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6085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是将氰乙酸与1,3‑二甲基脲在醋酐作用下发生缩合得到二甲基氰乙酰脲,之后二甲基氰乙酰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环合反应而得到的,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作为PVC稳定剂主组分与硬脂酸锌共同使用时具有良好的系统稳定效果,比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协同效果更好。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既能吸收HCl,还能取代不稳定氯原子。另一方面,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还能与ZnCl2发生反应,生成金属络合物,使ZnCl2失去活性,大大增强PVC样品的长期稳定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6 amino 1,3 two methyl urac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6 amino 1,3 two methyl uracil is cyanoacetic acid and 1,3 two methyl urea in the presence of acetic anhydride two methyl acetyl cyanide urea, two methyl acetyl cyanide urea in alkaline condition the cyclization reaction obtained, 6 amino 1,3 two methyl uracil as main components of PVC stabilizer used together with zinc stearate has good effect when the system is stable, than the current commonly used industrial synergy effect is better. 6 1,3 two amino methyl uracil can absorb HCl, can replace the unstable chlorine atom. On the other hand, 6 amino 1,3 two methyl uracil can react with ZnCl2 and produce metal complexes, make ZnCl2 lose activity, greatly enhanc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PVC samp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差,必须加入相应的稳定剂,修补PVC链的缺陷,同时及时吸收PVC脱氯产生的HCL。要达到聚氯乙烯的良好稳定性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PVC热稳定剂。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铅盐复合稳定剂热稳定性好,一直被广泛使用,但铅盐对人体以及环境存在双重危害,PVC稳定剂开发研究趋向于无毒性无污染方面发展,Cd、Pb类稳定剂的替代品开发研究十分活跃。硬脂酸钙、硬脂酸锌都是价廉、无毒的热稳定剂,是取代铅镉盐类和有机锡类等有毒稳定剂首选的品种。硬脂酸锌是一种典型的初期型热稳定剂,它能有效地以羧酸根取代PVC链上不稳定氯原子,从而抑制PVC样品初期降解着色,使得初期制品的色相好。但后期因为生成的ZnCl2具有极强的催化脱HCl作用,因而使得其长期耐烧性很差,在后期PVC剧烈变色,出现“锌烧”现象。而硬脂酸钙热稳定剂初期制品的色相较差,但长期耐热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硬脂酸锌共同使用时具有良好的系统稳定效果,比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氰乙酸与1,3‑二甲基脲在醋酐作用下发生缩合得到二甲基氰乙酰脲,之后二甲基氰乙酰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环合反应而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氰乙酸与1,3-二甲基脲在醋酐作用下发生缩合得到二甲基氰乙酰脲,之后二甲基氰乙酰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环合反应而得到的。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乙酸是通过氯乙酸中和、氰化得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步骤:1)称取氯乙酸600±20kg,加水溶解,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和,控制中和温度≤65℃,pH7.0~10.0;2)加入氰化钠280~320kg,控制氰化反应突沸温度70~130℃,迅速降温至30℃以下;3)在1h内加入盐酸纯量300~340kg,控制温度不超过60℃酸化,酸化结束后,升温减压抽水,真空保持≥0.085MPa,抽水温度不超过95℃,抽至基本不出水,抽水终点每g/ml单位内含水应不超过4%;4)降温至液温25~55℃,加入计算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德平王超学靳延辉刘强王丽曼
申请(专利权)人: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