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列双驱可避稻茬再生稻收割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41027 阅读:4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列双驱可避稻茬再生稻收割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盘和控制系统,所述底盘前端设置有收割稻穗的割台和对稻穗进行脱粒的脱粒装置,所述底盘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驱动轮,其中一个驱动轮同时作为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前端时,后端驱动轮两侧的底盘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辅助轮,或底盘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辅助轮;导向轮位于后端时,前端驱动轮两侧的底盘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辅助轮。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列双驱可避稻茬再生稻收割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再生稻是水稻的一类品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其特点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大约只割下稻株的上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一些腋芽,第一季收割之后它们得到保留,在原有的根系的基础上,这批腋芽再次生长、抽穗,大约2个月后它们再次成熟,可以收割。通常第二季稻的颗粒要比第一季小一些,但是稻穗数要比一季的多(原来的一棵稻穗割完的地方一般会长出2棵以上的穗),因而产量也不少。两季总计通常比其一季稻的产量要增加50%,对粮食增产有重要意义。用水稻收割机收割水稻时,收割机的车轮常常会把稻茬碾压,影响再生稻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列双驱可避稻茬再生稻收割机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收割水稻的同时,车轮自动避开稻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列双驱可避稻茬再生稻收割机,包括底盘和控制系统,所述底盘前端设置有收割稻穗的割台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列双驱可避稻茬再生稻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控制系统,所述底盘前端设置有收割稻穗的割台和对稻穗进行脱粒的脱粒装置,所述底盘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驱动轮,其中一个驱动轮同时作为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前端时,后端驱动轮两侧的底盘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辅助轮,或底盘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辅助轮;导向轮位于后端时,前端驱动轮两侧的底盘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辅助轮;所述底盘底部设置有与辅助轮数量相等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一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外设置有电机,所述外套筒内设置有沿套筒内移动的框状滑块,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等宽凸轮,该凸轮位于滑块内,所述滑块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列双驱可避稻茬再生稻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控制系统,所述底盘前端设置有收割稻穗的割台和对稻穗进行脱粒的脱粒装置,所述底盘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驱动轮,其中一个驱动轮同时作为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前端时,后端驱动轮两侧的底盘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辅助轮,或底盘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辅助轮;导向轮位于后端时,前端驱动轮两侧的底盘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辅助轮;所述底盘底部设置有与辅助轮数量相等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一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外设置有电机,所述外套筒内设置有沿套筒内移动的框状滑块,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等宽凸轮,该凸轮位于滑块内,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辅助轮连接在该连杆的端部,所述辅助轮前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摄像头的图像信号并控制电机的运转,所述底盘上部还设置有控制导向轮转向的方向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双驱可避稻茬再生稻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火结郑文鑫孙珍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