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方剂、制剂及制备方法。该中药方剂主要由以下各原料药制成:泽兰、侧伯叶、黄柏、大黄、艾叶、黄连、透骨草、苍耳子和蒲公英。本申请还提供了包括上述中药方剂的制剂,即为洗剂、搽剂、膏剂、涂剂、酊剂、糊剂、气雾剂、喷雾剂、散剂、涂膜剂、凝胶剂和贴剂中的一种。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方剂及制剂不仅可以防止血栓形成,而且,还可以延长凝血时间,可用于预防、治疗因术后制动、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的静脉血栓及由长期卧床患者皮肤表面的湿疹。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anti venous thrombosis
The applica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rticular to a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nti venous thrombos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 eupatene, side primary leaf, phellodendron bark, rhubarb, coptis root, mugwort leaf, lopseed, Xanthium and dandel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the preparation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kind of lotion, liniment, ointment, lotion, tincture, paste, aerosol, spray, powder, coating agent, gel and patch in.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reparation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prevent thrombosis, and can prolong the clotting time, can be us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venous thrombosis caused by braking, bedridden, high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s such as postoperative and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 skin ecze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方剂、制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方剂、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临床证实,在栓塞性疾病中,血栓栓塞约占99%以上,其中静脉血栓占大部分。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症占肺动脉栓塞症的90%左右,造成肺血栓栓塞症的栓子中95%以上来自下肢膝部以上的深静脉。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国外报道肺栓塞(PTE)的年发病率约为5/10000,深静脉栓塞(DVT)的年发病率为1/1000,是美国第三位死亡原因。血栓形成的病因是血液在流动状态下由于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因子激活导致血液发生凝固。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病死率最高的原因之一,如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的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肢体栓塞等。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有预防血栓形成和将已形成的血栓溶解。溶栓治疗对重要器官的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有极其重要作用。其目的是尽快溶解体内重要器官(如脑,心脏,肺等)动脉的血栓,促进血管再通,保护缺血器官的功能,降低疾病的病死率。例如,临床研究表明,溶栓治疗在急性心梗发作6小时内应用效果最佳。然而,溶栓治疗的出血并发症,尤其是脑出血是限制溶栓治疗的重要原因。血栓性疾病的防治目的在于改善高凝状态、再疏通或重建血流通路,以防止组织缺血、坏死。防治措施大体上包括抗凝疗法、溶栓疗法、抗血小板疗法等。预后取决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治疗是否及时。肝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水蛭素以及达那肝素、艾卓肝素、利伐沙班、希美加曲等新药是抗凝疗法常用的药,可以减少血浆粘度、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但上述诸药临床治疗效果不十分明显,治疗周期长,且收费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诸多困难和痛苦。而且,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用量过多时还可能存在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治疗静脉血栓的方法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恢复起来比较慢,费用高,容易留下后遗症。因此如何结合祖国传统医学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经检索,将中药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较少,如中国专利申请201610100055.9即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括原料药党参、大枣、肉桂、延胡索、桃仁、薏苡仁、焦山楂、鸡血藤。该药物组合物组方精简,疗效确切,易于制备,具有奏清热化湿,行气散瘀,活血通络的显著疗效,是一种预防和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但该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鉴于此,提供一种可有效预防各种类型静脉血栓的中药方剂及制剂是中医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方剂及制剂,使其可针对住院患者手术后制动、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的静脉血栓起到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方剂及其制剂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方剂,其主要由以下原料药制成:泽兰、侧伯叶、黄柏、大黄、艾叶、黄连、透骨草、苍耳子和蒲公英。优选地,所述中药方剂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25g,侧伯叶15-25g,黄柏10-25g,大黄10-25g,艾叶10-25g,黄连10-25g,透骨草10-25g,苍耳子1-8g,蒲公英15-25g。优选地,制成所述中药方剂的原料药还包括青黛和冰片。