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6120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14
一种水稻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涉及高吸水性树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对水稻秸秆的消晶化,然后加入AA、AM粉末、阻聚剂FeSO4.7H2O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水中搅拌均匀,通过辐照聚合和样品纯化,制得了高吸水性的水稻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rice straw acrylic acid acrylamide graft copolymer.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rice straw acrylic acid acrylamide graft copolymer, involving high absorbent resi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of the first rice straw decrystallized, then add AA, AM powder and inhibitor of FeSO4.7H2O and N, N'methylene bis acrylamide stir in water, purified by irradiation polymerization and samples were prepared with high hydroscopicity of rice straw acrylic acid acrylamide graft copolymer,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盐水率较高的农业用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秸秆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秸秆之一,具有产量高、可再生等优点[1],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作物秸秆已经不再用作生活燃料,而是采用就地焚烧,对我国的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污染,浪费了大量资源[2-4]。水稻秸秆中含有高达35%纤维素[5,6],纤维素大分子由单糖聚合而成,具有较高的聚合度,超螺旋、链状,分子链之间含有大量氢键[7-9]。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resin,SAR),结构为交联度均匀的立体网状,内部含含有亲水的羟基、氨基等,也含有增强渗透压的羧酸钠等能增强渗透压的基团,其立体网状结构还可以对液体进行物理截留,对极性小分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和控释性。通常用来做农业用的保水剂和肥料控释剂,传统SAR的生产大量使用单体小分子聚合而成,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污染。目前已有报道利用秸秆制成的SAP,降低合成SAR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和对肥料小分子的控释性,如覃莉莉等改性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708029.html" title="一种水稻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水稻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水稻秸秆的消晶化秸秆溶液的制取:将秸秆粉碎,过100目筛,放入9%NaOH+6%Urea溶液中,在‑10℃下放置12小时,过滤得到澄清透明褐色溶液;去结晶秸秆粉末的制取:取上述秸秆溶液,加入无水乙醇,过滤,然后105℃下烘干;(2)反应体系的制备量取100ml去离子水,取AA3~5ml,加入AM粉末4~6g,量取0.5~2g的上述去结晶秸秆粉末于烧杯中,搅拌均匀,加入阻聚剂0.2~1g FeSO4·7H2O,同时加入0.2~1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搅拌均匀后,送入辐照车间;(3)辐照聚合将样品分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水稻秸秆的消晶化秸秆溶液的制取:将秸秆粉碎,过100目筛,放入9%NaOH+6%Urea溶液中,在-10℃下放置12小时,过滤得到澄清透明褐色溶液;去结晶秸秆粉末的制取:取上述秸秆溶液,加入无水乙醇,过滤,然后105℃下烘干;(2)反应体系的制备量取100ml去离子水,取AA3~5ml,加入AM粉末4~6g,量取0.5~2g的上述去结晶秸秆粉末于烧杯中,搅拌均匀,加入阻聚剂0.2~1gFeSO4·7H2O,同时加入0.2~1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搅拌均匀后,送入辐照车间;(3)辐照聚合将样品分装在一次性塑料杯子里,置于辐照车间设定的位置,在5.5~8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