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吸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16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贴合吸头,包括真空吸附体及贴合压辊,所述真空吸附体及贴合压辊与一可转动件相连接,所述可转动件上方设有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一侧端通过一T形板连接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上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可在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控制下实现第一倾斜角度、第二倾斜角度的调整,所述可转动件的另一侧端与吸头安装板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真空吸附体吸附剥离膜后,控制吸头下降,由贴合压辊将剥离膜压在产品表面,由于设第一、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可有效应对带有凹槽面的产品表面,避免了吸头与产品边角的碰撞。

A kind of fitted suction hea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joint suction head, including vacuum adsorption and laminating roller, the vacuum adsorption and laminating roller and a rotatable member connected to the rotatable memb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tilt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rotatable member is connected with second side tilt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through a T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inclined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through a connecting plat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ilt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rotatable member can adjust the mechanism, in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tilt angle and tilt angle of the second control second tilt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under the angle adjustment of the rotatable member the other side end and the suction head mounting plate is movably connected.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vacuum adsorption adsorption stripping film, control suction head decreased by laminating roller stripping film pressu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because the first, second tilt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groov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to avoid the suction head and corner collision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吸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贴合
,具体涉及一种贴合吸头。
技术介绍
应用于触控面板生产工艺中所有需要贴覆保护膜及制程膜等作业时,通常会使用贴合进行贴合。例如LCD、触控板、ITO导电玻璃、CoverLens、OGS、PMMA等贴膜制程中经常使用贴合进行贴膜。但目前的贴合的吸头设计不够合理,仅能在平面的产品的进行贴合膜,对于有凹槽表面的贴合膜操作,无法实现贴合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凹槽表面进行膜贴合的贴合吸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贴合吸头,包括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所述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与一可转动件相连接,所述可转动件的上方设有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的一侧端通过一T形板连接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上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可在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控制下实现第一倾斜角度、第二倾斜角度的调整,所述可转动件的另一侧端与吸头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贴合压辊的两端与所述可转动件相固定连接。所述贴合压辊的压合面包设有胶套。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采用气缸。本专利技术通过包括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所述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与一可转动件相连接,所述可转动件的上方设有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的一侧端通过一T形板连接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上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可在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控制下实现第一倾斜角度、第二倾斜角度的调整,所述可转动件的另一侧端与吸头安装板活动连接,从而在由真空吸附体将剥离后膜吸附后,控制吸头下降并定位后贴合位置后,由所述贴合压辊将吸附的膜压在产品的表面,特别是由于设有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可有效地应对带有凹槽面的产品表面,有效的避免了吸头与产品边角的碰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合的吸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合的吸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2,一种贴合吸头,包括连接真空发生器、并具有多个吸附孔的真空吸附体2以及贴合压辊1,所述真空吸附体2以及贴合压辊1与一可转动件10相连接,所述可转动件10的上方设有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3、所述可转动件10的一侧端通过一T形板7连接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4,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3的上端通过连接板6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4,所述可转动件10可在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3、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4的控制下实现第一倾斜角度、第二倾斜角度的调整,从而可以带动所述真空吸附体2以及贴合压辊1同步倾斜调整位置,所述可转动件10的另一侧端与吸头安装板5活动连接,具体的,可以是通过转动轴组件8相连接,即所述吸头安装板5与所述可转动轴组件8的轴套相固定连接,所述真空吸附体2同样地与所述转动轴组件8的轴套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3固定在所述吸头安装板5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3的上端通过连接板6连接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4的上端,所述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4下端通过一T形板7连接所述可转动件10,从而实现利用所述第一、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实现对真空吸附体2以及贴合压辊1进行两个预设角度的调整。其中,在具体实现上,所述贴合压辊的两端与所述可转动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可转动件10包括两个侧板,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所述可转动轴组件8两端与所述可转动件10的两个侧板相连接,所述贴合压辊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侧板,所述T形板7与所述两个侧板的相连接固定,所述吸头安装板5的下端与所述可转动轴组件的轴套相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压辊1的压合面(即贴合压辊的中部)包设有胶套13。具体实现上,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采用气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类似气缸作用的装置或器件来实现相应的调整功能,并不限于采用气缸实现。本专利技术真空吸附体在吸膜后,膜片9的一部分吸在真空吸附体2上,另一端伸向所述贴合压辊1,通过贴合压辊下降与贴合平台接触后,真空吸附体释放真空,由所述贴合压辊将膜片贴在产品上,实现贴膜,通过使用不同种类气缸完成吸取,滚压轮下降贴合,一次倾斜,二次倾斜。普通贴膜吸头机构没有倾斜或者只有一次倾斜,贴合定位精度不够,且无发贴合异形产品。本专利技术通过二次倾斜,其定位贴合精度高,在遇到空间狭小,或者异形膜片时,二次倾斜就可以精确完成贴合。本专利技术通过包括有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所述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与一可转动件相连接,所述可转动件的上方设有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的一侧端通过一T形板连接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上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可在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控制下实现第一倾斜角度、第二倾斜角度的调整,所述可转动件的另一侧端与吸头安装板活动连接,从而在由真空吸附体将剥离后膜吸附后,控制吸头下降并定位后贴合位置后,由所述贴合压辊将吸附的膜压在产品的表面,特别是由于设有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可有效地应对带有凹槽面的产品表面,有效的避免了吸头与产品边角的碰撞。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贴合吸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贴合吸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所述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与一可转动件相连接,所述可转动件的上方设有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的一侧端通过一T形板连接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上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可在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控制下实现第一倾斜角度、第二倾斜角度的调整,所述可转动件的另一侧端与吸头安装板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吸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所述真空吸附体以及贴合压辊与一可转动件相连接,所述可转动件的上方设有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的一侧端通过一T形板连接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上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可转动件可在所述第一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倾斜角度调整机构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方润泰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