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716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阶段:将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以第一混合转速于第一时长下混合;第二阶段:将经过第一阶段处理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1%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二混合转速于第二时长下混合;第三阶段:将经过第二阶段处理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2%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三混合转速于第三时长混合;其中,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三时长,第一混合转速≥第二混合转速≥第三混合转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粉末质量,改善了粉末流动性,提高粉末抗氧化性及粒度、成分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烧结钕铁硼材料应用领域,涉及一种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
技术介绍
在烧结钕铁硼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烧结用的原料粉末的制备至关重要。原料粉末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气流磨磨粉,从气流磨出来的粉料是不均匀的,有三种不均匀性:第一是成分不均匀,先出来的粉料成分和后出来的粉料的成分有所不同;第二是粉末颗粒尺寸不均匀,先出来的粉料颗粒尺寸偏小,后出来的粉料尺寸偏大;第三是粉末颗粒形状不均匀。这三种不均匀性对后续工艺和磁体产品质量的均匀一致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一般需要进行混粉,混粉的目的是使粉末的成分、尺寸、颗粒外形从总体上达到均匀一致。目前的粉末混合添加粉末改性添加剂的方法为液体添加剂按其整批细粉的添加剂比例一次加入,这种添加方式下,液状的添加剂大量的聚集在上层粉末上,在后续的混粉过程中很难完全包裹整批粉末的颗粒表面上,这样就会造成混后细粉颗粒表面的添加剂薄膜分布差,不仅容易造成取向成型的稳定性差进而产生较多比例的压坯坏料,而且会导致粉末氧化,磁体性能严重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粉末混合与改性添加剂添加之间的配合作用,采用了阶梯式分步的细粉混合方法,解决了粉末流动性差,易氧化,均匀性差,由此造成压制成型困难、压坯坏料增多、磁体氧化变形、性能稳定性差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包括:第一阶段:将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在混合机内,以第一混合转速于第一时长下混合;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1%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二混合转速于第二时长下混合;第三阶段:经过第二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2%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三混合转速于第三时长混合;其中,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三时长,所述第一混合转速≥第二混合转速≥第三混合转速。优选的是,所述的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中,所述第二阶段中,经过第一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5-15min。优选的是,所述的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中,所述第三阶段中,经过第二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10-20min。优选的是,所述的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中,所述第一混合转速设定为10-14秒/转,所述第二混合转速设定为6-10秒/转,所述第三混合转速设定为4-8秒/转。优选的是,所述的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中,所述第一时长为15-25min,所述第二时长为30-50min,所述第三时长为50-70min。优选的是,所述的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中,所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于真空压力0.5Pa下进行。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改变粉末混合与改性添加剂添加之间的配合作用,采用阶梯式的细粉混合工艺,即粉末在混合机内先干混,此阶段目的是加强气流磨粉末颗粒间的对流、剪切、扩散混合运动,为添加剂更均匀地包裹在粉末颗粒表面提供基础;然后将一定量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内,此改性添加剂随着粉末混合机制的作用,渐渐扩散到粉末颗粒间;第二阶段混合后,粉末静置,释放粉末颗粒间的静电力,防止粉末颗粒在下一混合阶段中产生过多的静电力而造成粉末粒度与成分等分布的不均匀现象;最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改性添加剂,混合一段时间。这种阶梯式的混合方法,与传统的混合方法对比,混合效率不变甚至可以提高,在粉体质量方面,改性添加剂能够充分包覆粉末颗粒,弥补了整体一次添加后包覆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粉末的抗氧化性、改善了粉末流动性,对粉末的压制成型及磁体的性能稳定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包括:第一阶段:将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在混合机内,以第一混合转速于第一时长下混合;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1%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二混合转速于第二时长下混合;第三阶段:经过第二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2%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三混合转速于第三时长混合;其中,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三时长,所述第一混合转速≥第二混合转速≥第三混合转速。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混合的过程中一般添加粉末改性添加剂,这些改性添加剂一般是由一种或几种具有润滑作用的矿物油(润滑油)与稀释溶剂混合而成,具有较强的包覆能力和润滑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改善Nd-Fe-B粉末颗粒表面的物理特性,降低粉末表面能,起到防氧化作用,另一方面这层润滑剂薄膜可以增加粉末颗粒的流动性和移动性,起到润滑剂作用,同时也减弱粉末颗粒之间的静磁作用,减少粉末颗粒之间的团聚性。由于润滑剂具有润滑剂和分散剂的作用,有利于磁粉的取向、压实成型,所以,润滑剂可以提高压型的取向度和密度,从而为获得高性能磁体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阶段中,经过第一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5-15min。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阶段中,经过第二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10-20min。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转速设定为10-14秒/转,所述第二混合转速设定为6-10秒/转,所述第三混合转速设定为4-8秒/转。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长为15-25min,所述第二时长为30-50min,所述第三时长为50-70min。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于真空压力0.5Pa下进行。这样,粉末的氧化性大大降低,烧结钕铁硼材料性能更加优异。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现提供如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以38SH烧结钕铁硼材料做的验证,按配方配出600Kg原材料,其中铁棒要除锈,稀土材料要无油、无潮、无锈,通过真空熔炼(SC)将配好的原材料中频感应加热熔化金属,然后通过中间包浇注到旋转的水冷冷却辊上,最终获得片状的具有柱状晶结构的快淬钕铁硼合金,合格后的合金薄片放入氢破炉中,通入氢气,氢破碎的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0.066-0.098MPa,吸氢反应时间4h,氢气会与富钕相和主相发生强烈的吸氢反应,生成大晶格常数的Nd2Fe14BHx和NdH3,使显微组织体积膨胀,造成甩片爆裂成平均粒径为200-300μm的疏松粉末,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阶段:将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在混合机内,以第一混合转速于第一时长下混合;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1%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二混合转速于第二时长下混合;第三阶段:经过第二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2%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三混合转速于第三时长混合;其中,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三时长,所述第一混合转速≥第二混合转速≥第三混合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阶段:将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在混合机内,以第一混合转速于第一时长下混合;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1%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二混合转速于第二时长下混合;第三阶段:经过第二阶段处理后,首先将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静置,之后将占所述用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粉末的重量0.05-0.2%的改性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机中,以第三混合转速于第三时长混合;其中,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三时长,所述第一混合转速≥第二混合转速≥第三混合转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混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海刘月玲
申请(专利权)人: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