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97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滑轨中的下滑轨前部的滑道行程调节挡片;一轴设在滑轨中的上滑轨上的行程调节支架,行程调节支架具有与坐垫骨架侧板邻近的第一端和与滑道行程调节挡片邻近的第二端;一在乘坐状态下,迫使行程调节支架复位的弹性元件;当易进入座椅处于易进入状态时,坐垫骨架侧板翻转过程中将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压下,第二端抬起高于滑道行程调节挡片的最高面,延长座椅的行程;当易进入座椅处于乘坐状态时,弹性元件释放,迫使行程调节支架复位,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上升,第二端下降至低于滑道行程调节挡片的最高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

A gear switch mechanism that is easily accessible to the seat

An easy entry point switching mechanism, including retaining sea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ide rail travel: set in the front of slide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retaining piece; on a slide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 stroke adjustment bracket, stroke adjustment bracket has a first end adjacent to the seat skeleton side and second adjacent block the end and the slide stroke adjustment; a ride in the state, the elastic element force stroke adjustment bracket reset; when the seat is in easy easy to enter into the state, the first end of the pressing cushion frame side plate turnover process will support the stroke adjustment, the highest surface raised above second end slide stroke adjustment baffle, extended seat travel when the seat is in; easy to enter a state, the elastic element release force stroke adjustment bracket reset, the end of the stroke adjustment of the support increased, decreased to second end The highest surface of the block is lower than the stroke of the slidewa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SUV和MPV车型的发展,对于拥有三排座椅的汽车,第二排座椅具有易进入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现有的整椅倾滑礼让形式的易进入功能座椅滑动行程比较短,对于体型大的乘客难以实现易进易出。如果使用较长的滑轨,则会影响到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本申请人于2017年3月28日提交了一份名称为“一种具有易进入联动结构的座椅”,申请号为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提供一种在易进入状态下,座椅滑动行程更长,方便后排乘客自由的进出,在座椅正常使用状态下,座椅滑动行程没有变化,安全性得到提高的方案,但是其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易进入座椅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进入时座椅滑动行程长、乘坐时滑动行程符合舒适性和安全性规范的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滑轨中的下滑轨前部的滑道行程调节挡片;一轴设在所述滑轨中的上滑轨上的行程调节支架,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具有与坐垫骨架侧板邻近的第一端和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邻近的第二端;一在乘坐状态下,迫使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复位的弹性元件;当易进入座椅处于易进入状态时,所述坐垫骨架侧板翻转过程中将所述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压下,第二端抬起高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的最高面,延长座椅的行程,所述弹性元件蓄能;当易进入座椅处于乘坐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释放,迫使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复位,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上升,第二端下降至低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的最高面受所述行程调节挡片的限制,缩短座椅前后调节行程。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上滑轨上安装有一上轨支架,所述行程调节支架通过一销轴轴设在所述上轨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为一扭簧,所述扭簧卷绕在所述销轴上,该扭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上轨支架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行程调节支架上。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坐垫骨架侧板接触的弧状凸点和供所述坐垫骨架侧板压下的平台,所述坐垫骨架侧板通过所述平台将所述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压下。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接触的挡点和一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向所述上轨支架方向延伸,在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复位状态下,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上轨支架接触,对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复位角度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具有一固定连接部、一平坦部和一倾斜部,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滑轨中的下滑轨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倾斜部设置在所述平坦部邻近所述行程调节支架的一端,所述倾斜部的最高点与所述平坦部的上表面同平面。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一个行程调节支架和一个滑道行程调节挡片就解决了易进入时座椅滑动行程长、乘坐时滑动行程符合舒适性和安全性规范的问题,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也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至图6为本技术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在整椅倾滑礼让过程中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7和图8为本技术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在乘坐状态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在乘坐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在乘坐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图中给出的本技术的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包括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行程调节支架200和扭簧300。