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40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4:23
制冷剂热交换器包括:筒状的中空容器;板层叠体,配置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下侧,将表背面形成有多个凹凸部的板予以积层,而形成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第1热交换流路及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热交换流路;供给管,配置在板层叠体的上方的中空容器的内部空间,将第1制冷剂供给至板层叠体;以及排出管,将与在板层叠体内流通的第2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的第1制冷剂予以排出。板的下侧接近中空容器的内壁面而形成为半圆形状,板上侧具有比半圆形状大的曲率半径而形成为扁平状。在板层叠体的上部,设有沿板积层方向延伸且导入第2制冷剂的第2导入孔,在板层叠体的下部,设有沿板积层方向延伸且导出第2制冷剂的第2导出孔。第2热交换流路是从第2导入孔朝斜下方延伸而弯曲并延伸至第2导出孔侧,第1热交换流路是以从第2导出孔朝斜上方延伸的方式而构成。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The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a hollow cylindrical container; plate laminate configuration in side inside the hollow container, the sheet is form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x part of the plate to be formed for the first layer, first heat flow of the refrigerant flow path and heat exchange for second second of the flow of the refrigerant flow path switching supply; tube configuration in the hollow container top plate laminate of the interior space, the first refrigerant supplied to the laminate plate; and the discharge pipe, and refrigerant in the laminate plate second of the first circulation of the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 to be discharged. The lower side of the plate is close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hollow container and forms a semicircular shape. The upper side of the plate has a radius of curvature that is larger than the semicircle shape and forms a flat shape.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te laminat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mport hole which extend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plate accumulation an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econd refrigerant. Under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laminated body, there is a second outlet hole extending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plate accumulation and exporting the second refrigerant. Second, the heat exchange flow path extends from the second leading hole to the bottom and extends to the second outlet hole side, and the first heat exchange flow path is formed by extending from the second outlet hole to the inclined upper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剂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剂热交换器,被用于构成冷冻循环的冷冻机等,尤其涉及一种板式制冷剂热交换器(plate-typerefrigerantheatexchanger),在气体或液体等相同形态或不同形态的物质间进行导热。
技术介绍
以往的制冷剂热交换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般,在形成为筒状的中空容器(文献中为槽罐(tank))下侧的内部空间设有板层叠体(文献中为板封装)。板层叠体具备:彼此邻接地配设的多个板(文献中为热交换板)。多个板是沿垂直方向配设,形成有:第1板间空间,相对于内部空间而实质上开放,以介质可从槽罐的下部空间朝上循环至上部空间为止的方式而构成;以及第2板间空间,相对于内部空间而封闭,使流体循环而可使介质气化。在板的上部,形成有可将气化后的介质予以排出的出口流路。在中空容器的上部,设有用于将气化后的介质予以排出的出口。板是从上侧朝向下方,包含上部、中间部、下部而构成,在各部分,形成有包含山与谷的波浪形褶皱。板彼此之间的实际的热交换是经由中间部及下部来进行。中间部的波浪形褶皱在中间部的不同部分朝各种方向延伸。波浪形褶皱是以彼此邻接的板的波浪形褶皱遍及整个中间部而彼此交叉的方式而延伸。通过如此延伸的波浪形褶皱,板的刚性得到强化,与此同时,切实地进行从流体向介质的有效率的导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3834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剂热交换器中,板的侧端部是沿着中空容器的内壁面而配置,因此板与中空容器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变小,能够使中空容器小型化。但是,板上形成的波浪型褶皱复杂。而且,在板的中央部,插接有沿着板的积层方向而延伸的板状的分散构件。因此,有可能板层叠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化,制造成本增大。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此以往技术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具有简单构成的板而可抑制制造成本增大的制冷剂热交换器。[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热交换器包括:中空容器,形成为筒状;板层叠体,配置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下侧,将表背面形成有多个凹凸部的板予以积层,形成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第1热交换流路及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热交换流路;供给管,配置在所述板层叠体的上方的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空间,将所述第1制冷剂供给至所述板层叠体;以及排出管,将从所述供给管供给的第1制冷剂与在所述板层叠体内流通的第2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予以排出,所述板层叠体的所述板的下侧是接近并沿着所述中空容器的内壁面而形成为半圆形状,所述板的上侧具有比所述半圆形状的曲率半径大的曲率半径而形成为扁平状,在所述板层叠体的上部,设有沿板积层方向延伸且导入所述第2制冷剂的第2导入孔,在所述板层叠体的下部,设有沿板积层方向延伸且导出所述第2制冷剂的第2导出孔,所述第2热交换流路形成为:在沿板积层方向观察时,从所述第2导入孔随着朝下方前进而朝所述板的侧部侧延伸而弯曲,且随着朝下方前进而朝所述第2导出孔侧延伸,所述第1热交换流路形成为:在沿板积层方向观察时,从所述第2导出孔随着朝上方前进而延伸至所述板的宽度方向端部侧。