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922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管机,包括机体、活动的穿设于所述机体内的切割机构及用于夹持管材的管材夹持机构,在机体的机壁内侧面向外凸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机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前端位置处开设有一第三油液孔,所述第三油液孔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前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连通,机壁上相应于第二环形滑槽后端位置处开设有一第四油液孔,所述第四油液孔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后侧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连通;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环形推块的环形基座、设于所述环形基座内且套设于所述管材夹持机构外的环形转动座、设于环形基座前端的环形导引座、设于所述环形导引座前端且与所述环形导引座滑动配合的刀具组件。

Pipe cut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cutting machine comprises a machine body, the dress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of the cutting mechanism and the clamping pipe pipe clamping mechanism used in the machine body,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ring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onvex oriented chute,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machine on the wall of the front end position of circular slot. With a third oil hole, the third oil hole from the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ring groove and the second circular slot machine connected on the wall of the rear end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circular slot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hole fourth, wherein the fourth oil holes from the rear side of the annular groove and second the second annular chute connected; the cut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econd ring with the second annular sliding block pushing ring bas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annular base and sheath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pipe clamping mechanism An annular rotary seat, an annular guiding seat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annular base, a cutter assembly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annular guiding seat and sliding with the annular guid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管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管机。
技术介绍
塑料管材的加工工艺大致包括原材料颗粒搅拌、挤塑、模具成型、真空冷却定径、喷码、切割等等。切割工艺用于将管材切割成要求的长度以供不同用途之需,传统的切割工艺中大多通过人工切管机进行切割,即,使管材位于人工切管机的刀具下方,工人握持手柄向下施压以使刀具对管材进行切割。这种传统的方式需要工人手动定位和固定管材以防止管材移位、偏斜等等,极为浪费人力、物力,降低切割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人工固定、能够实现PLC控制自动切管的切管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切管机,包括机还包括活动的穿设于所述机体内的切割机构以及用于夹持管材的管材夹持机构,在所述机体的机壁内侧面向外凸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机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前端位置处开设有一第三油液孔,所述第三油液孔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前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连通,所述第三油液孔外接第三油液管道,所述机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后端位置处开设有一第四油液孔,所述第四油液孔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后侧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连通,所述第四油液孔外接第四油液管道;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环形推块的环形基座、设于所述环形基座内且套设于所述管材夹持机构的外套管外的环形转动座、设于所述环形基座前端的环形导引座、设于所述环形导引座前端且与所述环形导引座滑动配合并能够限位于环形导引座前端的刀具组件;所述管材夹持机构包括套管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机体后端的套管座,所述套管组件的前段穿设于所述机体中,后端穿设于所述套管座中,所述套管座与所述环形转动座的后端连接,从而随环形转动座的转动而转动以使被夹持于其内的管材转动;在所述套管座的管壁内侧上向外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在所述套管座的管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前端位置开设有第一油液孔,所述第一油液孔外接一第一油液管道,在所述套管座的管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二油液孔,所述第二油液孔外接一第二油液管道;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穿设于所述外套管中的内套管以及夹持管件,所述外套管的外壁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位置处向外凸设有第一环形推块,所述第一环形推块能够在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沿其轴向移动,所述外套管的前端为呈敞口状的夹固段;所述内套管穿设于所述外套管中,所述内套管包括一内套管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内套管本体后端面的挡块,所述挡块具有与所述内套管本体的内孔同轴心的穿孔以用于供管材穿过,所述挡块固定于所述套管座上并位于所述套管座的后端面;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所述夹持管件的内径与所述内套管的内径相等,所述夹持管件穿设于所述内套管的前端,与所述内套管的前端齿合或咬合,所述夹持管件与所述内套管配合后,总长度大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所述夹持管件的前段相应于所述夹固段的位置为向外扩的斜凸段,并且所述内套管本体的前段还具有一长形槽,所述长形槽由所述内套管本体的前端面向后端方向开设形成。本技术的切管机,使其位于喷码设备的前方,整个工艺均可通过PLC进行控制,使得管材经过喷码后即被牵引至切管机内,使切管机依次进行夹持、切割作业,如此,使得管材的加工连续化,取代了人工切割,无需人工参与,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切割效率,利用旋转方式进行切割,进一步保证管材的切割面更光滑、无毛边,减少后续切割面处理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切管机的管材夹持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切管机的管材夹持机构的夹持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切管机的管材夹持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盘新型切管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环形导引座与其中一个刀座的拆解示意图。图6是图4中环形导引座与三个刀座的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的切管机的管材夹持机构3(以下称管材夹持机构3)穿设于所述切管机的机体1内以用于夹持管材,所述管材夹持机构3穿设于所述机体1内后,前端靠近所述切管机的刀具组件,从而使得被夹持于所述管材夹持机构3内的管材800的待切割部能够位于刀具组件的切割面位置处。