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251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包括导轨、驱动装置、载人座椅、电刷、供电系统线路,导轨包括斜向导轨、水平C形导轨、停靠导轨和变轨系统,驱动装置包括U形上箱体、下箱体、主动轮、减速器、电动机、传动齿轮组,载人座椅设置于驱动装置上,供电系统线路铺设于导轨一侧,电刷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用电单元连接且与供电系统线路接触。

A guideway elevator used in the corrido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elevator guide rail corridor, including rail, driving device, manned seat, brush, power supply system of rail lines, including oblique guide, horizontal C shape guide rail, guide rail and docking orbit system, the driving device comprises a U shaped box and a lower box, a driving wheel, a speed reducer, motor the transmission gear group, a carrying seat arranged in the drive device, line power supply system is paved on the rail side, brush the output and drive device for electric connection unit and contact line pow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轨式电梯,特别是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
技术介绍
1999年6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宅顶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该项标准颁布以后的住宅楼或者其他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按照该项标准加装电梯。但是,年以前的大部分住宅楼楼层虽然满足上述设置电梯的标准,但是由于建筑方处于成本考虑,并未安装电梯,给居住在未安装电梯的老旧住宅楼内的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尤其是居住在楼以上的老年居民,出行上下楼已经成为一大难题。为此,某些城市近年开始陆续出台一些老旧住宅楼增设电梯的改造方案。但是,受到既有住宅楼结构限制,一般需要在楼体外侧加装垂直升降电梯,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而且还会影响低层居民的采光。为解决既有住宅楼加装垂直升降电梯成本高的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可以安装在楼道内的楼道座椅,楼道座椅是一种运行在楼梯侧面的一种电梯。申请号为201610248003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家用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公开了一种设置在楼梯道的方便轮椅吊挂且向上、下运输,但是该专利的驱动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若同时又上楼下楼的情形,由于只有一个导轨不方便通行;第二,滚轮和导轨之间无导向装置,存在出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包括导轨、驱动装置、载人座椅、电刷、供电系统线路,其中导轨包括斜向导轨、水平C形导轨、停靠导轨和变轨系统,驱动装置包括U形上箱体、下箱体、主动轮、减速器、电动机、传动齿轮组,载人座椅设置于驱动装置上,供电系统线路铺设于导轨一侧,电刷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用电单元连接且与供电系统线路接触;导轨均包括上导轨板和下导轨板,水平C形导轨和停靠导轨设置于楼梯平台上,水平C形导轨的下导轨板叠放在停靠导轨的上导轨板上,斜向导轨设置于楼梯上,斜向导轨的上导轨板与水平C形导轨的上导轨板衔接,斜向导轨的下导轨板与停靠导轨的下导轨板衔接,变轨系统包括调整板和变轨升降单元,调整板一端与水平C形导轨的下导轨板转动连接且在变轨升降单元的驱动下沿水平方向的轴转动,调整板另一端设置两个工作位:第一工作位为在斜向导轨的下导轨板与停靠导轨的下导轨板衔接处与斜向导轨下导轨板接触,第二工作位为与斜向导轨的上导轨板接触;上箱体与下箱体固定连接,减速器和电动机设置于下箱体上且减速器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主动轮设置于U形上箱体的内壁表面且位于导轨的上导轨板和下导轨板之间,减速器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与主动轮连接。