能够大大延长全钒液流电池的使用寿命,且操作简单,无需拆解电堆取出电极材料进行处理,可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流电池电极领域,特别涉及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活化方法。
技术介绍
全钒液流电池因其具有输出功率和容量相互独立,系统设计灵活;能量效率高,寿命长,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自放电低;选址自由度大,无污染、维护简单,运营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在规模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认为是解决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随机性和间歇性非稳态特征的有效方法,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建设中有着重大需求。然而,全钒液流电池经长期运行后,其电压效率会降低,导致能量效率随之降低,影响电池的实际放电功率。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长期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中的五价钒和负极中的二价钒会析出在电极材料表面,覆盖反应活性位,继而电极的电催化活性降低,电池的电化学极化增大。为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方法,在全钒液流电池电压效率明显降低时,恢复电极的电催化活性,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全钒液流电池长期运行后电极材料电催化活性的恢复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拆解电堆取出电极材料进行处理,可降低维护成本,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运行后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压效率相对于全钒液流电池初始电压效率降低后,将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停止运行,将电池的正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负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正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并将正极与电池充电电路的负极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负极与电池充电电路的正极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对电池进行充电,然后将正极与负载的负极通过导线连接,负极与负载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对电池进行放电;对电池进行充放电1‑10个循环,然后将全钒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正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负极电解液的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运行后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压效率相对于全钒液流电池初始电压效率降低后,将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停止运行,将电池的正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负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正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并将正极与电池充电电路的负极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负极与电池充电电路的正极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对电池进行充电,然后将正极与负载的负极通过导线连接,负极与负载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对电池进行放电;对电池进行充放电1-10个循环,然后将全钒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正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负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恢复电池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张华民李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