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06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包括飞轮,所述飞轮的中部设置有花键轴,所述飞轮的一侧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套接在花键轴的外侧,所述摩擦片上设置有浸油孔,所述摩擦片远离飞轮的一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通道,所述压板远离摩擦片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盖,所述离合器盖的中部设置有分离套筒,所述分离套筒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摩擦片上设置有多组浸油孔,使得摩擦片可快速浸油,提高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在压板的边缘设置有环形密封圈,使得润滑油不会从摩擦片的边缘溢出,提高了润滑油的浸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
技术介绍
离合器时动力换挡变速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通过液压控制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从而实现哥哥档位的转换,而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具体是通过摩擦片和飞轮上的对偶钢片的结合和分离来实现的。一般的离合器都会存在以下问题:冷却润滑油不充分,摩擦片和对偶钢片容易烧伤;润滑油不能被充分利用,降低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包括飞轮,所述飞轮的中部设置有花键轴,所述飞轮的一侧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套接在花键轴的外侧,所述摩擦片上设置有浸油孔,所述摩擦片远离飞轮的一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通道,所述压板远离摩擦片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盖,所述离合器盖的边缘通过锁紧螺母与飞轮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盖的中部设置有分离套筒,所述分离套筒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花键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盖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分离杆,所述分离杆的一端与分离套筒连接,分离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离合器盖的内壁连接,且分离杆的中部通过连接套环与压板连接。优选的,所述花键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飞轮的中部一侧连接,所述花键轴的另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且花键轴与传动轴为一体化设置。优选的,所述摩擦片上设置有多组浸油孔,多组浸油孔呈环形阵列分布,且每组浸油孔设有三个等间距设置的浸油孔,三个浸油孔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通。优选的,所述摩擦片的中部设置有花键套,花键套套接在花键轴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压板的边缘设置有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摩擦片的直径,且环形密封圈远离压板的一侧与飞轮贴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滤油通道的内部设置为蜂窝网状结构,且滤油通道将同一组三个浸油孔覆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摩擦片上设置有多组浸油孔,使得摩擦片可快速浸油,提高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在压板的边缘设置有环形密封圈,使得润滑油不会从摩擦片的边缘溢出,提高了润滑油的浸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将滤油通道的内部设置为蜂窝网状结构,蜂窝网状结构的设置可提高滤油通道的稳定性,滤油通道将同一组三个浸油孔覆盖,使得摩擦片可快速浸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图中:飞轮1、花键轴2、摩擦片3、浸油孔4、花键套5、压板6、储油箱7、滤油通道8、离合器盖9、分离套筒10、传动轴11、分离杆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包括飞轮1,所述飞轮1的中部设置有花键轴2,所述飞轮1的一侧设置有摩擦片3,所述摩擦片3套接在花键轴2的外侧,所述摩擦片3上设置有浸油孔4,所述摩擦片3远离飞轮1的一侧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板6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储油箱7,所述储油箱7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通道8,所述压板6远离摩擦片3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盖9,所述离合器盖9的边缘通过锁紧螺母与飞轮1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盖9的中部设置有分离套筒10,所述分离套筒10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的一端与花键轴2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盖9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分离杆12,所述分离杆12的一端与分离套筒10连接,分离杆1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离合器盖9的内壁连接,且分离杆12的中部通过连接套环与压板6连接。所述花键轴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飞轮1的中部一侧连接,所述花键轴2的另一端与传动轴11固定连接,且花键轴2与传动轴11为一体化设置;所述摩擦片3上设置有多组浸油孔4,多组浸油孔4呈环形阵列分布,且每组浸油孔4设有三个等间距设置的浸油孔4,三个浸油孔4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通,进油孔的设置使得摩擦片可快速浸油,提高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所述摩擦片3的中部设置有花键套5,花键套5套接在花键轴2的外侧;所述压板6的边缘设置有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摩擦片3的直径,且环形密封圈远离压板6的一侧与飞轮1贴合连接,环形密封圈的设置使得润滑油不会从摩擦片3的边缘溢出,提高了润滑油的浸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摩擦片3的使用寿命;所述滤油通道8的内部设置为蜂窝网状结构,且滤油通道8将同一组三个浸油孔4覆盖,蜂窝网状结构的设置可提高滤油通道8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润滑油从滤油通道8通过浸油孔4进入摩擦片,使得摩擦片可快速浸油。本实用工作原理:当踩下离合器时,离合器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分离套筒10移动,分离套筒10带动分离杆12转动,分离杆12带动压板6移动,使得摩擦片3与飞轮1分离,当松开离合器时,离合器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分离套筒10移动,分离套筒10带动分离杆12转动,分离杆12带动压板6移动,使得摩擦片3与飞轮1逐渐贴合连接,在此过程中,摩擦片3与飞轮1的连接部会发出大量的热量,此时压板6随着摩擦片3和飞轮1一起旋转,储油箱7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喷出润滑油,润滑油通过滤油通道8和浸油孔4进入摩擦片3内,对摩擦片3进行快速浸油,压板6边缘的密封圈使得润滑油完全浸润在摩擦片3内,提高了润滑油的浸润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包括飞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1)的中部设置有花键轴(2),所述飞轮(1)的一侧设置有摩擦片(3),所述摩擦片(3)套接在花键轴(2)的外侧,所述摩擦片(3)上设置有浸油孔(4),所述摩擦片(3)远离飞轮(1)的一侧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板(6)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储油箱(7),所述储油箱(7)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通道(8),所述压板(6)远离摩擦片(3)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盖(9),所述离合器盖(9)的边缘通过锁紧螺母与飞轮(1)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盖(9)的中部设置有分离套筒(10),所述分离套筒(10)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的一端与花键轴(2)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盖(9)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分离杆(12),所述分离杆(12)的一端与分离套筒(10)连接,分离杆(1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离合器盖(9)的内壁连接,且分离杆(12)的中部通过连接套环与压板(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合器,包括飞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1)的中部设置有花键轴(2),所述飞轮(1)的一侧设置有摩擦片(3),所述摩擦片(3)套接在花键轴(2)的外侧,所述摩擦片(3)上设置有浸油孔(4),所述摩擦片(3)远离飞轮(1)的一侧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板(6)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储油箱(7),所述储油箱(7)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通道(8),所述压板(6)远离摩擦片(3)的一侧设置有离合器盖(9),所述离合器盖(9)的边缘通过锁紧螺母与飞轮(1)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盖(9)的中部设置有分离套筒(10),所述分离套筒(10)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的一端与花键轴(2)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盖(9)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分离杆(12),所述分离杆(12)的一端与分离套筒(10)连接,分离杆(1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离合器盖(9)的内壁连接,且分离杆(12)的中部通过连接套环与压板(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冷却效率的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