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床冲六方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664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床冲六方孔机构。包括:机架;第一气缸,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右上方;以及活动轴,其水平设置,前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在所述活动轴的中部设有径向的销孔;限位轴,其与所述活动轴同轴设置,前端与所述活动轴相连,在所述限位轴的末端设有轴向的限位孔;第二气缸,其与所述第一气缸正交设置;定位销,其末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压紧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中上部,用于夹持和固定减震器活塞杆,并使减震器活塞杆与所述限位孔保持同轴;冲六方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减震器的活塞杆有效固定;达到冲孔目的,最终完成批量生产。

A drilling machine punching six square hol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lling machine punching six square hole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cylinder, the level set; in the top right of the frame; and the movable shaft, the level set, the front end of the piston rod and the first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l pin hole at the middle of the movable shaft; the spacing shaft and the movable shaft is arranged coaxially. The front end and the movable shaft, limiting hole in the limit at the end of a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n axial cylinder; second,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cylinder orthogonal; positioning pin, piston rod and the end of the second cylinder connected; clamping mechanism,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for clamping and fixing the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and the piston rod of the damper with the spacing holes keep coaxial; rushed six party organization,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top left of the fram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piston rod of the shock absorber can be effectively fixed, and the purpose of punching is achieved, and the batch production can finally be comple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床冲六方孔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为减震器活塞杆冲压六方孔的钻床冲六方孔机构。
技术介绍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震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震器。与引震曲轴相接的装置,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震动(即曲轴受汽缸点火的冲击力而扭动的现象)。在减震器的活塞杆上需要冲压六方孔,在传统的冲孔装置无法对活塞杆在机床上的水平,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减震器活塞杆的为细长的杆状结构,现有的机床难以将其有效固定,致使导致冲六方孔出现缺陷。因此,一种能够有效地将减震器的活塞杆固定的钻床冲六方孔机构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床冲六方孔机构,其能够将减震器的活塞杆有效固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第一气缸,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右上方;以及活动轴,其水平设置,前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在所述活动轴的中部设有径向的销孔;限位轴,其与所述活动轴同轴设置,前端与所述活动轴相连,在所述限位轴的末端设有轴向的限位孔;第二气缸,其与所述第一气缸正交设置;定位销,其末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压紧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中上部,用于夹持和固定所述减震器活塞杆,并使减震器活塞杆与所述限位孔保持同轴;冲六方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上方,用于在所述减震器活塞杆的末端冲压六方孔;其中,当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最大行程时,定位销位于所述销孔同轴;当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最大行程时,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销孔内,所述限位孔与减震器活塞杆前端的形状保持一致。优选的是,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下凹槽,其固设在所述机架的正上方;上凹槽,其竖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凹槽的正上方;以及第三气缸,其活塞杆与所述上凹槽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凹槽竖直移动;其中,所述下凹槽与上凹槽之间形成的间隙与减震器活塞杆中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下凹槽与上凹槽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所述限位孔同轴。优选的是,所述冲六方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上方,用于提供冲压动力;旋转电机,其水平设置设置,并与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相连,用于提供旋转动力;以及六方孔冲头,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的前端;其中,所述六方孔冲头与所述限位孔同轴。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端,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分别用于供所述第一气缸和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横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端。优选的是,还包括:限位套管,其固设在第一贯通孔处,与所述活动轴同轴,用于支撑所述活动轴并限定所述活动轴沿轴向移动其中,在所述限位套管上设有与所述销孔同轴的开口。优选的是,在所述活动轴的末端设有插口,在所述限位轴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插口相匹配的插头,在所述插口处设有径向的螺孔,所述插口与插头通过螺栓连接。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减震器的活塞杆有效固定;达到冲孔目的,最终完成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钻床冲六方孔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钻床冲六方孔机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110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所述机架110的上部设有台面,所述机架110用于承托设备。