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69941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它由尿素、氨基酸螯合钙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尿囊素和肥料载体黄腐酸钾组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尿素51.0~56.0%,氨基酸螯合钙肥7.0~8.5%,尿囊素11.0~15.0%,黄腐酸钾25.0~30.0%。使用该配方肥可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的萌发数和成穗率,增加每公顷再生季稻产量422.04‑758.66kg,折合每公顷增加纯收入人民币703.45‑1619.05元,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6.05‑27.79%。

A special formula for improving the number and yield of axillary bud of regenerated rice with middle and low remaining pile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ertilizer, in particular to a special formula fertilizer for raising the number and yield of the axillary bud in the middle and low pile regenerated rice.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low stubble ratoon rice bud germination number and yield of special formula fertilizer, which is composed of urea and amino acid chelated calcium fertilizer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f allantoin and fulvic acid potassium fertilizer carrier, the raw materials accounted for the weight percentage: 51.0~56.0% of urea, amino acid chelated calcium 7 ~ 8.5%, 11 ~ 15% fulvic allantoin. Potassium 25 ~ 30%. The use of the fertilizer can improve the number and spike rate of low stubble ratooning rice germination and regeneration increased yield per hectare 758.66kg Ji Dao 422.04, equivalent to increase the net income of RMB 703.45 per hectare 1619.05 yuan,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by 16.05 27.7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技术背景水稻是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少,尤其是我国南方部分稻区出现了“双改单”甚至抛荒现象,稳定和提高稻谷总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再生稻是采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再收获一季的一种资源节约型稻作模式,具有“七省两增一优”的特点(省种、省工、省时、省水、省肥、省药、省秧田、增产、增收、米质优)的特点,在当前种粮成本持续上涨、“双改单”及抛荒面积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再生稻已成为我国南方光温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和“双改单”稻区提高复种指数、稳定稻谷总产和调优粮食结构、提高稻米质量、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提高种粮效益的一种重要稻作制度,再生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主要以人工收割高留桩蓄留再生稻为主,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机收中低留桩(≤30cm)蓄留再生稻成为主要种植模式。促进中低节位腋芽萌发成苗是机收中低留桩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的关键。肥料对促进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已有较多的应用于水稻的专用肥,但应用于再生稻的专用肥很少,仅有任涛等提出的应用于高留桩再生稻的促芽肥专用肥,还未有应用于中低留桩再生稻的专用肥,因而,在中低留桩再生稻生产上农民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尿素,制约了中低留桩再生稻产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它考虑到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生长发育特点和养分需求规律,搭配合适比例的大量养分元素、中量养分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肥料载体,使用该肥料可有效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的萌发数和成穗率,增加中低留桩再生稻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它由尿素、氨基酸螯合钙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尿囊素和肥料载体黄腐酸钾组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尿素51.0~56.0%,氨基酸螯合钙肥7.0~8.5%,尿囊素11.0~15.0%,黄腐酸钾25.0~30.0%。按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中,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数最佳方案为:尿素53.5%,氨基酸螯合钙肥7.5%,尿囊素12.5%,黄腐酸钾26.5%。按上述技术方案,尿素为总氮含量≥质量分数为46%的普通尿素。按上述技术方案,氨基酸螯合钙肥为钙含量≥质量分数为10%的普通氨基酸螯合钙肥。按上述技术方案,尿囊素为含尿囊素含量≥质量分数为98%的尿囊素。