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振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轴系振动问题是内燃机的一种主要振动和危害来源,其振动形式是复杂的三维空间振动,包括扭转、纵向、弯曲振动及三种振动形式的耦合。近年来,具有低油耗、低转速、长冲程、高燃烧压力和高输出功率的柴油机被广泛使用。由于这种柴油机的冲程、曲柄长度大,导致其曲轴系统的扭转刚度和轴向刚度相对较低,但弯曲刚度却相对较大,从而使得整个船舶轴系的纵扭耦合振动问题更为突出。Dorey在1939年最早揭示了曲轴系统中扭转振动引起轴向振动的耦合现象。但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Dort等才对扭转-轴向耦合振动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通过对曲柄变形进行分析,在轴系自由振动方程中引入了耦合项,并通过大量的曲轴模型实验测出扭转-轴向变形影响系数,推导了扭转-轴向耦合自由振动的解法(DortDV,VisserNJ.Crankshaftcoupledfreetorsional-axialviarationsofaship’spropulsionsystem[J].Internat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测量并记录内燃机曲轴系统中相邻曲柄间的曲柄夹角,主轴颈的截面直径和长度,曲柄销的截面直径和长度,曲柄臂的长度及其截面的长和宽;确定曲轴系统的轴承约束条件;步骤二:根据曲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反对称性和纵扭耦合振动机理,建立纵扭耦合刚度分析模型;在目标曲柄主轴颈处施加单位扭矩,并根据曲轴系统的轴承约束条件,建立空间超静定系统力学模型;步骤三:建立空间超静定系统平衡方程,确定超静定系统平衡方程、约束力和约束力矩数量的关系,然后解除多余约束得到静定基,并建立多余约束处的变形协调条件;步骤四:利用变形能法中莫尔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曲轴系统纵扭耦合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测量并记录内燃机曲轴系统中相邻曲柄间的曲柄夹角,主轴颈的截面直径和长度,曲柄销的截面直径和长度,曲柄臂的长度及其截面的长和宽;确定曲轴系统的轴承约束条件;步骤二:根据曲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反对称性和纵扭耦合振动机理,建立纵扭耦合刚度分析模型;在目标曲柄主轴颈处施加单位扭矩,并根据曲轴系统的轴承约束条件,建立空间超静定系统力学模型;步骤三:建立空间超静定系统平衡方程,确定超静定系统平衡方程、约束力和约束力矩数量的关系,然后解除多余约束得到静定基,并建立多余约束处的变形协调条件;步骤四:利用变形能法中莫尔定理对空间超静定系统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分析,得到将变形协调条件转变为求解未知多余约束力的补充方程;再联立系统平衡方程,求解出曲轴系统轴承处的支撑反力、目标曲柄固定端处的约束力及约束力矩;步骤五:在目标曲柄主轴颈和相邻曲柄主轴颈分别施加单位轴向作用力,计算目标曲柄主轴颈及相邻曲柄主轴颈在单位扭矩作用下的轴向位移,进而得到倍频纵扭耦合位移柔度和同频纵扭耦合位移柔度;步骤六:构建倍频纵扭耦合位移柔度、同频纵扭耦合位移柔度分别与轴向柔度、扭转柔度组成的矩阵,再将矩阵求逆,得到两个耦合刚度与扭转刚度和纵向刚度相对系数构成的矩阵,再利用真实的扭转刚度与耦合刚度相对系数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宜斌,王艳宁,李玩幽,李宏亮,张博,王乃昆,王东华,卢熙群,率志君,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