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射频线圈和磁共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048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和磁共振系统,磁共振射频线圈包括:射频天线,用于接收成像对象发出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天线为非谐振射频天线;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天线连接,用于对所述射频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用来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所述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数字化模块,用于将经过处理的射频信号数字化,并将信号传输到后端;所述数字化模块的传输方式采用光纤传输或无线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在不影响射频线圈敏感度的情况下,允许射频线圈发生一定形变,保持较好的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射频线圈和磁共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和磁共振系统。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NMRI),又称自旋成像(spin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绘制出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射频线圈是磁共振扫描仪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线圈,射频线圈直接决定着成像质量,它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出厂时已设定好。通常要想利用现有线圈获得高信噪比的图像就必须增加接收到的组织磁共振信号,降低噪声,而噪声的大小与线圈所含的组织容积有关,所含组织越少,噪声越小。同时,射频线圈所含组织容积的大小也决定着参与成像的H质子含量。射频线圈应尽量贴紧扫描部位,使其间距最小,以增加接收到的MR信号强度,减少接收的噪声。因此,在选用射频线圈时应根据扫描解剖部位大小选择能与患者紧密匹配,覆盖解剖部位最小的射频线圈。然而由于现有射频线圈设计的局限性,通常射频线圈通过接有较长的线缆,将射频信号发送到后端进行射频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磁共振射频线圈和磁共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天线,用于接收成像对象发出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天线为非谐振射频天线;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天线连接,用于对所述射频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用来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所述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数字化模块,用于将经过处理的射频信号数字化,并将信号传输到后端;所述数字化模块的传输方式采用光纤传输或无线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天线,用于接收成像对象发出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天线为非谐振射频天线;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天线连接,用于对所述射频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用来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所述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数字化模块,用于将经过处理的射频信号数字化,并将信号传输到后端;所述数字化模块的传输方式采用光纤传输或无线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天线不包含:电容元件、匹配网络和谐振/失谐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磁共振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线圈适用于多核磁共振系统,可供以下原子的至少一种进行成像:磷、钠。4.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实现信号差分输入输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