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下沉杯式LED灯珠的侧入式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54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下沉杯式LED灯珠的侧入式背光源,采用蓝、绿双芯片搭配红色荧光粉的高色域LED灯珠,色域高达100%‑120%,并且,只需激发一种荧光粉,更容易控制产品的目标性能;采用蓝、绿双芯片搭配红色荧光粉结构上要比R、G、B三色LED简单,工艺上较容易实现;相比量子点膜和量子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超高色域的同时还具备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势;同时,通过将蓝光芯片、绿光芯片置于LED灯珠支架的下沉杯中,增加了芯片与荧光粉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了芯片发出的蓝、绿光与荧光粉之间的光程,优化混光效果,通过将绿光芯片单独置于凹槽中,与蓝光芯片形成一个高度差,从而避免绿光芯片对蓝光的遮挡,达到均匀分散,使LED灯珠混光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下沉杯式LED灯珠的侧入式背光源
本专利技术属于LED背光
,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源,具体是一种基于下沉杯式LED灯珠的侧入式背光源。
技术介绍
LED作为一种新兴固体照明光源,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好、节能、绿色环保等特点,在很多高效固态光子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照明、背光源、信号显示、车灯、大屏幕显示灯等领域。而随着LED背光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LED高色域显示器等方面的需求日渐增强,要求其颜色更加丰富,层次感更好,色彩还原度更高。目前主流的方法是采用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以实现白光LED,另一种实现LED电视高色域的主流技术是使用蓝光LED光源搭配量子管、量子膜。无论是传统方法中将红、绿荧光粉或者黄色荧光粉与封装胶混合,然后点涂在蓝光芯片上,通过光色复合形成白光LED,还是R、G、B三芯片混合成白光,又或者量子点膜、量子点管均存在以下各种缺陷:①目前商用的荧光粉大都为YAG粉或硅酸盐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氟化物荧光粉、KSF荧光粉、β-SiAlON,色域仅能达到72%-93%;②荧光粉的激发效率低,提高色域只能通过增加用量来实现,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下沉杯式LED灯珠的侧入式背光源

【技术保护点】
基于下沉杯式LED灯珠的侧入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背板(1)以及安装在金属背板(1)底板上的导光板(2),所述导光板(2)与金属背板(1)底板之间设有反射片(3),所述导光板(2)上安装有液晶面板(4),所述导光板(2)与液晶面板(4)之间设有膜片(5);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侧面平行设置有LED灯条(6),所述LED灯条(6)设置在导光板(2)与金属背板(1)侧板之间;所述LED灯条(6)包括PCB板和均匀分布在PCB板上的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包括灯珠支架(7)以及点涂在灯珠支架(7)里的红色荧光粉,所述红色荧光粉与封装胶水混合点涂在灯珠支架(7)里;所述灯珠支架(7)底部具有...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下沉杯式LED灯珠的侧入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背板(1)以及安装在金属背板(1)底板上的导光板(2),所述导光板(2)与金属背板(1)底板之间设有反射片(3),所述导光板(2)上安装有液晶面板(4),所述导光板(2)与液晶面板(4)之间设有膜片(5);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侧面平行设置有LED灯条(6),所述LED灯条(6)设置在导光板(2)与金属背板(1)侧板之间;所述LED灯条(6)包括PCB板和均匀分布在PCB板上的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包括灯珠支架(7)以及点涂在灯珠支架(7)里的红色荧光粉,所述红色荧光粉与封装胶水混合点涂在灯珠支架(7)里;所述灯珠支架(7)底部具有下沉杯(8),所述下沉杯(8)一侧设有白条(11),所述下沉杯(8)内分布有蓝光芯片(9)和绿光芯片(10);所述蓝光芯片(9)一侧开有凹槽(12),所述绿光芯片(10)设置在凹槽(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沉杯式LED灯珠的侧入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芯片(9)的激发波长为440nm-470nm,所述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桂孙涛彭友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