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55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涉及微型直线马达技术领域。双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磁轭壳体以及设置在磁轭壳体内部的透镜载体组件、弹性组件和磁石,两组透镜载体组件并排排布,两组透镜载体组件通过弹性组件与磁轭壳体连接,每个磁石同时面对两组透镜载体组件,并与透镜载体组件间隔设置。该双透镜驱动装置中,利用磁轭壳体、弹性组件和磁石共同形成磁场,每个磁石同时面对两组透镜载体组件,使两组透镜载体组件之间不存在电磁场干扰的缺陷。两组透镜载体组件并排排布设置在磁轭壳体内,两个镜头之间的空间距离缩小,极大地保证了两组透镜载体组件位移特性的一致性,有利于双摄像头模组的配对调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型直线马达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透镜驱动装置普遍应用在手机摄像头模组上,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一般是单镜头驱动装置,即使,近年来应用于双摄像头模组的镜头驱动装置,也是使用一对单透镜驱动装置构成。但是,透镜驱动装置其要求对焦的位移精度是以微米级单位进行标称,所以,每一个透镜驱动装置的驱动特性,很大程度上受到零部件尺寸精度以及装配精度的影响,一对单透镜驱动装置组合使用,在精度上很难达到使用要求。并且,两个单透镜驱动装置应用在双摄像头模组上,还存在两个单透镜驱动装置之间存在电磁场干扰的缺陷,也存在两个镜头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的缺陷,总之,一对单透镜驱动装置组合使用,拍摄性能较差,不利于双摄像头模组技术的广泛发展。因此,设计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以改善双摄像头模组内电磁场干扰的缺陷,以及两个镜头之间的间隙较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其旨在改善双摄像头模组内电磁场干扰的缺陷,以及两个镜头之间的间隙较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磁轭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包括磁轭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磁轭壳体内部的透镜载体组件(3)、弹性组件和磁石(4),两组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并排排布,两组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通过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磁轭壳体连接,每个所述磁石(4)同时面对两组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并与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包括磁轭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磁轭壳体内部的透镜载体组件(3)、弹性组件和磁石(4),两组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并排排布,两组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通过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磁轭壳体连接,每个所述磁石(4)同时面对两组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并与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石(4)相互平行间隔地设置于两组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4)为长条形,所述磁石(4)的长度大于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4)的长度等于两个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并排后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壳体包括一端开口的磁轭环(1)和盖装于所述磁轭环(1)的开口的端子座架(6),所述磁轭环(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11),每个所述第一通孔(111)的相对两边各设置一个磁轭板(13),所述磁轭板(13)向所述端子座架(6)一侧延伸,所述磁轭板(13)与所述磁石(4)间隔平行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环(1)包括顶壁(11)和侧壁(12),所述侧壁(12)为矩形环状,所述侧壁(1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壁(11)的边缘,所述侧壁(12)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座架(6)可拆卸连接,所述磁轭板(13)为矩形板状,所述磁轭板(13)的长边连接在所述顶壁(11)上,所述磁轭板(13)的短边的长度小于所述侧壁(12)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一凸起(112),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1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外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架(6)包括底壁(61)、焊盘(62)和接电端子(63),所述底壁(6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底壁(61)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612),两个所述第二通孔(612)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通孔(612)的外围设置有两个所述焊盘(62),每个所述焊盘(62)上连接有一个所述接电端子(6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架(6)还包括多个卡勾(64),所述卡勾(6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壁(61)的外表面,所述卡勾(64)的另一端用于卡接在所述侧壁(12)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61)的内表面上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二凸起(611)。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前弹簧片(2)和后弹簧片组件(5),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包括前端面(311)和后端面(313),所述前端面(311)通过所述前弹簧片(2)与所述磁轭壳体连接,所述后端面(313)通过所述后弹簧片组件(5)与所述磁轭壳体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弹簧片(2)包括内圈(22)、外圈(21)和第一弹簧丝(23),所述外圈(21)为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外圈(21)用于连接在所述磁轭壳体上,所述内圈(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圈(22)设置在所述外圈(21)的内部,两个所述内圈(22)各连接在一个所述透镜载体组件(3)的所述前端面(311)上,每个所述内圈(22)各通过多条所述第一弹簧丝(23)与所述外圈(21)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透镜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2)为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弹簧丝(2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内圈(2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弹簧丝(2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圈(21)的内表面。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透镜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安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