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426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1:14
本公开涉及一种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热弯处理的玻璃的模具(2),所述模具(2)的上方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加热器(3),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可移动的第二加热器(4),该第二加热器(4)形成为可包围所述模具(2)的中空结构且顶部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加热器(3)通过的开口,以使得所述第一加热器(3)进入所述第二加热器(4)内部形成对所述模具(2)的密闭加热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加热器,可以和第一加热器配合使用以形成对模具较为密闭的加热空间,减少热对流,这样,模具上的待热弯处理的玻璃能够在恒定的工艺温度下进行热弯成型,尤其适用于3D手机玻璃的热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
本公开涉及玻璃加工成型
,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尤其适用于3D手机玻璃的热弯。
技术介绍
目前3D手机玻璃热弯用的加热器,一般由上、下方布置的加热器组成,下方加热器固定,上方加热器通过升降机构靠近或者远离待热弯的3D手机玻璃,当需要对3D手机玻璃热弯时,通过升降机构将上方的加热器下降至待热弯的3D手机玻璃,和下方的加热器配合使用将模具进行升温,进而可以对玻璃进行热弯处理,但由于整个空间较大,且空间里面又有流动的气体,势必引起空间温度的波动,这样就很难保证玻璃成型时对温度的稳定性要求,进而影响3D手机玻璃加工的质量和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能够保证玻璃处于一个恒定的温度空间内进行热弯成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热弯处理的玻璃的模具,所述模具的上方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加热器,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可移动的第二加热器,该第二加热器形成为可包围所述模具的中空结构且顶部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加热器通过的开口,以使得所述第一加热器进入所述第二加热器内部形成对所述模具的密闭加热空间。可选地,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能够包围或远离所述模具。可选地,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件上,在所述第二加热器包围所述模具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加热器贴近所述模具上的所述待热弯处理的玻璃。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为气缸。可选地,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模具两侧的第三加热器和第四加热器,在所述第二加热器包围所述模具时,所述第三加热器和第四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外部。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器形成为矩形板式结构,所述第二加热器形成为矩形框型结构。可选地,所述矩形板式结构的长度为170mm-190mm,宽度为110mm-130mm,所述矩形框结构的长度为195mm-215mm,宽度为120mm-140mm,高度为90mm-110mm。可选地,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三加热器以及所述第四加热器电连接上的供电源。可选地,所述供电源与所述第一加热器之间还电连接有用于调节输出功率的温控器。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导轨,所述模具通过所述导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加热器,可以和第一加热器配合使用以形成对模具较为密闭的加热空间,从而减少热对流,这样,模具上的待热弯处理的玻璃能够在恒定的工艺温度下进行热弯成型,保证玻璃热弯成型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质量和良率,尤其适用于3D手机玻璃的热弯。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远离模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包围模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器与供电源之间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模具3第一加热器4第二加热器5第一驱动件6第二驱动件7第三加热器8第四加热器9供电源10温控器11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本公开中,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的上、下。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尤其是一种3D手机玻璃热弯用的加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热弯处理的玻璃的模具2,底座1上还形成有导轨11,模具2通过导轨11可滑动地安装在底座1上,模具2的上方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加热器3,加热系统还包括可移动的第二加热器4,该第二加热器4形成为可包围模具2的中空结构且第二加热器4的顶部形成有供第一加热器3通过的开口,以使得第一加热器3进入第二加热器4的内部形成对模具2的密闭加热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加热器4,可以和第一加热器3配合使用以形成对模具2较为密闭的加热空间,从而减少热对流,这样,模具2上的待热弯处理的玻璃能够在恒定的工艺温度下进行热弯成型,保证玻璃热弯成型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质量和良率。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件5,第二加热器4安装在第一驱动件5上且通过第一驱动件5的驱动能够包围或远离模具,另外,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驱动件6,第一加热器3安装在第二驱动件6上,具体地,本公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5可以安装在第二加热器4的侧上方,第二驱动件6可以安装在第一加热器3的上方中心位置。在第二加热器4包围模具2时,第二驱动件6驱动第一加热器3贴近模具2上的待热弯处理的玻璃,即通过第二驱动件6也可以实现对第二加热3接近或者远离模具2,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如图1所示,可以首先通过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将第二加热器4和第一加热器3升起,即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都远离模具2,同时供电源9(下文提到的)对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保持加热,之后将模具2通过底座1上的导轨11移动至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的正下方,最后,在通过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驱动第二加热器4和第一加热器3下降至模具2处,以将模具2包围起来,进而形成密闭空间。这样,一方面,模具2可以处于一个恒定的温度空间内进行热弯成型;另一方面,在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将第二加热器4和第一加热器3升起以后,供电源9便开始对加热器加热,在模具2运动至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的正下方之前便加热到预设温度值,即,可以缩短模具2的升温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公开提供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可以均为气缸,气缸可以电连接换向阀,以控制气缸的拉伸与收缩,进而控制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的升降,另外,每个气缸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加热系统还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且位于模具2两侧的第三加热器7和第四加热器8,在第二加热器4包围模具时,第三加热器7和第四加热器8位于第二加热器4的外部,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设置在模具2两侧的第三加热器7和第四加热器8可以更为快速地将模具2上待热弯处理的玻璃进行加热,从而快速地实现对玻璃的热弯成型,间接地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中的第一加热器3可以形成为矩形板式结构,第二加热器4可以形成为矩形框结构,矩形板式结构和矩形框结构可以在保证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具有良好的加热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控制性好、装拆方便等优点,对此本公开提供以下优选数据,矩形板式结构的长度为170mm-190mm,宽度为110mm-130mm,矩形框结构的长度为195mm-215mm,宽度为120mm-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热弯处理的玻璃的模具(2),所述模具(2)的上方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加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可移动的第二加热器(4),该第二加热器(4)形成为可包围所述模具(2)的中空结构且顶部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加热器(3)通过的开口,以使得所述第一加热器(3)进入所述第二加热器(4)内部形成对所述模具(2)的密闭加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热弯处理的玻璃的模具(2),所述模具(2)的上方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加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可移动的第二加热器(4),该第二加热器(4)形成为可包围所述模具(2)的中空结构且顶部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加热器(3)通过的开口,以使得所述第一加热器(3)进入所述第二加热器(4)内部形成对所述模具(2)的密闭加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件(5),所述第二加热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件(5)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5)的驱动能够包围或远离所述模具(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第二驱动件(6),所述第一加热器(3)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件(6)上,在所述第二加热器(4)包围所述模具(2)时,所述第二驱动件(6)驱动所述第一加热器(3)贴近所述模具(2)上的所述待热弯处理的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5)和所述第二驱动件(6)均为气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热弯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少荣任书明陈发伟王耀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