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35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该背光源包括胶架、设置在所述胶架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入光面上的灯条,所述灯条粘贴在所述胶架的侧边上;所述胶架粘贴有所述灯条的侧边背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热辐射材料。该背光源能够对灯条产生的热量主动进行辐射散热,以降低内部温度,保证各项功能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本技术涉及背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模组因无法自发光,所以需要配合背光源使用,随着市场对高亮背光源的追求,背光源中使用LED数量越来越多,功率也越来越大,散热性能对于高亮背光源来说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该背光源能够对灯条产生的热量主动进行辐射散热,以降低内部温度,保证各项功能正常。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背光源,包括胶架、设置在所述胶架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入光面上的灯条,所述灯条粘贴在所述胶架的侧边上;所述胶架粘贴有所述灯条的侧边背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热辐射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热辐射材料为碳纳米管油墨。进一步地,所述热辐射材料的厚度为5-10μm。进一步地,所述热辐射材料的热导率为30W/m·k。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面上设置有反射片。进一步地,所述胶架上设置有遮光片。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的背光源。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背光源在所述胶架粘贴有所述灯条的侧边上进行掏料形成凹槽,增加了所述胶架侧边的散热面积,而且在所述凹槽的表面上覆盖有一层热辐射材料,利用所述热辐射材料主动向外进行红外辐射,以对热量进行散发,能够有效提高散热速度,降低内部温度,保证各项功能正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源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背光源,包括胶架1、设置在所述胶架1内的导光板2、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入光面上的灯条3,所述灯条3粘贴在所述胶架1的侧边上;所述胶架1粘贴有所述灯条3的侧边背面上形成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热辐射材料4。该背光源在所述胶架1粘贴有所述灯条3的侧边上进行掏料形成凹槽11,增加了所述胶架1侧边的散热面积,而且在所述凹槽11的表面上覆盖有一层热辐射材料4,利用所述热辐射材料4主动向外进行红外辐射,以对热量进行散发,能够有效提高散热速度,降低内部温度,保证各项功能正常。所述热辐射材料4优选为碳纳米管油墨,厚度为5-10μm,其热导率为30W/m·k左右。所述导光板2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5,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2的出光面上依次设置有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当然,所述光学膜5的数量和类型可视需求而定,不应以此为限;所述导光板2远离出光面的一面上设置有反射片6;所述胶架1上设置有遮光片7,所述遮光片7双面均具有粘性,背向所述胶架1的一面为黑色,面向所述胶架1的一面为黑色、白色或其它颜色。实施例二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背光源。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包括胶架、设置在所述胶架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入光面上的灯条,所述灯条粘贴在所述胶架的侧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架粘贴有所述灯条的侧边背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热辐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包括胶架、设置在所述胶架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入光面上的灯条,所述灯条粘贴在所述胶架的侧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架粘贴有所述灯条的侧边背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热辐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材料为碳纳米管油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材料的厚度为5-10μm。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常露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