第一气缸121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110的右上方;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气缸121通过第一支架151设置在所述机架110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121的活塞杆121a穿过所述第一支架151。活动轴122水平设置,活动轴122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气缸121的活塞杆121a相连,在所述活动轴122的中部设有径向的销孔122a。限位轴123与所述活动轴122同轴设置,限位轴123的前端与所述活动轴122相连,在所述限位轴的123末端设有轴向的限位孔123a。第二气缸126与所述第一气缸121正交设置;定位销127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气缸126的活塞杆相连;其中,当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最大行程时,定位销127位于所述销孔122a同轴;当所述第二气缸126位于最大行程时,所述定位销127插入所述销孔122a内,所述限位孔123a与减震器活塞杆2前端的形状保持一致。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110的中上部,用于夹持和固定所述减震器活塞杆2,并使减震器活塞杆2与所述限位孔123a保持同轴。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下凹槽131固设在所述机架110的正上方;上凹槽132竖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凹槽131的正上方;第三气缸133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凹槽13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凹槽132竖直移动;所述下凹槽131与上凹槽132之间形成的间隙与减震器活塞杆2中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下凹槽131与上凹槽132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所述限位孔123a同轴。冲六方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110的左上方,用于在所述减震器活塞杆2的末端冲压六方孔。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冲六方机构包括:第四气缸143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110的左上方,用于提供冲压动力;旋转电机142水平设置设置,并与所述第四气缸143的活塞杆相连,用于提供旋转动力;六方孔冲头141水平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142的旋转轴的前端;所述六方孔冲头141与所述限位孔123a同轴。在使用过程中,当减震器活塞杆2由上一工位移动到冲六方空工位时,一部分会落入下凹槽131中,此时上凹槽132由第三气缸133控制下压,使减震器活塞杆2轴向与冲六方孔冲头141保持同心,活动轴122随第一气缸121动作,活动轴122带动限位轴123前推,使减震器活塞杆2的杆头完全含入限位轴123的限位孔123a中,待活动轴122随第一气缸121达到最大行程后,此时定位销127在第二气缸126带动下向下运动,将活动轴122固定在最大行程的位置,达到对减震器活塞杆2的杆头在空间各方向上的完全限位。上凹槽132在第三气缸133带动下再次抬起松开减震器活塞杆2,之后由冲六方机构完成冲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下凹槽131固设在所述机架110的正上方;上凹槽132竖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凹槽131的正上方;第三气缸133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凹槽13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凹槽132竖直移动;所述下凹槽131与上凹槽132之间形成的间隙与减震器活塞杆2中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下凹槽131与上凹槽132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所述限位孔123a同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六方机构包括: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钻床冲六方孔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床冲六方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气缸,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右上方;以及活动轴,其水平设置,前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在所述活动轴的中部设有径向的销孔;限位轴,其与所述活动轴同轴设置,前端与所述活动轴相连,在所述限位轴的末端设有轴向的限位孔;第二气缸,其与所述第一气缸正交设置;定位销,其末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压紧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中上部,用于夹持和固定减震器活塞杆,并使减震器活塞杆与所述限位孔保持同轴;冲六方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上方,用于在所述减震器活塞杆的末端冲压六方孔;其中,当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最大行程时,定位销位于所述销孔同轴;当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最大行程时,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销孔内,所述限位孔与减震器活塞杆前端的形状保持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床冲六方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气缸,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右上方;以及活动轴,其水平设置,前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在所述活动轴的中部设有径向的销孔;限位轴,其与所述活动轴同轴设置,前端与所述活动轴相连,在所述限位轴的末端设有轴向的限位孔;第二气缸,其与所述第一气缸正交设置;定位销,其末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压紧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中上部,用于夹持和固定减震器活塞杆,并使减震器活塞杆与所述限位孔保持同轴;冲六方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上方,用于在所述减震器活塞杆的末端冲压六方孔;其中,当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最大行程时,定位销位于所述销孔同轴;当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最大行程时,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销孔内,所述限位孔与减震器活塞杆前端的形状保持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冲六方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下凹槽,其固设在所述机架的正上方;上凹槽,其竖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凹槽的正上方;以及第三气缸,其活塞杆与所述上凹槽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凹槽竖直移动;其中,所述下凹槽与上凹槽之间形成的间隙与减震器活塞杆中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下凹槽与上凹槽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所述限位孔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床冲六方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六方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耀旺王迪裴庆军高诗瞻李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万得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