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5650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支撑轮,折弯装置还包括一个顶压轮和驱动顶压轮动作对待折弯件进行顶压的驱动机构,底座上通过调节结构设置有成型限位件以使成型限位件能够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成型限位件具有用于与折弯成型后的待折弯件限位挡止配合的限位挡止面。顶压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对待折弯件进行顶压折弯,成型限位件的限位挡止面用于与折弯成型后的待折弯件限位挡止配合,通过调节成型限位件的位置,实现待折弯件的折弯半径的调节,提高了该折弯装置的通用性。

A be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e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two supporting wheels, the bend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 top pressure wheel and the driving wheel moves towards top pressure of top pressure bending drive mechanism, the base structure is arranged by adjusting the forming limit to make type limit can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oving direction along the top of the pressing wheel, forming stop has to be used for bending and forming a bending part limit stop with the limit stop surface. The top roller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top pressure treat bending bending, forming limit the limit stop surface for bending and forming the bent parts with limit stop, by adjusting the molding stopper position, adjust the bending radius for bending part, improve the general the be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例如煤矿机修厂在加工皮带机过桥扶手、楼梯扶手、注浆管弯头等工件时,都要对相应尺寸的棺材进行一定弧度的弯曲,来满足工件的需求。传统的对棺材折弯的方法是先使用氧气、乙炔火焰将棺材加热处理,然后使用扳手人工折弯,这种方案不仅浪费氧气、乙炔等气体,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件的加工精度低,加热后的管件只有等到冷却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授权公告号为CN20596689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而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底座上的两个支撑轮和一个顶压轮,折弯装置还包括推动顶压轮动作的驱动机构,基座上还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作用是管材折弯到位时对管材进行限位,保证其精度,但是限位柱在基座上不能调节,只能对待折弯件进行同一折弯半径的折弯,不能适用于不同折弯半径的管材,导致该装置的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折弯半径的折弯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折弯装置只能对待折弯件进行同一折弯半径进行折弯导致其通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折弯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支撑轮,折弯装置还包括一个顶压轮和驱动顶压轮动作对待折弯件进行顶压的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上通过调节结构设置有成型限位件以使成型限位件能够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成型限位件具有用于与折弯成型后的待折弯件限位挡止配合的限位挡止面。所述成型限位件与顶压轮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轮连线的两侧。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长度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长孔或长槽,成型限位件通过螺栓连接于长孔或长槽中。所述成型限位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立板,立板的朝向顶压轮的侧面形成所述限位挡止面。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于底座上的两个以上的限位件调节孔,成型限位件通过限位柱插装于对应的限位件调节孔中或者成型限位件通过螺栓连接于对应的限位件调节孔中。所述底座上成对设置有支撑轮第一安装孔,支撑轮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两对以上并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对称布置,各支撑轮通过轮轴插装于对应的支撑轮第一安装孔中。所述底座上铰接有铰接轴线垂直于顶压轮的移动方向的翻板,翻板上与各支撑轮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有用于与轮轴的另一端插装配合的支撑轮第二安装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液压缸,顶压轮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可拆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该折弯装置移动的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底座上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可调节设置有成型限位件,顶压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对待折弯件进行顶压折弯,成型限位件的限位挡止面用于与折弯成型后的待折弯件限位挡止配合,通过调节成型限位件的位置,实现待折弯件的折弯半径的调节,提高了该折弯装置的通用性。