按上述技术方案,黄腐酸钾为黄腐酸钾含量≥质量分数为70%的黄腐酸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中低留桩再生稻专用配方肥,养分配比针对性强,符合中低节位再生腋芽萌发的养分需求,刺激新根生成,有效提高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能力,同时含有促进细胞分裂、中低节位再生腋芽萌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将尿素和黄腐酸钾按一定比例混配,实现养分的速效释放和中长效释放相协调,能显著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的萌发数和成穗率,增加中低留桩再生稻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利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专用配方肥在福建省的田间试验表明,与传统施用普通尿素和氯化钾相比,应用本专利技术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专用配方肥的再生季稻产量每公顷增加422.04-758.66kg,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13.86-24.91%,每公顷增加纯收入703.45-1619.05元,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6.05-27.7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尿素为总氮含量46%(质量)的普通尿素。氨基酸螯合钙肥为钙含量10%(质量)的普通氨基酸螯合钙肥。尿囊素为尿囊素含量98%(质量)的尿囊素。黄腐酸钾为黄腐酸钾含量70%(质量)的黄腐酸钾。实施例1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它由尿素、氨基酸螯合钙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尿囊素和肥料载体黄腐酸钾组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数最佳为:尿素53.5%,氨基酸螯合钙肥7.5%,尿囊素12.5%,黄腐酸钾26.5%。将称取的上述商品肥料或商品制剂混合均匀或参照《专用复混肥配方设计与生产》(李春花、梁国庆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的方法生产成造粒复混肥,每公顷施用量375-450公斤。对比实验:以每公顷施用300公斤尿素和150公斤氯化钾为对照处理,以每公顷施用本专利技术的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450公斤为比较处理,在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早稻一再生稻田块进行,再生稻种植品种为两优688,插植规格为30cm×17cm,头季稻机收后留桩25cm,机收后5天将上述两种肥料撒施,结果表明,对照处理再生季每平米腋芽萌发成穗数330.2个,产量4719.54kg/hm2,本专利技术的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施肥区再生季稻每平米再生腋芽萌发成穗数425.7个,产量5478.20kg/hm2,与对照处理相比,本专利技术专用配方肥的再生季稻每平米再生腋芽萌发成穗数提高28.92%,再生季稻产量增加758.66kg/hm2,每公顷增加纯收入1619.05元(以水稻价格每百斤人民币136元计算),氮、钾肥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0.78%和7.01%,肥料利用效率提高27.79%。实施例2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它由尿素、氨基酸螯合钙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尿囊素和肥料载体黄腐酸钾组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尿素51.0%,氨基酸螯合钙肥7.0%,尿囊素12.0%,黄腐酸钾30.0%。将称取的上述商品肥料或商品制剂混合均匀或参照《专用复混肥配方设计与生产》(李春花、梁国庆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的方法生产成造粒复混肥,每公顷施用量375-450公斤。对比实验:以每公顷施用225公斤尿素和150公斤氯化钾为对照处理,以每公顷施用本专利技术的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375kg为比较处理,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早稻一再生稻田块进行,再生稻种植品种为泸优明占,插植规格为30cm×17cm,头季稻机收后留桩30cm,机收后5天将上述两种肥料撒施,结果表明,对照处理再生季每平米腋芽萌发成穗数313.6个,产量4265.63kg/hm2,本专利技术的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施肥区再生季稻每平米再生腋芽萌发成穗数365.4个,产量4687.67kg/hm2,与对照处理相比,本专利技术专用配方肥的再生季稻每平米再生腋芽萌发成穗数提高16.52%,再生季稻产量增加422.04kg/hm2,每公顷增加纯收入703.45元(以水稻价格每百斤人民币136元计算),氮、钾肥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03%和6.02%,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6.05%。实施例3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它由尿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其特征在于:它由尿素、氨基酸螯合钙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尿囊素和肥料载体黄腐酸钾组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尿素51.0~56.0%,氨基酸螯合钙肥7.0~8.5%,尿囊素11.0~15.0%,黄腐酸钾25.0~3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其特征在于:它由尿素、氨基酸螯合钙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尿囊素和肥料载体黄腐酸钾组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尿素51.0~56.0%,氨基酸螯合钙肥7.0~8.5%,尿囊素11.0~15.0%,黄腐酸钾25.0~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尿素53.5%,氨基酸螯合钙肥7.5%,尿囊素12.5%,黄腐酸钾26.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飞张志兴林文雄许丽宁杨松威李洲李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