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青黛和冰片制得的中药方剂提取液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的重量。进一步优选地,制成所述中药方剂的原料药还包括青黛1-8g,冰片1-8g。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药方剂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25g,侧伯叶15-20g,黄柏10-20g,大黄10-20g,艾叶10-20g,黄连10-20g,透骨草10-20g,苍耳子1-6g,蒲公英15-20g,青黛1-8g,冰片1-8g。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药方剂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g,侧伯叶15g,黄柏10g,大黄10g,艾叶10g,黄连10g,透骨草10g,苍耳子5g,蒲公英15g,青黛5g,冰片3g。本申请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任一项中药方剂的制剂,其为外用制剂,优选为洗剂、搽剂、膏剂、涂剂、酊剂、糊剂、气雾剂、喷雾剂、散剂、涂膜剂、凝胶剂和贴剂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制剂为外用液体制剂洗液、涂剂、酊剂、气雾剂、喷雾剂和涂膜剂中的一种;更进一步优选为洗液、涂剂和喷雾剂中的一种;最优选为洗剂。上述制剂中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防腐剂、矫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稳定剂、缓冲剂、pH值调节剂。本专利技术中,中药方剂的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极为关键,在获知上述各组分及配比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采用各种常规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来提取有效成分,如煎煮法、水提醇沉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优选为煎煮法或水提醇沉法。优选地,以煎煮法制得所述中药方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药与水以重量比为1:(10-50)的比例混合后先于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再文火煮1-3h,过滤,所得滤液冷却后将青黛、冰片加入,即为目标中药方剂的提取液。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原料药与水以重量比为1:10,文火煮的时间为1h。优选地,以煎煮法制得所述中药方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药与水以1:(10-50)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60℃加热1-2h,然后再加热回流1-3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上述过程0-3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即为目标中药方剂的提取液。进一步优选地,将各原料药与水以1:(10-50)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60℃加热1-2h,然后再加热回流2-3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上述过程2-3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即为目标中药方剂的提取液。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原料药中含有青黛和冰片时,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除青黛、冰片外的各原料药与水以1:(10-50)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60℃加热1-2h,然后再加热回流2-3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上述过程2-3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冷却至常温后加入配方量的青黛和冰片,搅拌均匀后即为目标中药方剂的提取液。优选地,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得所述中药方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药与水以1:(10-50)重量比混合后先于40-60℃加热1-2h,然后再加热回流2-3h,过滤后将固体重复上述过程2-3次,合并过滤后所得提取液,最后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除去提取液中的杂质,其中,沉淀用乙醇的浓度为70-90%(g/mL)。优选地,本申请提供的上述中药方剂及其提取物、含有上述中药方剂的制剂在预防、治疗静脉血栓方面的应用。其中,本申请所述中药方剂的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及方解如下:泽兰: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鞣质等;药理作用为活血通经、利尿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瘀腹痛,水肿。侧伯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其中有杜松酸、侧柏酮等;药理作用为止血、抗菌、祛风湿、散除肿毒;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血、尿血。黄柏:主要成分含小蘖硷、黄柏桐、黄柏内酯、白鲜内酯;药理作用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方剂,其主要由以下各原料药制成:泽兰、侧伯叶、黄柏、大黄、艾叶、黄连、透骨草、苍耳子和蒲公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药方剂,其主要由以下各原料药制成:泽兰、侧伯叶、黄柏、大黄、艾叶、黄连、透骨草、苍耳子和蒲公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方剂,其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25g,侧伯叶15-25g,黄柏10-25g,大黄10-25g,艾叶10-25g,黄连10-25g,透骨草10-25g,苍耳子1-8g,蒲公英15-25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方剂,所述原料药还包括青黛1-8g,冰片1-8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方剂,其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25g,侧伯叶15-20g,黄柏10-20g,大黄10-20g,艾叶10-20g,黄连10-20g,透骨草10-20g,苍耳子1-6g,蒲公英15-20g,青黛1-8g,冰片1-8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方剂,其由以下重量的各原料制成:泽兰10g,侧伯叶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红玉,沈增贵,
申请(专利权)人:邓红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