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表面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954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钢带表面润滑装置,包括机架,其包括上机架和下机架,上机架和下机架上均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上机架或下机架上,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传送辊;喷淋机构于上机架和下机架上各设置一个,喷淋机构包括储液箱、泵液组件和喷淋仓,储液箱和喷淋仓分别安装于上机架或下机架上,喷淋仓横跨于钢带的输送路径上,且喷淋仓朝向钢带输送路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头,泵液组件安装于储液箱上,且喷淋仓通过连接管与泵液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喷淋机构对输送的钢带进行润滑液的喷淋,在钢带滚压成型过程中减小钢带与压辊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钢带成型过程的流畅性,同时防止钢带摩擦过热发生变形。热发生变形。热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带表面润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缠绕管
,具体涉及钢带表面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带缠绕管在缠绕成型前需要将钢带滚压成型,将钢带送入滚压成型机中,滚压成型机的压辊会将钢带逐步滚压成型,但是钢带表面与压辊表面均较为粗糙,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钢带成型过程的流畅性不佳,且钢带容易摩擦发热,导致成型后的钢带易产生轻微变形,不利于后续的缠绕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钢带表面润滑装置,以解决钢带与压辊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钢带成型过程的流畅性不佳,且钢带容易摩擦发热,导致成型后的钢带易产生轻微变形,不利于后续的缠绕成型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钢带表面润滑装置,包括:
[0006]机架,其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机架和下机架,所述上机架和下机架上均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轴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上机架或下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传送辊,以传送钢带;及
[0007]喷淋机构,于所述上机架和下机架上各设置一个,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储液箱、泵液组件和喷淋仓,所述储液箱和喷淋仓分别安装于上机架或下机架上,所述喷淋仓横跨于钢带的输送路径上,且所述喷淋仓朝向钢带输送路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泵液组件安装于储液箱上,且所述喷淋仓通过连接管与泵液组件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泵液组件包括抽液筒,所述抽液筒的一端分别与储液箱和连接管连通,且所述抽液筒与储液箱和连接管的连通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挡圈靠近抽液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二挡圈远离抽液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挡片,所述抽液筒的另一端滑动插接有活塞柱。
[0009]进一步的,每根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均贯穿上机架和下机架外,且所述第一转轴的穿出端设置有转柄,所述转柄的一端径向远离第一转轴轴心并转动连接有摇臂,所述摇臂远离转柄的一端与活塞柱的外端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片与第一挡圈的转动连接点以及第二挡片与第二挡圈的转动连接点之间均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提供将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分别贴合于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的弹性力。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机架和下机架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轴端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上机架或下机架上,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擦拭辊,所述擦拭辊的表面设置有刷擦层。
[00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钢带表面润滑装置,利用喷淋机构,对输
送的钢带进行润滑液的喷淋,在钢带滚压成型过程中减小钢带与压辊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钢带成型过程的流畅性,同时防止钢带摩擦过热发生变形,通过泵液组件对储液箱内的润滑液进行抽取,使润滑液经连接管至各个喷头处喷出;利用转柄和摇臂,将第一转轴的转动与泵液组件泵取润滑液结合,使得在传送辊传输钢带的同时对移动的钢带进行持续喷淋,并能够在传送辊停止输送钢带时停止润滑液的喷淋,提高了喷淋效率;利用擦拭辊,使刷擦层刷擦钢带表面的润滑液,使钢带表面的润滑液覆盖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4]图1为本技术钢带表面润滑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钢带表面润滑装置一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钢带表面润滑装置一实施方式中的泵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机架1,上机架11,下机架12,第一电机13,第一转轴14,转柄142,摇臂143,传送辊15,第二电机16,第二转轴17,擦拭辊18,刷擦层19;
[0019]喷淋机构2,储液箱21,泵液组件22,抽液筒221,第一挡圈222,第二挡圈223,第一挡片224,第二挡片225,活塞柱226,喷淋仓23,喷头231,连接管2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3]如图1

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钢带表面润滑装置,包括机架1和喷淋机构2。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机架1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机架11和下机架12,上机架11和下机架12之间通过柱体连接,且下机架12的底部安装有多根支腿。上机架11和下机架12上均安装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传动轴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转动安装于上机架11或下机架12上,第一转轴14上设置有传送辊15,以传送钢带。需要注意的是,两根第一转轴14在上机架11和下机架12上呈纵向平行设置,以使两个传送辊15能够夹持钢带进
行传送,钢带从两个传送辊15的间隙之间传送通过。
[0025]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喷淋机构2于上机架11和下机架12上各设置一个,上下两个喷淋机构2用于分别向钢带的上下两侧进行润滑液的喷淋。喷淋机构2包括储液箱21、泵液组件22和喷淋仓23,储液箱21用于储存润滑液。储液箱21和喷淋仓23分别安装于上机架11或下机架12上,具体的,两个喷淋机构2的储液箱21和喷淋仓23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机架11的上方以及下机架12的下方,以便于对上机架11与下机架12之间的钢带进行喷淋。喷淋仓23横跨于钢带的输送路径上,且喷淋仓23朝向钢带输送路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头231,当钢带输送经过上下两个喷淋仓23之间时,能够保证钢带处于喷淋仓23的喷淋范围内。泵液组件22安装于储液箱21上,且喷淋仓23通过连接管232与泵液组件22连接,连接管232能够与每个喷头231连通,泵液组件22用于将储液箱21内的润滑液从每个喷头231处泵出。优选的,喷头231采用喷雾喷头,有利于有效扩大喷淋覆盖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带表面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其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机架和下机架,所述上机架和下机架上均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轴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上机架或下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传送辊,以传送钢带;及喷淋机构,于所述上机架和下机架上各设置一个,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储液箱、泵液组件和喷淋仓,所述储液箱和喷淋仓分别安装于上机架或下机架上,所述喷淋仓横跨于钢带的输送路径上,且所述喷淋仓朝向钢带输送路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泵液组件安装于储液箱上,且所述喷淋仓通过连接管与泵液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表面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液组件包括抽液筒,所述抽液筒的一端分别与储液箱和连接管连通,且所述抽液筒与储液箱和连接管的连通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挡圈靠近抽液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二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剑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昌唐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