在上滑轨430上安装有一上轨支架410,行程调节支架200通过一销轴210轴设在上轨支架410上;扭簧300卷绕在销轴210上,该扭簧300的一端作用在上轨支架410上,另一端作用在行程调节支架200上。行程调节支架200具有与坐垫骨架侧板500邻近的第一端220和与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邻近的第二端230;在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一端220设置有与坐垫骨架侧板500接触的弧状凸点240和供坐垫骨架侧板500压下的平台250。在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设置有与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接触的挡点260和一限位凸起270,限位凸起270向上轨支架410方向延伸。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具有一固定连接部110、一平坦部120和一倾斜部130,固定连接部110与滑轨400中的下滑轨420前部固定连接,倾斜部130设置在平坦部120邻近行程调节支架200的一端,倾斜部130的最高点与平坦部120的上表面同平面。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3至图6,当座椅的地板锁被解锁抬升时,坐垫骨架侧板500绕转轴510顺时针转动。坐垫骨架侧板500转动过程中,坐垫骨架侧板500的前端520逐渐压在行程调节支架200第一端220的平台250上,并逐渐将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一端220压下。根据杠杆作用,行程调节支架200绕销轴210逆时针转动,致使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逐渐被抬起。当座椅被完全抬升到位后,坐垫骨架侧板500的前端520将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一端220完全压下,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被完全抬起,使得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的挡点260高于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的最高面。此时向前推动座椅,由于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的挡点260高于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的最高面,座椅向前推动过程中,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的挡点260不会碰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这样座椅在易进入状态下行程加长,方便后排乘客进出。此过程扭簧300蓄能。当后排乘客进出后,向后拉动座椅,行程调节支架200跟随向后移动,在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的挡点260的投影完全离开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后,座椅抬升支撑结构500被解锁,座椅在其扭簧的回复力作用下下降至乘坐状态,坐垫骨架侧板500绕转轴510逆时针转动,失去对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一端220的限制,在扭簧300的回复力作用下,行程调节支架200绕销轴210顺时针转动,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一端220上升,第二端230下降至初始位置(参见图7和图8),在初始位置时,由于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的限位凸起270受到上轨支架410的限制,行程调节支架200不会再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一端220不会再上升,第二端230不会再下降。此时座椅向前滑动到最前端位置时,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的挡点260由于受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中的倾斜部130限制,不会再向前运动,使得整个座椅在乘坐时的前后调节在安全范围之内。参见图9和图10,当座椅处于最前端位置时,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的挡点260与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中的倾斜部130的接触点A与接触点A所在圆弧中心的连线L2和接触点A与销轴210中心的连线L1之间的夹角为β,sinβ小于行程调节支架200的第二端230的挡点260与滑道行程调节挡片100中的倾斜部130之间的摩擦系数μ,实现行程调节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滑轨中的下滑轨前部的滑道行程调节挡片;一轴设在所述滑轨中的上滑轨上的行程调节支架,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具有与坐垫骨架侧板邻近的第一端和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邻近的第二端;一在乘坐状态下,迫使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复位的弹性元件;当易进入座椅处于易进入状态时,所述坐垫骨架侧板翻转过程中将所述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压下,第二端抬起高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的最高面,延长座椅的行程,所述弹性元件蓄能;当易进入座椅处于乘坐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释放,迫使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复位,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上升,第二端下降至低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的最高面受所述行程调节挡片的限制,缩短座椅前后调节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滑轨中的下滑轨前部的滑道行程调节挡片;一轴设在所述滑轨中的上滑轨上的行程调节支架,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具有与坐垫骨架侧板邻近的第一端和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邻近的第二端;一在乘坐状态下,迫使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复位的弹性元件;当易进入座椅处于易进入状态时,所述坐垫骨架侧板翻转过程中将所述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压下,第二端抬起高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的最高面,延长座椅的行程,所述弹性元件蓄能;当易进入座椅处于乘坐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释放,迫使所述行程调节支架复位,行程调节支架的第一端上升,第二端下降至低于所述滑道行程调节挡片的最高面受所述行程调节挡片的限制,缩短座椅前后调节行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进入座椅的挡点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滑轨上安装有一上轨支架,所述行程调节支架通过一销轴轴设在所述上轨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为一扭簧,所述扭簧卷绕在所述销轴上,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春许晓鹏陶惠家陆旭峰张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