所述管材夹持机构3包括套管组件30以及位于所述机体1后端的套管座32,所述套管组件30的前段穿设于所述机体1中,后端穿设于所述套管座32中,当所述套管组件30的前端穿设于所述机体1内后,其前端面靠近所述刀具组件(见图4),当所述管材800由所述机体1的后端向前穿设于所述管材夹持机构3中(即依次穿过套管座32以及套管组件30)后,所述管材800的前端(待切割部)位于所述刀具组件的切割面位置处。在所述套管座32的管壁内侧上向外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321,在所述套管座32的管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的前端位置开设有第一油液孔322,所述第一油液孔322通过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的前侧壁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连通,所述第一油液孔322外接一第一油液管道323,在所述套管座32的管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的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二油液孔324,所述第二油液孔324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的后侧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连通,所述第二油液孔324外接一第二油液管道325,从而能够通过第二油液管道325连接液压油液源(例如可通过液压泵连接油液源)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座32由两部分组成,即套管座体32a以及位于其后端的套管抵凸部分32b,所述套管座体32a的管壁以及所述套管抵凸部分32b的管壁形成所述套管座32的管壁。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由所述套管座体32a的管壁内侧向外开设形成,并且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向后方贯穿所述套管座体32a以与外界连通。所述套管抵凸部分32b的断面呈凸形,其小端朝前,小端外径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的内径相匹配,以穿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中。所述第一油液孔322开设于所述套管座体32a的管壁上并靠近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的前端,通过第一环形滑槽321的前侧壁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连通。所述第二油液孔324开设于所述套管抵凸部分32b的管壁上,所述套管抵凸部分32b位于所述第二油液孔324后的一段内径与所述套管座体32a的内径相等,位于所述第二油液孔324前的一段内径小于所述套管座体32a的内径,如此,当所述管材800穿设于所述套管座32内后,管材800的外周面与该套管抵凸部分32b位于第二油液孔324前一段的管壁内侧具有一定间隙,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油液孔324能够通过该间隙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连通。所述套管组件30包括外套管301以及穿设于所述外套管301中的内套管302,所述外套管301的外壁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的位置处向外凸设有第一环形推块301a,其轴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321的轴向长度,以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切管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管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的穿设于所述机体内的切割机构以及用于夹持管材的管材夹持机构,在所述机体的机壁内侧面向外凸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机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前端位置处开设有一第三油液孔,所述第三油液孔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前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连通,所述第三油液孔外接一第三油液管道,所述机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后端位置处开设有一第四油液孔,所述第四油液孔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后侧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连通,所述第四油液孔外接一第四油液管道;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环形推块的环形基座、设于所述环形基座内且套设于所述管材夹持机构外的环形转动座、设于所述环形基座前端的环形导引座、设于所述环形导引座前端且与所述环形导引座滑动配合并能够限位于环形导引座前端的刀具组件;所述管材夹持机构包括套管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机体后端的套管座,所述套管组件的前段穿设于所述机体中,后端穿设于所述套管座中,所述套管座与所述环形转动座的后端连接,从而随环形转动座的转动而转动以使被夹持于其内的管材转动;在所述套管座的管壁内侧上向外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在所述套管座的管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前端位置开设有第一油液孔,所述第一油液孔外接一第一油液管道,在所述套管座的管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二油液孔,所述第二油液孔外接一第二油液管道;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穿设于所述外套管中的内套管以及夹持管件,所述外套管的外壁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位置处向外凸设有第一环形推块,所述第一环形推块能够在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沿其轴向移动,所述外套管的前端为呈敞口状的夹固段;所述内套管穿设于所述外套管中,所述内套管包括一内套管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内套管本体后端面的挡块,所述挡块具有与所述内套管本体的内孔同轴心的穿孔以用于供管材穿过,所述挡块固定于所述套管座上并位于所述套管座的后端面;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所述夹持管件的内径与所述内套管的内径相等,所述夹持管件穿设于所述内套管的前端,与所述内套管的前端齿合或咬合,所述夹持管件与所述内套管配合后,总长度大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所述夹持管件的前段相应于所述夹固段的位置为向外扩的斜凸段,并且所述内套管本体的前段还具有一长形槽,所述长形槽由所述内套管本体的前端面向后端方向开设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管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的穿设于所述机体内的切割机构以及用于夹持管材的管材夹持机构,在所述机体的机壁内侧面向外凸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机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前端位置处开设有一第三油液孔,所述第三油液孔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前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连通,所述第三油液孔外接一第三油液管道,所述机壁上相应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后端位置处开设有一第四油液孔,所述第四油液孔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后侧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连通,所述第四油液孔外接一第四油液管道;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环形推块的环形基座、设于所述环形基座内且套设于所述管材夹持机构外的环形转动座、设于所述环形基座前端的环形导引座、设于所述环形导引座前端且与所述环形导引座滑动配合并能够限位于环形导引座前端的刀具组件;所述管材夹持机构包括套管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机体后端的套管座,所述套管组件的前段穿设于所述机体中,后端穿设于所述套管座中,所述套管座与所述环形转动座的后端连接,从而随环形转动座的转动而转动以使被夹持于其内的管材转动;在所述套管座的管壁内侧上向外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在所述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林康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昌唐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