根据所述制冷剂热交换器,第2热交换流路形成为:在沿板积层方向观察时,从第2导入孔随着朝下方前进而朝板的侧部侧延伸而弯曲,且随着朝下方前进而朝所述第2导出孔侧延伸,第1热交换流路形成为:在沿板积层方向观察时,从第2导出孔随着朝上方前进而延伸至板的宽度方向端部侧。因此,第1热交换流路及第2热交换流路的结构均是简单地构成。因而,能够提供一种简化制冷剂热交换器的结构,且可抑制制造成本增大的制冷剂热交换器。而且,根据若干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热交换器,所述板层叠体构成为,在使邻接的板上分别形成的凹凸部彼此接触时,由邻接的凹凸部的凸部间的谷及凹部内的槽,形成对应的所述第1热交换流路及所述第2热交换流路。此时,在将板彼此积层时,使凹凸部彼此接触时,由邻接的凹凸部的凸部间的谷及凹部内的槽,形成对应的所述第1热交换流路及所述第2热交换流路,因此能够使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造更加容易化。而且,根据若干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热交换器,所述第2热交换流路具有冷凝流路与排出流路,所述冷凝流路随着朝下方前进而朝所述板的侧部侧呈直线状地延伸,所述排出流路随着朝下方前进而朝所述第2导出孔侧呈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冷凝流路的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是以比所述排出流路的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小的方式而构成。此时,冷凝流路的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是以比排出流路的延伸方向的倾斜小的方式而构成,因此可使从导入孔供给的第2制冷剂的流动起先较慢,而在后半程变快。因而,能够提高从第2制冷剂向第1制冷剂的导热效果,能够使经冷却的第2制冷剂迅速流向第2导出孔。因而,能够提供一种导热效率高的制冷剂热交换器。而且,根据若干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热交换器,构成为,在形成于所述板的所述第2导入孔的下方,形成有限制凹凸部,所述限制凹凸部用于限制从所述第2导入孔供给的第2制冷剂朝下方移动。此时,在形成于板的第2导入孔的下方,形成有限制凹凸部,所述限制凹凸部用于限制从所述第2导入孔供给的第2制冷剂朝下方移动,由此,当将这些板层叠时,其中一侧的板的限制凹凸部与另一侧的板的限制凹凸部接触,在第2导入孔的下方形成圆弧状的壁。因此,能够限制从第2导入孔供给的第2制冷剂朝下方移动,且能够使从第2导入孔供给的第2制冷剂的流动强制性地移动向板的宽度方向外侧。因此,能够防止第2制冷剂从第2导入孔朝下方流动而流入第2导出孔内的、导热效率低的流动于未然。[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具备具有简单构成的板而能抑制制造成本增大的制冷剂热交换器。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图1(a)是热交换器的侧视图,图1(b)是相当于从图1(a)的箭头I-I观察的剖视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NH3导入管,图2(a)是NH3导入管的侧视图,图2(b)是NH3导入管的底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板的正视图。图4是使图3的板表背反转的状态的板的正视图。图5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NH3导入管,图5(a)是NH3导入管的侧视图,图5(b)是NH3导入管的底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5来进行说明。但是,作为所述实施方式而记载或图示的构成零件的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不过是单纯的说明例,并不意图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限定于此。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剂热交换器,以用于使气化的CO2液化的CO2液化器为例来进行说明。制冷剂热交换器1如图1(a)及图1(b)所示,构成壳板(shellandplate)式热交换器,且构成为,使作为一次制冷剂的NH3制冷剂液与作为二次制冷剂的CO2制冷剂气体进行热交换,NH3制冷剂从CO2制冷剂吸热而气化,从而CO2制冷剂液化。制冷剂热交换器1具备:中空容器5,具有剖面为圆形的筒形状;板层叠体10,被收容在中空容器5的内部下侧;NH3供给管30,配置在板层叠体10上方的中空容器5的内部空间5a内,将NH3制冷剂液供给至板层叠体10;以及NH3排出管40,将从NH3供给管30供给的NH3制冷剂液与在板层叠体10内流通的CO2气体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后的NH3气体予以排出。板层叠体10是由板状的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冷剂热交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剂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容器,形成为筒状;板层叠体,配置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下侧,将表背面形成有多个凹凸部的板予以积层,形成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第1热交换流路及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热交换流路;供给管,配置在所述板层叠体的上方的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空间,将所述第1制冷剂供给至所述板层叠体;以及排出管,将从所述供给管供给的第1制冷剂与在所述板层叠体内流通的第2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予以排出,其中,所述板层叠体的所述板的下侧是接近并沿着所述中空容器的内壁面而形成为半圆形状,所述板的上侧具有比所述半圆形状的曲率半径大的曲率半径而形成为扁平状,在所述板层叠体的上部,设有沿板积层方向延伸且导入所述第2制冷剂的第2导入孔,在所述板层叠体的下部,设有沿板积层方向延伸且导出所述第2制冷剂的第2导出孔,所述第2热交换流路形成为:在沿板积层方向观察时,从所述第2导入孔随着朝下方前进而朝所述板的侧部侧延伸而弯曲,且随着朝下方前进而朝所述第2导出孔侧延伸,所述第1热交换流路形成为:在沿板积层方向观察时,从所述第2导出孔随着朝上方前进而延伸至所述板的宽度方向端部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9 JP 2015-1164471.一种制冷剂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容器,形成为筒状;板层叠体,配置在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下侧,将表背面形成有多个凹凸部的板予以积层,形成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第1热交换流路及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热交换流路;供给管,配置在所述板层叠体的上方的所述中空容器的内部空间,将所述第1制冷剂供给至所述板层叠体;以及排出管,将从所述供给管供给的第1制冷剂与在所述板层叠体内流通的第2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予以排出,其中,所述板层叠体的所述板的下侧是接近并沿着所述中空容器的内壁面而形成为半圆形状,所述板的上侧具有比所述半圆形状的曲率半径大的曲率半径而形成为扁平状,在所述板层叠体的上部,设有沿板积层方向延伸且导入所述第2制冷剂的第2导入孔,在所述板层叠体的下部,设有沿板积层方向延伸且导出所述第2制冷剂的第2导出孔,所述第2热交换流路形成为:在沿板积层方向观察时,从所述第2导入孔随着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田正人冨山靖司寺岛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前川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