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79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栏,包括: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立柱,至少一个所述立柱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立柱的延长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护板,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连接,且可相对所述立柱沿所述立柱的延长方向往复运动;及定位组件,包括壳体和定位柱,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护板连接,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壳体且可伸入所述定位孔。该护栏既具有一般护栏装置的用途,又可以改变第一护板的高度来满足不同防护高度的需求,灵活性高,适用范围更广,且操作便捷,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栏
本技术涉及防护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栏。
技术介绍
护栏是主要用于道路、工厂、车间、仓库、停车场、商业区、公共场所、住宅阳台等场合中对设备或人进行保护与防护的设施。此类产品日趋发展成熟,成为建材行业的重要分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样式不断增多。但是传统的护栏,特别是住宅阳台上的护栏,防护高度都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满足调整防护高度的需求,使用范围单一,一般只能更换不同高度的护栏或通过其他机构来提高护栏的整体高度以对应不同高度的防护需求,十分麻烦,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传统护栏无法改变防护高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改变防护高度的护栏。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护栏,包括: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立柱,至少一个所述立柱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立柱的延长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护板,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连接,且可相对所述立柱沿所述立柱的延长方向往复运动;及定位组件,包括壳体和定位柱,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护板连接,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壳体且可伸入所述定位孔。本技术的护栏,通过间隔相对设置的立柱固定于目标位置,第一护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立柱活动连接,因此可沿立柱的延长方向往复运动,从而改变第一护板的高度,然后通过使定位柱伸入立柱的定位孔中,从而将第一护板限定在相应的位置以维持特定的高度。该护栏既具有一般护栏装置的用途,又可以改变第一护板的高度来满足不同防护高度的需求,灵活性高,适用范围更广,且操作便捷,降低了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栏还包括第二护板,所述第二护板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护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沿自身的延长方向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护板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轨往复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安装部、第一滑动部及第二滑动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护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及所述第二滑动部位于所述安装部一侧,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间隔设置以形成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轨卡设于所述滑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或所述第二滑动部上设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部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滑轨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定位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且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柱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抵接,以驱使所述第一柱体伸入所述定位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柱体远离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栏还包括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件和支撑件,所述扶手件通过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立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立柱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成预设角度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扶手件连接于所述延伸部。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护栏的立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护栏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护栏的第一护板的分解图;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护板的滑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护栏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护栏100,包括固定组件10、第一护板20和定位组件30。固定组件10包括至少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立柱11,至少一个立柱11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11,多个定位孔111沿立柱11的延长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护板20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立柱11连接,且可相对立柱11沿立柱11的延长方向往复运动。定位组件30包括壳体31和定位柱32,壳体31与第一护板20连接,定位柱32穿过壳体31且可伸入定位孔111。本实施方式的护栏100,通过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柱11固定于目标位置,第一护板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11活动连接,因此可沿立柱11的延长方向往复运动,从而改变第一护板20的高度,然后通过使定位柱32伸入立柱11的定位孔111中,从而将第一护板20限定在相应的位置以维持特定的高度。该护栏100既具有一般护栏装置的用途,又可以改变第一护板20的高度来满足不同防护高度的需求,灵活性高,适用范围更广,且操作便捷,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地,定位组件30还包括弹性件33,定位柱32包括第一柱体321与位于第一柱体321一端的第二柱体322,弹性件33套设于第二柱体322,且弹性件33一端与第一柱体321连接第二柱体322一端的端面抵接,另一端与壳体31内壁抵接,以驱使第一柱体321伸入立柱11上的定位孔111。如此,弹性件33可提供使第一柱体321保持伸入定位孔111的作用力,提高第一护板20的稳定性。可选地,定位组件30还包括把手34,把手34与第二柱体322远离第一柱体321的一端连接,可方便手持操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和图4,立柱11沿自身的延长方向设有滑轨112,第一护板20连接于立柱11的两端均设有与滑轨112匹配的滑块21,滑块21可沿滑轨112往复运动,从而使第一护板20可相对立柱11沿立柱11的延长方向滑动以调整高度。具体地,请参阅图5,滑块21包括安装部211、第一滑动部212及第二滑动部213,安装部211与第一护板20连接,第一滑动部212及第二滑动部213位于安装部211一侧,第一滑动部212与第二滑动部213间隔设置以形成与滑轨112匹配的滑槽,滑轨112卡设于滑槽内。进一步地,滑轨112上设有凹槽1121,第一滑动部212和/或第二滑动部213上设有与凹槽1121对应的第一凸起部2121,通过凹槽1121与第一凸起部2121的配合使第一护板20滑动时更稳定。更进一步地,第二滑动部213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131,第二凸起部2131与滑轨112抵接,从而可减小滑块21与滑轨112接触的面积,以减小摩擦力,使第一护板20滑动时更顺畅。可选地,第一滑动部212与第二滑动部213上设有与滑轨112配合的滚动件(图未示),以减小摩擦力,滚动件可以是滚轮、圆珠等,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可选地,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护栏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立柱,至少一个所述立柱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立柱的延长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护板,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连接,且可相对所述立柱沿所述立柱的延长方向往复运动;及定位组件,包括壳体和定位柱,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护板连接,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壳体且可伸入所述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立柱,至少一个所述立柱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立柱的延长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护板,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连接,且可相对所述立柱沿所述立柱的延长方向往复运动;及定位组件,包括壳体和定位柱,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护板连接,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壳体且可伸入所述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还包括第二护板,所述第二护板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护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沿自身的延长方向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护板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轨往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安装部、第一滑动部及第二滑动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护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及所述第二滑动部位于所述安装部一侧,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间隔设置以形成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