采用上述导轨,变轨升降单元包括电机座、电机、连杆、凸轮,其中电机座设置于水平C形导轨的上导轨板上,电机设置于电机座上,凸轮设置于电机座的侧壁上且与电机驱动轴连接,连杆包括垂直设置的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末端与凸轮接触,下连杆末端与调整板侧壁连接。采用上述导轨,该装置还包括第二U形上箱体、从动轮、导向轮,其中第二U形上箱体与U形上箱体连接,从动轮设置于第二U形上箱体的内壁表面且位于导轨的上导轨板和下导轨板之间,导向轮设置于从动轮的从动轮轴上且沿导轨方向转动。采用上述导轨,U形上箱体、第二U形上箱体侧壁上设置可转动的导柱。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在楼梯平台处设置水平C形导轨、停靠导轨,并用变轨系统进行控制使得水平C形导轨、停靠导轨可以分别与斜向导轨连通,当在楼梯平台处停靠时停至停靠导轨方便位于水平C形导轨上的驱动装置通过;第二,设置从动轮、导向轮、导柱,当驱动装置运行方向偏离轨道的轴线方向,偏离方向对侧的导向轮即可以与轨道作用,调整驱动装置运行方向。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场景运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导轨滑线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调整板位于第一工作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调整板位于第二工作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变轨升降单元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轨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传动齿轮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与导轨配合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导向轮安装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导向轮细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图3,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包括导轨、驱动装置、载人座椅、电刷、供电系统线路40,其中导轨包括斜向导轨10、水平C形导轨11、停靠导轨12和变轨系统,驱动装置包括U形上箱体29、下箱体20、主动轮28、减速器21、电动机22、传动齿轮组,载人座椅设置于驱动装置上,供电系统线路铺设于导轨一侧,电刷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用电单元连接且与供电系统线路40接触。结合图4、图5、图6、图7,导轨均包括上导轨板、下导轨板和连接上、下导轨板的连接壁,水平C形导轨11和停靠导轨12设置于楼梯平台上,水平C形导轨11的下导轨板叠放在停靠导轨12的上导轨板上,斜向导轨10设置于楼梯上,斜向导轨10的上导轨板与水平C形导轨11的上导轨板衔接,斜向导轨10的下导轨板与停靠导轨12的下导轨板衔接,变轨系统包括调整板30和变轨升降单元,调整板30一端与水平C形导轨11的下导轨板转动连接且在变轨升降单元的驱动下沿水平方向的轴转动,调整板20另一端设置两个工作位:第一工作位为在斜向导轨10的下导轨板与停靠导轨12的下导轨板衔接处与斜向导轨10下导轨板接触,如图4所示;第二工作位为与斜向导轨10的上导轨板接触,如图5所示。调整板30与水平C形导轨11间的转动轴上设置扭簧33。结合图7,导轨采用工字13,在工字钢下导轨板上表面的连接壁两侧设置齿条14,齿条一侧设置尼龙垫15,尼龙垫15起到缓冲主动轮28和从动轮25。在楼梯平台上的水平C形导轨11设置于停靠导轨12上方,同时水平C形导轨11的长度要短于停靠导轨12的长度,水平C形导轨11的进载人座椅端和出载人座椅端叠放在停靠导轨12的相应端口的上导轨板上。在进载人座椅端,水平C形导轨11的上下导轨板、停靠导轨12的上导轨板端部齐平,停靠导轨12的下导轨板超出水平C形导轨11的上下导轨板;在出载人座椅端,水平C形导轨11的下导轨板、停靠导轨12的上下导轨板端部齐平,水平C形导轨11的上导轨板超出水平C形导轨11的下导轨板。