进一步地,成型限位件与顶压轮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轮连线的两侧,在折弯过程中,折弯后的待折弯件与成型限位件限位挡止配合,此时顶压轮也顶压在待折弯件上,没有了进一步顶压的空间,可以有效防止驱动机构出现过顶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折弯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折弯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上的两个支撑轮12,折弯装置还包括一个顶压轮14、液压缸2以及安装架8,安装架8上设置有气动增压泵11,气动增压泵11的出口与进口分别与液压缸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高压胶管16连通,气动增压泵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带动液压柱塞吸油和排油而产生高压油为液压缸提供液压源。液压缸2的活塞杆与顶压轮14之间可拆连接顶压轮上设置有安装孔,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与安装孔松配合的连接轴,顶压轮与活塞杆之间通过轴孔松配合实现可拆连接。由液压缸2带动顶压轮14进行对待折弯件进行顶压折弯,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顶压轮14能够适用于不同折弯需求的待折弯件。底座1上设置有“几”字形安装板16,液压缸2的端部插装于“几”字形安装板16的空腔中并通过销钉17进行固定连接。液压缸2的另一端通过两侧的加强筋板18焊接于底座1上。底座1上沿顶压轮14的移动方向上通过调节结构可调节设置有成型限位件4,成型限位件4具有用于与待折弯件折弯后的折弯部进行限位挡止配合以对待折弯件的折弯半径进行控制的限位挡止面。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长度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长孔3,成型限位件4包括底板4-1和设置于底板4-1上的立板4-2,立板4-2与底板4-1焊接连接,立板4-2为L形板(角铁),L形板的板厚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侧板的朝向顶压轮14的侧面形成上述限位挡止面。底座1上沿顶压轮14的移动方向对称设置有5对用于调节支撑轮12之间距离的支撑轮第一安装孔7,各支撑轮12通过轮轴13插装于对应的支撑轮第一安装孔7中,液压缸2上铰接有铰接轴线垂直于顶压轮14的移动方向的翻板5,翻板5包括形成V形结构的两个翼板,各翼板上与相应的支撑轮第一安装孔7对应设置有用于与轮轴的另一端插装配合的支撑轮第二安装孔6。安装座8为框架式结构,安装座8上设置有U形卡板10,U形卡板10卡设于气动增压泵11上,U形卡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安装座1连接。底座1上设置有两组行走轮15,底座1上还设置有朝上的把手9,便于操作人员移动该折弯装置。该折弯装置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弯管加工精度也有了保证,使得弯管制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该折弯装置适用范围广泛。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使用时,首先选择合适的顶压轮和支撑轮并安装于底座上,然后打开翻板,将待折弯的管材放入顶压轮与两个支撑轮之间,调节成型限位件以确定折弯半径,盖上翻板,开启启动增压泵,启动增压泵输出的高压气体送至液压缸内,并调节液压缸,推动液压杆的活塞杆运动以带动顶压轮对待折弯管件进行折弯,直至待折弯关键被弯折至限定位置,最后,停止气动增压泵和液压缸,将翻板翻起,取出弯管,完成弯管的制作。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成型限位件和顶压轮位于两个支撑轮连线的同一侧,此时成型限位件可以成对设置于底座上用于与折弯成型后的待折弯件限位挡止配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调节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调节结构包括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于底座上的多个成型限位件调节孔,成型限位件通过限位柱插装于对应的成型限位件调节孔中。本技术的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调节结构不同,调节结构可以为设置于底座上的长度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长槽。本技术的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成型限位件的结构不同,成型限位件也可以为限位轴,此时限位轴通过螺栓连接于长孔中。本技术的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底座上不设置支撑轮第一安装孔。本技术的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该折弯装置也可以不包括翻板。本技术的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支撑轮第一安装孔的数量的不同,可以为2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九,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座上不设置行走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支撑轮,折弯装置还包括一个顶压轮和驱动顶压轮动作对待折弯件进行顶压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通过调节结构设置有成型限位件以使成型限位件能够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成型限位件具有用于与折弯成型后的待折弯件限位挡止配合的限位挡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支撑轮,折弯装置还包括一个顶压轮和驱动顶压轮动作对待折弯件进行顶压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通过调节结构设置有成型限位件以使成型限位件能够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成型限位件具有用于与折弯成型后的待折弯件限位挡止配合的限位挡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限位件与顶压轮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轮连线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长度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长孔或长槽,成型限位件通过螺栓连接于长孔或长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限位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立板,立板的朝向顶压轮的侧面形成所述限位挡止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沿顶压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于底座上的两个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高衡余林凯
申请(专利权)人: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