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8367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以重量份表示,主要由20~30份RH‑40、10~20份乙酸乙酯、0.5~2份特比萘芬,0.01~0.1份双甲脒,0.01~0.1份丙酸氯倍他,足量蒸馏水组成。其制备方法为,1)均匀混合特比萘芬,双甲脒索,丙酸氯倍他,RH‑40;2)充分熔融后,开动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50~200rpm;3)待温度达40~60℃后,停止搅拌,加入乙酸乙酯,继续搅拌,持续30min;4)停止搅拌,滴加40~60℃热蒸馏水,滴加完成后,保温1h;5)降温,加入杀菌剂,继续搅拌;6)降温至过滤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乳无急性毒性反应,无刺激性,无过敏反应,是一种品质稳定、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所述制备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的方法工艺简单且质量可控,抗菌效果良好,有望应用于临床。

A compound chlorosomioso propionate nanosca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乳制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乳液(nanoemulsion)又称微乳液(microemulsion),是由水、油、EL-40和1,2-丙二醇等自发形成,粒径为1~100nm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体系.一般来说,纳米乳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包油型纳米乳(O/W)、油包水型纳米乳(W/O以及双连续型纳米乳(B.C),1943年由Hoar和Schulman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这一分散体系。直到1959年,Schulman才提出“microemulsion”这一概念。此后,纳米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纳米乳化技术已渗透到日用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成为当今国际上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研究领域。纳米乳具有许多其它制剂无可比拟的优点:①为各向同性的透明液体,属热力学稳定系统,经热压灭菌或离心也不能使之分层;②工艺简单,制备过程不需特殊设备,可自发形成,纳米乳粒径一般为1~100nm;③黏度低,可减少注射时的疼痛;④具有缓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表示,主要由20~30份RH‑40、10~20份乙酸乙酯、0.5~2份特比萘芬,0.01~0.1份双甲脒,0.01~0.1份丙酸氯倍他,足量蒸馏水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表示,主要由20~30份RH-40、10~20份乙酸乙酯、0.5~2份特比萘芬,0.01~0.1份双甲脒,0.01~0.1份丙酸氯倍他,足量蒸馏水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表示,所述RH-40为23份、乙酸乙酯为15.4份、特比萘芬为1份、双甲脒为0.05、丙酸氯倍他为0.05,以及蒸馏水为54.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四口烧瓶中加入RH-40,丙酸氯倍他索,特比萘芬,双甲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2)在水浴条件下固定四口烧瓶,将水温保持在40~60℃,待原料充分熔融后,开动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迪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泠汐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