斜向导轨的上导轨板与水平C形导轨11的上导轨板衔接,斜向导轨10的下导轨板与停靠导轨12的下导轨板衔接。结合图6,变轨系统包括调整板30和变轨升降单元,变轨升降单元包括电机座35、电机34、连杆32、凸轮31,其中电机座35设置于水平C形导轨11的上导轨板上,电机34设置于电机座35上,凸轮31设置于电机座35的侧壁上且与电机34驱动轴连接,连杆32包括垂直设置的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末端与凸轮31接触,下连杆前端与上连杆前端固定连接且夹角成90°下连杆末端与调整板30侧壁连接。斜向导轨10上导轨板靠近水平C形导轨11处设置连杆狭缝,连杆狭缝处的工字钢13的连接壁缺失。下连杆穿过连杆狭缝与调整板固定连接。凸轮31周向曲率不同,凸轮31在电机34的驱动下转动。在进载人座椅端,由于曲率的不同,当曲率较小的地方抵压在上连杆末端,可以将上连杆的末端压低,上连杆末端压低其前端抬高且带动下连杆向斜上方向移动,使得调整板30的另一端处于第一工作位处。当凸轮曲率较大的地方抵押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驱动装置、载人座椅、电刷、供电系统线路(40),其中导轨包括斜向导轨(10)、水平C形导轨(11)、停靠导轨(12)和变轨系统,驱动装置包括U形上箱体(29)、下箱体(20)、主动轮(28)、减速器(21)、电动机(22)、传动齿轮组,载人座椅设置于驱动装置上,供电系统线路铺设于导轨一侧,电刷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用电单元连接且与供电系统线路(40)接触;导轨均包括上导轨板、下导轨板和连接上、下导轨板的连接壁,水平C形导轨(11)和停靠导轨(12)设置于楼梯平台上,水平C形导轨(11)设置于停靠导轨(12)上方,斜向导轨(10)设置于楼梯上,斜向导轨(10)的上导轨板与水平C形导轨(11)的上导轨板衔接,斜向导轨(10)的下导轨板与停靠导轨(12)的下导轨板衔接,变轨系统包括调整板(30)和变轨升降单元,调整板(30)一端与水平C形导轨(11)的下导轨板转动连接且在变轨升降单元的驱动下沿水平方向的轴转动,调整板(20)另一端设置两个工作位:第一工作位为在斜向导轨(10)的下导轨板与停靠导轨(12)的下导轨板衔接处与斜向导轨(10)下导轨板接触,第二工作位为与斜向导轨(10)的上导轨板接触;上箱体(29)与下箱体(20)固定连接,减速器(21)和电动机(22)设置于下箱体(20)上且减速器(21)与电动机(22)的输出轴相连,主动轮(28)设置于U形上箱体(29)的内壁表面且位于导轨的上导轨板和下导轨板之间,减速器(21)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与主动轮(2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驱动装置、载人座椅、电刷、供电系统线路(40),其中导轨包括斜向导轨(10)、水平C形导轨(11)、停靠导轨(12)和变轨系统,驱动装置包括U形上箱体(29)、下箱体(20)、主动轮(28)、减速器(21)、电动机(22)、传动齿轮组,载人座椅设置于驱动装置上,供电系统线路铺设于导轨一侧,电刷输出端与驱动装置用电单元连接且与供电系统线路(40)接触;导轨均包括上导轨板、下导轨板和连接上、下导轨板的连接壁,水平C形导轨(11)和停靠导轨(12)设置于楼梯平台上,水平C形导轨(11)设置于停靠导轨(12)上方,斜向导轨(10)设置于楼梯上,斜向导轨(10)的上导轨板与水平C形导轨(11)的上导轨板衔接,斜向导轨(10)的下导轨板与停靠导轨(12)的下导轨板衔接,变轨系统包括调整板(30)和变轨升降单元,调整板(30)一端与水平C形导轨(11)的下导轨板转动连接且在变轨升降单元的驱动下沿水平方向的轴转动,调整板(20)另一端设置两个工作位:第一工作位为在斜向导轨(10)的下导轨板与停靠导轨(12)的下导轨板衔接处与斜向导轨(10)下导轨板接触,第二工作位为与斜向导轨(10)的上导轨板接触;上箱体(29)与下箱体(20)固定连接,减速器(21)和电动机(22)设置于下箱体(20)上且减速器(21)与电动机(22)的输出轴相连,主动轮(28)设置于U形上箱体(29)的内壁表面且位于导轨的上导轨板和下导轨板之间,减速器(21)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与主动轮(2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变轨升降单元包括电机座(35)、电机(34)、连杆(32)、凸轮(31),其中电机座(35)设置于水平C形导轨(11)的上导轨板上,电机(34)设置于电机座(3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召李凯于存贵李强菅润基刘华莹贾文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